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食用菌》2010,(1):42-42
近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全国第二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暨全国第五届菌需物资展销会”在江苏灌南举行。“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旨在总结全国各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情况和经验,就生产中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此提高全国食用菌产业生产水平。与会当天,新建成的“苏北菇菌文化展览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3,(6):6-6
近日,遵化市食用菌协会成功注册了“赵老师”食用菌产品商标,这是继“塞罕坝”商标之后,遵化“小蘑菇家族”的又一个新品牌。作为“中国香菇之乡”和“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遵化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业,专门成立了食用菌协会,食用菌规模已超过1.5亿棒。仅香菇每天就可生产。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蘑菇工厂化生产的模式及效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国良 《食用菌》2003,25(3):29-3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以小农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受到严重挑战。朱继先等撰文(《食用菌》,2002年第4期)指出,“我国食用菌生产量的迅速增加是靠扩大生产地区与栽培单位来实现的。我国食用菌生产必须尽快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换,核心是适度扩大一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的生产规模。”那么,一个经济独立核算的食用菌生产单位以多大规模为适度?按经济学观点而论,最佳的生产方式应该是以最低的费用获得最大效益的方法。在我  相似文献   

4.
《浙江食用菌》2011,(1):34-34
2010年12月29日,浙江省食用茵协会在杭州举办“浙江省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研讨会”。会议邀请本省从事食用菌科研、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方面的行业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交流了浙江省食用菌行业在过去一年中,于利用桑枝、果枝、发酵工业、菌渣等废弃生物质资源生产食用菌,以及菌渣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建立了水稻-蘑菇-芦笋、蚕桑-黑木耳(香菇)等多种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食用菌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显成效,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四月二十一日,湖北枝江县成立了民办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是由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食用菌大王”杨大林领衔成立的。该中心的服务宗旨是:振兴枝江经济,为食用菌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继先  朱克 《食用菌》2002,24(4):2-3
我国加入 WTO后 ,食用菌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更严峻的挑战 ,核心是如何使我国尽快由食用菌生产大国变为食用菌行业强国 (科技、信息、生产加工、内外贸易等 )。由生产大国变为行业强国涉及许多方面。单就生产而言 ,栽培是基础 ,栽培规模 (生产规模 )是生产水平的标志。目前 ,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体 ,这是由大变强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 ,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规模生产 ,表明我国食用菌行业一个新阶段的开始。1 规模生产势在必行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由杨新美…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磐安县是“中国香菇之乡”。境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加之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冬暖夏凉,具丰富的小气候资源,给食用菌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磐安香菇自1986年开始引种,随后生产迅猛发展,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支柱、优势产业,为磐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磐安县是全国食用菌的生产、流通和出口大县,食用菌种植覆盖全县20个乡镇,种植户达6000余,从业人员1万多,年种植食用菌4500万袋左右,产量3万多吨,产值1.35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鲜菇出口是磐安的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鲜香菇的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全县年出口鲜菇1万多吨,占全国鲜香菇出口总量的1/3左右。磐安县曾多次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全国十佳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全国食(药)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县”、“浙江省特色优势食用菌产业强县”。磐安香菇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曾先后被评为“部优产品”、“浙江名菇”,多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首批绿色产品”、“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等。2002年磐安香菇通过原产地标记注册,2004年“磐峰”牌香菇被认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北方诸省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相继建立起了一批食用菌生产基地,其规模大小不等,少则几千吨,多则上万吨或几万吨,使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七十年代我国食用菌专家们“南菌北移”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北方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兴起为提高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还有因地域的差别而出现的新的食用菌种类;以及北方食用菌优等的质量;另外还有南北方食用菌生产淡旺季的互补作用,这使得我国一年四季都有食用菌货源供应国内外市场。我国北方的食用菌生产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  相似文献   

