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市云南山茶花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云南山茶观赏特性的因子以及依据各因子权重结合云南山茶各品种的园艺学性状评分对云南山茶品种进行总排序。  相似文献   

2.
云南山茶,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堪称“植物王国”里的花魁。1983年,昆明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云南山茶作为昆明市市花。昆明市园林部门于1988年在金殿鸣凤山建起了70亩左右的一个茶花园,并搜集国内外著名茶花品种加以培育。著名诗人郭沫若来昆时,曾写下了“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说牡丹不及茶”的诗句,高度评价了山茶的观赏价值。云南山茶原产腾冲县,现尚有野生茶林2万多亩。山茶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有100多个。过去传统繁殖山茶的方法是靠接,即用3至4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2份云南主栽核桃品种坚果表型10个数量性状和12个质量性状进行分析,揭示云南省主栽核桃品种坚果表型特征及多样性状况。22个供试核桃品种10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7.36%-22.85%,其中,三径均值变异系数最小,仁重变异系数最大;质量性状上,坚果形状、果肩形状、种仁皮色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56、0.70、0.70,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25、1.40、1.27,表现出较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2个云南主栽核桃品种的表型特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以华宁大白壳、晚龙、姚新核桃、华宁大砂壳等6个品种综合品质表现最好,属大果型、出仁率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是云南地方特色花卉,为了解和预防昆明市区云南山茶病害,选取昆明市3个山茶集中种植观赏园(中科院昆明植物园、金殿风景名胜区、丰泽源植物园)进行病害实地调查和病症比对鉴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个调查地点各园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花腐病>花叶病>炭疽病>枝枯病>煤污病;危害最重的花腐病在3个调查地点均大面积发生(中科院昆明植物园77.93%>丰泽园植物园66.67%>金殿风景名胜区62.74%)。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云南山茶品种‘童子面’对花腐病的感染指数最低,为4.44%,可作为花腐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选育;品种‘雪娇’‘靖安茶’对炭疽病的感染指数较低,分别为1.25%、1.67%,可作为炭疽病抗病品种;各品种对枝枯病感染指数均较低;品种‘童子面’对花叶病的感染指数最低,为2.78%;仅发现1株‘靖安茶’发生煤污病,其感染指数为6.25%。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地区云南山茶的病害防治及栽培品种种植配置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茶花及其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3,24(5):23-23
山茶花又名红山茶,是我国的名贵花卉,我国南北方诸省都有栽培,但以云南山茶最为著名,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云南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共约200种,主产东亚,中国近190种,云南约有60种。人们常说的山茶花,是泛指山茶属的观花树种,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ulata)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品种达120多个。云南山茶的栽培历史甚为悠久,早在唐代光化年间即有种植。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就画有宫廷园林中栽培的茶花园,当时称为“瑞花”,白族先民称为“橙花”。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徐霞客、杨升庵、郭沫若等均有不少赞颂云南山茶…  相似文献   

6.
报道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1998年试验示范种植的橡胶树新品种云研77-4近10年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云研77-4品种在抗寒、高产、生势、抗性等性状都优于对照品种GT1,充分表现出该品种的优良特性,适于在东风农场橡胶树宜林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新优木兰属植物的引种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针对木兰属植物进行引种,从国内外共引进木兰属植物30个种及品种;对这30个品种的观赏性状、生长势及抗性进行观察记录;采用百分法,根据生长势、抗逆性及观赏特性等对其进行综合打分,分值大于80分的为入选品种,共筛选出10个适合北京地区生长的新优木兰属植物。对这10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总结描述。  相似文献   

8.
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的栽培历史、分类现状以及育种进程等;对国内外云南山茶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4个方向:加强云南山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培育多个花色的云南山茶品种和加强云南山茶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育适合平原地区生长的杨树新品种,湖北省潜江市林科所引进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CL.Dan Hong.等杨树新品种进行生长、抗性试验,以中潜3号为对照,通过对参试品种胸径、树高、材积、抗虫性、抗病性调查,分析了各品种间的生长量差异和抗性差异,丹红杨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性,值得在江汉平原等适生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引种30个地被菊品种到河北省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进行定位栽培试验,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的耐盐碱的品种。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苗期适生性、花期观赏性、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结果初选出10个表现较好,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品种。10个品种适合轻、中度盐碱地栽培,具有需水量小、能露地越冬、繁殖容易、观赏性强的特点。对4个品种进行规模化生产,重点研究产业化配套的扦插繁殖与栽培技术,进行园林推广示范。地被菊在中捷地区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是优良的耐盐碱宿根花卉,园林应用性状表现极佳,可作为盐碱地主要的园林绿化观赏地被花卉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