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本文对东北红豆杉雌、雄球花及果实发育形态建成和生殖物候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芽形成于上一年7—9月,雌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较均匀,雄球花绝大多数分布于树冠的中下部,雌、雄球花多着生在树冠外部枝条叶腋处。4月中旬珠柄伸长,胚珠外露,胚珠珠孔液滴出现,小孢子叶球伸出、散粉。4月下旬至5月初胚珠珠孔液滴和小孢子叶球散粉出现盛期和末期。珠孔接受花粉最佳时期与散粉期均为7~10 d,雌、雄植株花期同步性较高。授精后,子房开始膨大生长,7、8月份为果实膨大期,9月上旬,假种皮初熟。9月中旬至下旬,果实直径最大。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假种皮陆续成熟、干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陆续成熟、脱落。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杏李"恐龙蛋"为材料,系统观察了美国杏李"恐龙蛋"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发育,结果表明:2月中旬到2月底,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渐渐形成,排列疏松。2月底到3月初,形成单核花粉粒。3月初到3月下旬,形成二核花粉粒。  相似文献   

3.
白桦雌雄花发育周期的时序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雪梅  杨传平 《林业科学》2006,42(12):28-32,I0001
以20~30年生白桦的雌雄花序为材料,研究东北地区白桦花发育的生殖周期和发育时序特征.结果表明:雌花序出现于4月中下旬,5~10 d后开始受粉,持续1周左右; 大孢子母细胞于5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3~4 d后形成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继续发育,成熟胚囊在5月底产生,并进行受精,6月初开始胚胎发育,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雄花序出现于5月底,比雌花序晚1个月左右; 小孢子母细胞于7月中旬开始减数分裂,8月中旬结束,历时近1个月; 白桦的雄配子体发育很特殊,在当年不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以单核小孢子状态宿存于雄花序中越冬,直到第2年4月中下旬才发育成熟,形成具有2核或3核的成熟花粉,随即散粉.雌花受粉时的花粉来源于前1年出现、宿存越冬、第2年4月底开始散粉的雄花.通过比较,建立东北地区白桦雌雄花生殖周期时序特征表,并对白桦雌雄花发育的时序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杉木种子园母株为试验材料,观察春季雄球花和小孢子叶球外部形态发育与小孢子发育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个小孢子叶球上的小孢子叶发育基本同步;小孢子叶的颜色和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极其相关,小孢子叶球整体呈青色、长5 mm时,其内部小孢子基本处于四分体时期;当小孢子叶之间的鳞片失水变黄、小孢子囊壁变为淡黄色时,其内部小孢子基本处于单核靠边期,采集小孢子叶球为此状态的雄球花,在干燥温室中放置12~24 h后,能收获大量成熟的、活力旺盛的花粉。  相似文献   

5.
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松针蚧在云南宣威1 a发生1代,危害云南松,以2龄无肢若虫在针叶上越冬,3龄雄若虫3月上旬出现,并爬出蚧壳结茧化蛹,雄成虫4月上旬—5月中旬羽化,雌成虫4月上旬出现,4月中旬开始产卵,初孵若虫5月下旬—7月中旬孵化涌散。3月中旬、4月下旬、6月中旬为该虫最佳化学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黄金梨花药发育和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开花时黄金梨花药干瘪,花粉粒极少,每个花药中只有30粒左右花粉,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空囊花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畸形,提早解体,致使绝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不能正常发育;从3月20日开始,绒毡层细胞逐渐解体,花药开始出现空腔,随着时间推移,空腔逐渐加大,到4月1日基本变成空囊花药。花粉粒中没有细胞核,花粉粒细胞壁开始破裂。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雌、雄球花的形态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马尾松雌、雄球花的形态变化与发育进程。①雄球花(即小孢子叶球):雄球花芽聚生于当年春梢基部,外被芽鳞,芽鳞张开球花显露。小孢子囊由表皮、中间层、绒毡层和造孢组织组成。绒毡层细胞是双核的。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和对称形。单核花粉时期花粉外壁延伸成2个大小相同的气囊;成熟花粉具2个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②雌球花(即大孢子叶球):雌球花芽着生于当年春梢顶端,顶部芽鳞张开后雌球花显露。珠鳞以螺旋状排列在球花中轴上,腹面着生两枚倒生胚珠。胚珠由珠被和珠心组成,单珠被,受粉时珠鳞张开;珠心内含1或2个大孢子母细胞。雌球花各发育阶段的出现时间,均较雄球花迟。  相似文献   

