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自2009年3月开始,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从干旱旱情、干旱成因、及干旱对电力供求的影响来探讨旱灾对电力行业、能源供应的影响,并提出干旱条件下电力生产和用电对策及旱灾能源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干旱分区及农业旱灾风险区划的方法,并在云南省开展了应用研究。选取流域地貌特征指数、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和75%保证率年降雨量负距平百分率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进行干旱自然分区进行了研究;将干旱分区成果作为旱灾风险区划指标之一,综合考虑旱灾风险危险性、脆弱性及易损性因素建立了旱灾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并根据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了云南农业旱灾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滇东北是干旱易发区,滇西南是干旱轻发区或少发区;滇东北属于旱灾高风险区,滇西北属于旱灾低风险区。分区成果与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情况基本符合,表明基于主成分的干旱自然分区和基于构成要素的旱灾风险区划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旱灾成因及抗旱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2009年末至2010年5月,云南省遭遇100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情况的基础上,为了探讨云南省的干旱防治对策,从云南旱灾背景情况,以及对其成因分析出发,提出了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分区分类应用水利工程技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云南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目前云南省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及其不合理之处,阐述了优化云南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意义。同时,还介绍了目前云南省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优化云南省农村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云南省1950--2009年体现农业旱灾损失的旱灾受灾面积,旱灾成灾面积,旱灾粮食损失3类指标数据,应用信息扩散理论推求3类指标联合超越概率,采用投影寻踪法得到3类指标的综合损失指数,继而得到综合损失指数的超越概率,最后分析云南省干旱的历史重现概率。结果表明:每10a一遇的旱灾综合损失指数达到0.59;云南近10a旱灾损失巨大,特别是2005年发生了一次136.5年一遇的特大干旱;60年来,云南发生特大干旱为大于8.4a一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云南省生物质资源状况,分析了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以及资源化利用现状,总结了云南省能源消费以及农村能源消费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云南省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优势,提出了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是改善云南省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省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具有了一定抗旱能力,在三年连续大旱的抗旱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云南省旱灾频繁且呈加剧之势,抗旱工作任务艰巨,加之受投入机制、政策措施、服务范围、队伍建设等多方因素影响,导致抗旱服务组织经营运作困难、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满足新时期抗旱应急工作良性发展要求。通过对部分州(市)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调研,结合云南省抗旱服务组织现状,分析了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抗旱服务组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对保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子系统及指标的发展趋势,识别影响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联系数伴随函数——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据此建立了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方法,在蚌埠市应用结果表明: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系统中的暴露子系统2001-20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云南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能力,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考虑气象、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构建了云南省旱灾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权重,再基于Arc GIS绘制出云南省旱灾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干旱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呈片状形式,东北、东南部高于西北、西南部。高、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昭通、会泽及东南部的泸西、广南等地;中等风险区包括中部大部分地区及大理、保山等地;低、次低风险区在西北部的贡山、维西及西南部的景洪、澜沧等区域。利用干旱灾情数据验证表明,评估结果能真实反映云南省旱灾损失情况,对进一步开展干旱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作为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省份,每年秸秆产生量巨大.但是农民对农作物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认识度不高,对云南省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分析了云南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并提出适合本地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林 《农业工程》2019,9(2):39-41
大气环境是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生态农业大气环境检测内容和检测标准,对云南省农业大气环境进行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措施,对促进云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旱灾经济损失实时评价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云南百年一遇大旱,从旱情综合信息空间数据库建立、旱灾的监测预测、干旱灾害评估系统的建立、旱灾调度分配保障方案和技术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简单介绍了旱灾经济损失估值程序、旱灾经济损失估值指标体系、旱灾经济损失估值方法,旨在为正确制定减灾决策和评估减灾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业旱灾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旱灾的发生频率、时空分布、发生与发展过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旱灾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粮食生产对干旱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安徽省的旱灾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轻重灾情交替出现,其波动周期大致为5~10年;严重以上旱灾的发生机遇平均约为4年一次,且旱灾在水旱灾害中所占的比例及其对粮食生产的致灾强度呈增长变化趋势;农业干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安徽淮河流域旱灾的年均成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均占全省的70%左右。粮食减产率与旱灾成灾率二者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成灾率的增加粮食减产率呈上升趋势,其拟合关系以多项式较为理想,为减轻粮食灾害损失、进行旱灾治理的重点区域是该省的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14.
旱灾及抗旱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旱灾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简要总结我国旱灾的特征,分析旱灾影响加剧的原因,提出摆脱干旱缺水困扰需要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重点是实施量水而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业旱灾风险分担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气候、地理环境、工程及其他人为因素等影响,大部分地区连年发生持续性干旱.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制约了新疆农牧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全面分析了该区域旱灾本质、成因及其发生规律,应对当前旱灾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旱灾风险分担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旱灾风险分担机制的具体措施,为实现农业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为此,对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气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沼气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了几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旱情主要分布在云南全省、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等地,同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冬麦区也发生了轻旱和部分人、畜饮水困难。其中,云南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程度之重、范围之大均为历史罕见,对当地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1983―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与SPI的关系。【方法】利用1983―2015年西南地区旱灾资料研究了西南地区旱灾在1983―2015年的变化规律及发生概率;利用40个代表站点1960—2015年的月降水量资料计算月、季和年尺度SPI值,进一步研究了1983―2015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综合损失率与SPI的相关关系。【结果】1983―2015年西南地区干旱的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综合损失率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79%、5.84%、1.30%和4.86%,除云南的旱灾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外,其他省份和整个西南地区的旱灾呈下降趋势,各省旱灾情况较为接近,其中云南和贵州的旱灾情况比广西和四川严重,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大于6%的概率为29.8%。【结论】除云南省干旱综合损失率与5月SPI值最为相关外,其他省份和西南地区干旱综合损失率都与8月、夏季和年尺度的SPI值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鲁西北地区农业旱灾发生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该地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特别是2002年,该地又发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这种情势下,对农业旱灾造成的实际国民财富损失进行全面而有效地计量,对于深入认识灾害形成的机理和影响以及依此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意义重大。但是,我国现行计量方法侧重直接经济损失,而忽略了灾害导致的潜在损失,这就使得计量数据严重偏离实际损失状况。本研究在继承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以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制度价值资本为指标的新型农业旱灾实际国民财富损失计量模型,并通过对2002年鲁西北地区特大旱灾历史数据的计量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农业旱灾损失计量同样应该在关注潜在效应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计量的结论,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今后的旱灾实际损失计量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高计量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提高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和ArcGIS技术,建立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结合1990-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其农业旱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成灾率下旱灾风险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风险较高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和豫中,豫南地区风险偏低;2从5%、10%、15%增长到20%的成灾率条件下,风险概率水平呈下降趋势;在5%~10%的成灾率下,旱灾的发生基本保持在1.33~2.75年一遇;在15%~20%的成灾率下,风险等级下降明显;3成灾率在10%以下时研究区多处于高、中高风险区,表明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带来严重后果。该研究对河南省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