9.
李新胜 《中国果菜》2011,(11):56-57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药兼用,有益健康的食用菌已被世界粮农组织专家确定为人类合理膳食结构“一荤一素一菇”的三类食物资源之一,随着这一合理膳食结构理念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我国食用菌年消费增长量以10%-15%的速度递增,2010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2200万吨。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模式有: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菇棚常温或季节延迟生产模式、林下反季节生产模式、土洞周年生产等模式。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06,(11):36-37
“出口靠常规品种,内销靠珍稀品种。”这是食用菌栽培专家为食用菌生产指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13日,福建顺昌县成立工厂化食用菌同业公会。“工厂化食用菌”指的是采取人工创造控制生产环境因素进行食用菌生产,不受自然气候限制,一年365天可全天候不间断生产,且生产过程全封闭,不需一两化肥、一滴农药,不接触任何污染物,产品质量完全可控,达到了绿色、环保、无公害、零污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施永宏  张强 《蔬菜》2005,(1):6-7
一、宿城区食用菌生产发展历史 宿城区自1955年开始引进并小面积栽培食用菌,最早种植的品种是蘑菇、草菇、平菇等。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蘑菇生产达到较大规模,建立了宿迁县蘑菇罐头加工厂,产品出口东南亚以及欧美国家。80年代,由于蘑菇产品收购加工环节跟不上,农民经常出现“卖菇难”,厂家收购“打白条”,产品出口受阻,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生产面积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3.
高志峰 《食用菌》2008,30(1):53-53
2007年10月28日,甘肃省食用菌生产经营大市陇南市在康县成立了“陇南食用菌协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向85位会员提出了“坚持一个宗旨,肩负六项使命,唱响一个口号”的要求,为全市2008年食用菌产品达到600万妇做出积极贡献。(2007年该市食用菌总产量为450万kg)。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用菌生产经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种类繁多的菇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食用菌产业一派生机勃勃的今天,作为基层的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却有诸多困惑:市场开拓难、结构调整难、增产增收难……这些“难”的症结究竟是什么?2 0 0 2年我们带着困惑先后走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佳  赵启美 《食用菌》1998,(4):26-26
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形式总体上还是处于分散的个体菇农生产为主,因此每个生产者都要进行菌种扩大、蒸汽灭菌,菌体培养和出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生产者要具有较全面的生产经验,否则在生产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失败造成财力和资源的浪费。菌包的出现使得食用菌生产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菌包”指的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已发好菌的食用菌栽培袋,菇农购买后只要进行出菇管理就可以了,技术单一,易学,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菌包的生产是采用常规的逐级扩大固体培养的方式,周期长,占地多,规模小,菌龄不一,所以,很难形成产业化,而利用中、小型深层发酵设备生产“菌包”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对促进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吉林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较快,据统计,1997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是1977年总产量的24.7倍.长白山区黑木耳朵大肉厚,深受客商青睐;以延边灵芝出口基地为中心,生产的灵芝大部分销往韩国、日本;磐石县生产滑菇,已吸收农村劳动力8.4万人,还辐射带动了省内外8个市县的8000农户致富,市食用菌公司1996年生产食用菌500多吨,销售额640万元,利税20万元,5年创汇200多万美元,产品实现跨国经销,步入了农业外向型企业行列.1998年在省委、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座谈会精神鼓舞下,全省食用菌生产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正蕴育着腾飞.  相似文献   

17.
革命老区、国家扶贫重点县平山县,近年来随着国家“星火计划”的贯彻落实和科技进山方针的实施,从1986年开始栽培食用菌。目前食用菌栽培普及24个乡(镇),有400多户栽培,年产值逾百万元,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的骨干副业项目。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使食用菌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最近,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平山县食用菌开发中心”。计划在3年内把食用菌栽培户发展到占全县总农户的二分之一以上,成为河北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食用菌生产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 ,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一项重要产业 ,但由于对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研究起步比较晚 ,大部分菇农因用药不善、防治不当 ,致使食用菌产品品质低劣 ,销售不畅 ,造成生产亏损。如何生产无公害食用菌产品 ,从而提高食用菌社会地位、经济效益呢 ?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新型食品开发必须符合“天然、营养、保健”的原则 ,还要具备营养功能、嗜好功能和生理功能 ,故此 ,中国食用菌要走出国门 ,打入世界市场 ,必须走无公害生产道路 ,进行集约化生产 ,形成一定规模 ,才能占领世界市场。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继种植业、养殖业之后,食用菌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秸秆种菇技术研究,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发展食用菌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今天,发展食用菌生产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08,(2):42-43
最近,广东“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悉,该项目在广东、广西、重庆三峡库区和西藏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52亿元,带动3.56万农户生产食用菌,户均增收3000~4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