8.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消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油杉小孢子发生、花粉形成和花粉萌发过程中淀粉粒的消长动态作了详细观察。油杉于1月后旬形成花粉母细胞,2月上旬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3月初油杉开始传粉。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有明显的消长规律,存在2次淀粉粒积累高峰:一次是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之前,另一次是小孢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前。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的分布也具规律性:在减Ⅰ中期淀粉粒逐渐呈赤道区聚积,在减Ⅰ后期淀粉粒均匀地移向二子核周围,最终淀粉粒平均分配在4个子细胞内;花粉成熟发育期间,淀粉粒聚集在核的周围,散粉前一天成熟花粉中的淀粉粒全部消失,初步鉴定认为,淀粉粒转变为脂肪。在花粉萌发实验中,淀粉粒重新在其花粉管中出现。初步认为,成熟花粉粒中是否积累有淀粉粒并没有系统发育意义,仅是一种传粉生物学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技》2021,46(3)
连续3年对科尔沁沙地内生长的刺榆进行物候观测的结果表明: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上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展叶并开始抽梢,同期花开始出现,5月中旬进入盛花期,5月下旬花谢并形成果实,10月中旬果实成熟叶开始变色,10月末叶片脱落。刺榆整个物候变化过程历时近8个月,主要物候期变化具有明显的气温变化和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黄群策 《林业科学》2006,42(5):42-47,F0003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生物量以及5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淯江河岸缓冲带硬头黄竹人工林单位面积的总生物量为98 672.01 kg/hm2,其竹株各器官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秆78.76%、枝7.37%、叶5.05%、根1.49%、蔸7.33%。其竹株各器官的5种营养元素含量均不相同,以代谢旺盛的竹叶含量最高。5种营养元素总含量在硬头黄竹竹株各器官中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叶42.62g/kg、蔸26.92g/kg、根24.99 g/kg、枝22.75 g/kg、秆21.83 g/kg。该竹林单位面积N、P、K、Ca、Mg 5种营养元素贮存总量为2 323.2 kg/hm2,其中K的贮存量最高为908.0 kg/hm2占39.1%,其次N为864.6 g/hm2占37.2%,Ca、P和Mg的贮存量仅占其总量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四川4个地区硬头黄竹维管束和纤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4个地区的硬头黄竹为材料,对其维管束和纤维的形状与大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地区的硬头黄竹中均存在着半开放型、断腰型和开放型3种类型的维管束,但维管束的大小及分布规律有所区别;宜宾竹海县、宜宾新安镇、乐山沐川县及泸州上马镇4个地区的竹材纤维平均长度在2 mm左右,属于中等长度型,适宜作为造纸原料;泸州市上马镇地区的竹材纤维质量是4个地区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硬头黄竹花(Bambusarigidd)的基本形态结构及胚胎发育规律,为其胚胎学积累原始资料,为育种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解剖与形态观察的方法,对硬头黄竹生殖器官、抱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硬头黄竹小穗为假小穗,簇生,基部具潜伏芽,平均长度为3.75 cm,有3~7朵小花。小花内外稈各1片,浆片3枚,雌蕊1枚,雄蕊6枚。雌蕊为三分枝羽毛状柱头。子房长卵圆形,具明显纵向三棱。子房单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正常发育的花粉粒为二细胞花粉,花药壁造抱细胞时期为四层药壁,花药成熟时只剩两层药壁。绒毡层为分泌型,花药成熟时,绒毡层完全退化。花药易见发育异常现象,形成不同的败育类型。[结论]硬头黄竹小穗基本结构发育正常,但花药发育后期会大量出现异常现象,这是导致硬头黄竹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四川不同地区3种丛生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不同地区慈竹、梁山慈竹及硬头黄竹的叶片为材料,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SDS-PAGE技术研究其可溶性蛋白谱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竹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谱带均有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雅安地区的梁山慈竹最高,其次为雅安荥经地区的慈竹,宜宾江安地区的硬头黄竹最低;可溶性蛋白谱带慈竹以邛崃地区的为最多,梁山慈竹以雅安地区的为最多,硬头黄竹以宜宾竹海地区的为最多。  相似文献   

15.
总结引种洛阳后萌发较晚的紫斑牡丹茎叶生长规律情况,结果表明,萌发期为3月上旬;7个品种紫斑牡丹的茎高、叶长和叶宽年平均生长量存在差异,表现出植株高矮和叶片大小的不同,但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候期比原产地提前30天。茎高生长起始时间早,速生期短,生长集中;叶生长的持续时间相对要长;叶宽生长的结束期更迟于叶长。3月12日-4月16日为这些紫斑牡丹茎生长高峰期,平均茎高生长量达23.56 cm;4月24日已完成茎高全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为23.99 cm。从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叶片的迅速生长期,4月16日叶片大小定形,平均叶长、叶宽分别达到28.16 cm和23.80 cm。花期集中在4月16-26日,培育晚开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Cercospora sequoiae var.juniperi引起的杜松赤枯病在黑龙江省分布比较普遍。两季发病严重,能导致被害株死亡。6月中旬至7月上旬喷药。在双效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多菌灵三种农药中,以50%多菌灵,用量为70ml/a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四川不同地区慈竹和硬头黄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RAPD-PCR手段分别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和硬头黄(Bambusa rigid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SDS法成功地从硅胶干燥的幼嫩竹叶中提取了质量较高的DNA.用随机引物A9、B17、C2、C5、C11、D3、Q12对8个待测样品扩增结果的多态性分析表明:共获得50个扩增位点(DNA扩增片段),4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高达84%,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1条带,包括6条多态性带.通过Popgen32软件对8个竹样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同一竹种不同地区之间遗传距离约为0.127 8~0.653 9,这表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慈竹和硬头黄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为0.446 3~0.916 3.  相似文献   

18.
Screening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ree Euphorbia species from Turke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uphorbia acanthothamnos, E. macroclada and E. rigida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extracts of E. acanthothamnos, E. macroclada and E. rigida was evaluated using different complementary antioxidant tests.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PEG处理研究水杨酸对杜松幼苗生长过程中水分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杜松幼苗叶片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3种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与对照相比,水杨酸处理使幼苗叶片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SOD、POD、CAT活性均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琴  刘德良 《经济林研究》2001,19(1):17-19,25
本文对三台核桃进行动态和定态观测,结果表明:牙于3月下旬开始分化,先后顺序是叶芽、雄花芽、混合芽;品种不同,顶(侧牙的抽生情况不同,其中结果母枝粗是影响顶(侧)芽抽生数的主要性状;雄花芽的抽生数大于混合芽的抽生数,雄花序开放至脱落历时16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