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动物园自1980年开始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工作。由于大熊猫生理结构上的高度异化,交配的生理现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绝大部分不够理想,32年来,国内外具备较好交配能力的雄兽不过10来只,能够接受交配的雌兽约20只,这些年中,自然交配成功约35次。尽管千里求亲,重庆动物园的松松、南南都几经波折也未能及时交配成功。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大熊猫体质的前提下,在成都动物园大力支持指导下,松松1984年在成都找到了理想的配偶,产下一仔,不幸于产后67小时夭折。南  相似文献   

2.
水鹿属偶蹄目鹿科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于2000年引进6只水鹿亚成体(3♀、3♂),于2003年7月20日和8月1日首次成功繁殖2只水鹿幼仔并成活;2004年7月、8月雌鹿又分别繁殖3只水鹿幼仔,并在高温高湿的重庆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成功展出和繁殖。  相似文献   

3.
广州动物园饲养河马有30多年历史,1987年至今共繁殖了23头河马,成活率100%。人工圈养的河马在3-4岁性成熟,5岁左右体成熟并可繁衍。本文就广州动物园多年来河马的饲养、繁殖及育幼等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旨在为河马的保育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市动物园1只雄性鸸鹋,2岁,体重约50kg。2003年3月发情期间,阴茎伸出后不能复原,造成阴茎脱出。动物园工作人员到我站咨询,因此我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诊断,进行阴茎整复治疗,愈后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鹿(Cervus unicolor)又名水鹿,产在中国南部、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体长约2m、体重200kg左右。在产地一般每年4~6月间配偶,孕期约6个月,每胎产一仔。以青草、树叶及嫩芽等为食。 哈尔滨动物园1988年引进2对水鹿,主要饲料是混合精料和青干草。经一年多饲养驯化,于1990年开始繁殖,但产仔期却更换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此时哈尔滨正值寒冷季节,幼仔成活率很低,因此,我们于1993年4月采取了隔离饲养方法,即将公母鹿隔笼饲  相似文献   

6.
<正>小熊猫为食肉目浣熊科,属杂食性动物,主要吃竹子、竹笋、水果、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性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每年1~3月发情交配,妊娠期3~5个月,5~7月份分娩,每胎产1~3仔,哺乳期约5个月,幼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10岁左右。大连森林动物园共饲养小熊猫18只,2009年成功繁殖5只,2010年又成功繁殖3只。同时为了使小熊猫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遗传多样性,于2011年5月由上海动物园又引进2只。  相似文献   

7.
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是一种饲养难、繁殖难的灵长类动物。昆明动物园自70年代开始引种饲养,经过20多年,已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1995年8月首次繁殖时,因母猿哺育幼仔能力差,幼仔出生不足1小时即遭遗弃,经人工哺育未能成功,一周后死亡。1996年10月23日,另一母猿(约14岁)产下一幼仔(呼名“贝贝”),产后不到1小时,也将幼仔遗弃,幼仔经完全人工哺育成活,至今已两岁半。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杭州动物园饲养一头19岁雌性亚洲象,呼名“碰碰”,体重3.8t。母象经过22个月的怀孕后,于2004年4月7日晚产下仔象一头,体重50kg,身高80cm。母象产后缺乳,仔象得不到充分奶水,日见消瘦,经过中兽医辨证施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1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黄颊长臂猿"园园"出生不久便被亲代遗弃,该园首次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至今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9只。对黄颊长臂猿的人工育幼做出研究总结,描述了幼龄黄颊长臂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对人工育幼黄颊长臂猿的育幼方法、人工乳的配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对1~180日龄的黄颊长臂猿幼仔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0.
正斑嘴环企鹅(学名:Phenisau demersus),又叫非洲企鹅,分布于非洲的南端海边。其叫声似驴,体重约2.8kg,体长约0.45m。[1]南昌动物园2007年4月底从上海动物园引进6只成年斑嘴环企鹅,经过精心饲养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产卵,并尝试繁殖,由于这一新增项目的经验不足以及设备等客观原因暂未取得成功,但获得一定的饲养管理经验,现总结如下。1企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6年英国人史密斯在上海兆丰公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小熊猫.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首次饲养了水熊猫.1954年6月29日,北京动物园的小熊猫首先创下圈养繁殖记录,一胎产下2仔,但未能成活.1961年,上海动物园创下成功繁殖小熊猫并成活的先例.1977年6月1日,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目前,小熊猫在中国的圈养种群为256只左右,分散在30家饲养单位,圈养种群已初具规模,基本不需要野捕捉补充种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10月,昆明动物园对1只小熊猫幼仔进行人工育幼,提供适宜的育幼条件,采用兔奶与人工乳制品相结合饲喂,终于获得成功.同时结合前几年昆明动物园小熊猫人工育幼失败的教训及其他动物园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小熊猫人工育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的饲料配给,精心的护理,特别是饲喂适合的动物乳汁可大大提高人工育幼条件下小熊猫幼仔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7月从南宁动物园引进1对白颊长臂猿,至今已成功繁殖3只幼仔。现对白颊长臂猿的饲养环境、日常管理、饲料配制及繁殖行为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以期为人工饲养下白颊长臂猿的繁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 1头出生仅 60余天后就脱离母兽的仔河马进行人工饲养的过程 ,阐述了诱食及饲料调配等措施 ,在促使过早脱离母兽的仔河马健康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弱小猪和僵猪是指初生重小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同群的“落伍”猪。目前,规模化猪场都有一定比例的弱小猪和僵猪,这对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现结合本场生产实际,探讨弱小猪和侵猪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1弱小猪和侵猪的产生1.1数量和比享据我场1995-1998年生产统计,初生仔猪弱仔数(体重低于1kg)和弱仔率为360-400头和9%-10%;42日龄断奶弱仔数(体重低于9kg)和弱仔率为230-340头和6%-9%;仔猪培育至体重30kg,弱猪率(体重低于15kg)在5%左右;肥育至90kg以上出栏,弱猪率(…  相似文献   

