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花卉》2019,(22)
枯山水庭院是日本园林体系当中最具特色的园林形式之一,且与禅宗思想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日式庭院的代表,枯山水往往采用简朴的材料和抽象的手法,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朴素、空寂的禅宗意境,使人通过静坐、冥想等内心活动达到对世事的顿悟。本文从禅宗思想入手,主要分析了枯山水庭院的产生以及其造园理念,进而对枯山水庭院中"禅意"所体现的意象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山水式苑园一开始就秉承了中国道家的思想,在经历了宫殿式园林的大和时代后,佛教意义开始贯穿于园林创作之中,在平安时代形成了皇家贵族的寝殿造园林和佛教的净土宗园林,在镰仓时代终于产生枯山水。本文试图在日本枯山水中找寻中国式自然山水园的影子,通过日本与中国在地域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对比,探讨中国古典式自然山水园对日本枯山水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日本枯山水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在全球的园林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称作世界园林之母。日本的枯山水园林艺术,是日本古典园林精华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二者虽然同属于一个园林体系,因地理、历史、以及人文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不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之间的不同,提炼二者的精华并学习对于中国的园林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枯山水庭园是日本寺院园林受禅宗思想浸润,从禅宗冥想的精神中构思出来,形成的具有象征性的庭院模式,以简洁的要素构建出参禅悟道的意境,并成为一种世界性园林设计形式。本文以南京牛首山佛顶寺为例,阐述寺院枯山水庭园的构建要素及其禅意表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京都龙山寺枯山水的景观小品,对日本枯山水传统小品特点和内在精神的营造,总结了日本枯山水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以日本现代枯山水景观小品设计中传统元素重新组合,将民族特色抽象符号化,禅味的营造以及再现演绎的象征手法等转型方法进行探讨,为中国枯山水景观小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方向。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9,(24)
"枯山水"是一种具有浓厚和风的造园艺术,属于日本古典园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别致的美感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喜爱,在很多国家的景观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中国现代园林中,枯山水的应用也非常之多,有城市公园、居住小区和室内空间等,极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简单探究了枯山水在中国现代园林中的创新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7,(6):29-31
高砂庵是岩崎先生位于日本爱媛县新居浜市的私家盆景园,由枯山水庭院、树木庭院和盆景庭院三部分组成。在枯山水庭院里,以200年树龄的大树为中心,种有100棵宫岛五针松和500多棵树木,再配以石头组合,分散在其中的树木正是白砂青松。  相似文献   

8.
枯山水最初一般用于小巧别致的庭院里面。后来融入大量中国园林要素的枯山水也被应用到一些场景不大的小区绿化、公园绿化以及街头绿化之中。在这些景观绿化中常常用白砂石铺地以表示各种形态的水面,其中配置小桥、亭、台、廊架等园林小品,同时搭配各色植物以打造出各色不同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枯山水石景的形成和主要特点开展分析,从石、植物、水、小品、园路等方面出发,结合日本园林,对枯山水石景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性表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界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与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园林文化里的一颗宝石。而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国家——日本,在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背景下,衍生出本土的园林形式——枯山水。在当时作为造园师的禅宗僧侣们,通过简单的元素,把深奥的禅宗思想完美的融入到这艺术庭园中,把写意的枯山水园林完美地表现出来了,赋予了庭园静谧以幽静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周翠丽  王婷婷 《花卉》2020,(8):138-139
日式庭院独具一格,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特色,其以枯山水为代表,是日本的文化及生活理念的载体,本文通过介绍日式庭院的类别、景观元素及要表达的意境,以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日式庭院,学习其精华,促进园林设计的文化交流和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忙碌、行色匆匆,在快节奏的都市中,静静地与枯山水相面对,人会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活着的方式,可以得到心灵的休憩。本研究就如何将日本枯山水的禅文化融入到温泉酒店小尺度空间的营造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围绕观庭与作庭两大核心内容,以期创造出符合城市高压人群释放压力的精神庭院与禅意产品,让其实现世俗中的瞬时修行,获得内心宁静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枯,字从木、从古古亦声。"古"意为"老"。释为古老的树木。又释,毫无生趣为枯。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兴起的一种主要作为宗教寺院的造景手法。以砂代水,以石代山川岛屿。为体现禅宗修行者们的苦行宗旨,寺庙庭院摒弃掉山水植物,绿树茵茵。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故此称之为枯山水。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古典园林源于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大量运用石景,形成了特有的枯山水园林景观。结合实例,重点分析了日本园林中的石景及其美学意义,指出在园林建设中,需要分析时代化、本土化的利用与改造效果,可借鉴日本古典园林石景特色,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化的影响下,目前一些庭院景观设计出现了文化丧失,地域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苏州传统园林是苏州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以苏州中航樾园内庭院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园林造园元素的归纳总结及其元素如何与现代庭院设计相融合进行分析论述,探寻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庭院景观设计的结合点,为现代庭院设计实践与研究提供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园林的发展从学习中国到开始本民族的创新,再到明治维新后向西方的学习,都经历了学习、消化、创造的过程。与中国传统园林相比,日本园林中吸取了很多精华,但也由于本国地理及观念的差异,在消化时融入了自身的特点,而演变成了独具日本风格的日本园林。后期日本枯山水的园林形式渐渐明朗,也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极简主义"园林的形成,可见日本园林风格也像日本的民族个性一样充满了"矛盾",糅合了东西文化,又很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禅宗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禅宗文化,挖掘中国古典寺庙园林中的禅宗文化的表达。在寺庙园林中体现水、花木、山石、亭榭4个重要的元素的禅意,又分析了寒山寺巧妙的营造禅意的手法。横向介绍了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代表院,更加清楚地阐述了禅意在不同国度和不同文化底蕴的国家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结合笔者的文献阅读和从业经验,探讨了枯山水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与提升;而后,笔者以枯山水为视野,对我国现代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希冀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庭院植物造景手法是以风格十分素雅精妙的自然风景山水园林为基础的。而因我国庭院植物造景的手法十分新颖,意境较为深邃,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口地区桃李春风实景项目的庭院植物造景以全新的风格,以及蕴含我国悠久的文化底蕴的特点脱颖而出。本文主要对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古典设计手法进行研究,分析其造景技巧,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自古就尊重自然,往往能够从自然中感悟美、感悟设计,有些设计理念是在我们现代来说都感到惊叹的,所以,园林山水设计在当代的园林设计当中举足轻重,也是我们园林艺术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探讨园林山水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