16.
吉林市江南动物园,3岁,母狮1头体重180kg。此狮6个月龄时由广州引进,一直饲养在江南动物园内。2001年12月初发情,采取本交,怀孕后状态良好。狮的怀孕期为105~115d,3月下旬到预产期,为第1胎。  相似文献   

17.
仔犬先天性肌阵挛 ,国内尚无病例介绍。作者在校动物医院收治两窝共 9只仔犬 ,发生经过及临床表现 ,极似仔猪先天性肌阵挛 ,所以暂称该病为仔犬先天性肌阵挛。介绍于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洛阳郊县高龙镇段某 ,饲养一黑白花大丹犬 ,体重约 40 kg,2岁 ,未见异常表现 ,于 2 0  相似文献   

18.
双肌臀大白猪在云南省原种猪场经过7年的风土驯化,纯种猪窝均产总仔、窝均产活仔分别为9.53头和9.12头,出生个体重和21日龄断奶个体重分别为1.52 kg和5.72 kg,胎产仔间隔166.9 d。其结论为活仔率高,整齐度高,泌乳性能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某养殖场 1 996年 6月 2日对一个有成狐 86只、仔狐 2 0 5只的银狐区投喂 1 5 0片 /次 (规格0 .5 g/片 )复方新诺明进行群防 ,因饲养员未能将药搅拌均匀而引起其中一桶食所喂的 4只成母狐 (体重约 5 kg)和 35只银仔狐 (体重约 1 .5 kg)全部中毒 ,由于治疗及时 ,先后共死亡了 8只仔狐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 临床症状下午 6时喂药 ,6时 30分开始发病 ,39只成、仔狐均出现相同的症状 ,表现全身肌肉痉挛、无力 ,瞳孔散大 ,口吐白沫 ,大小便失禁 ,有的尿血 ,四肢冰凉 ,有神经症状 ,呼吸极度困难。中毒严重的患狐在后期出现倒地不起…  相似文献   

20.
<正>1 发病情况1995年9月26日蓬莱市大辛店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后备仔兔(体重约1kg左右)48只,发生打喷嚏、流涕、似感冒症状,逐用感冒通(烟台市西苑制药厂生产)防治,以每只仔兔0.5片的量计算,共用药24片,药片研细一次拌料3kg给48只兔喂服,上午8时许喂兔,晚上10时许则发现仔兔精神异常,有半数以上兔背毛松乱、精神萎顿、垂头闭目、伏卧不起、拉稀便,次日清晨则死亡5只,每窝兔中以强壮的先发病,症状剧烈,死亡率高.死兔口流粘液,尸僵不全.经剖检、化验室检查及病例复制成功,故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