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树形美观,适应性强,病虫害较少,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很好的"四旁"、庭园绿化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水杉的繁殖育苗、造林及病虫防治技术,为水杉的推广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中部半干旱山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适生树种少,造林存活率低。因此,应用适宜的抗旱造林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年年种草不见草、年年造林不见林”局面的重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造林经验,结合半干旱山区自然植被的演变规律,总结出了适宜甘肃中部半干旱山区应用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1提高工程造林质量的技术原则1.1适地适树即选用的造林树种的特征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为此,首先要进行立地评价,即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情况,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产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能适应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这一原则对造林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闽北地区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闽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了闽北地区有关造林树种选择的建议,并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造林参考树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豫西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并主要从树种结构、抗旱造林的技术方法和乔灌草混交造林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退耕还林造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适地适树"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根据造林地区的气候、水分等自然条件,结合造林地块的海拔、土壤、坡度、坡向、坡位等立地条件类型,选择最合适该条件生长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称之为"适地"。根据造林树种生长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确定造林地块称之"适树"。因地制宜实现了地与树生态习惯的统一,使造林树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本文浅析了依据造林地区条件,通过优先选用乡土树种,改良引进外来树种,达到适地适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东接洛阳、孟津,西邻渑池、义马,南交宜阳,北界黄河,与济源隔河相望。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1公里。境内植物资源丰富,适生树种较多,北部山区峰峦叠翠,存在大量天然栎类、阔杂次生林,景色优美。近年来,新安县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将造林绿化、生态工程建设同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相结合,坚持资源保护、培育、开发并重,使天保工程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粤北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本文主要介绍了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包括林地调查与清理、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粤北山区杉木造林及抚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造林绿化树种资源调查研究是当前石灰土分布区造林和溶洞风景区绿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在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初步选择了适宜浙西北石灰土分布区自然条件的280个造林绿化树种,分析了树种资源的基本特点,并根据造林目的、用途把造林绿化树种划分为5类,即(1)用材树种,(2)经济果木树种,(3)薪炭树种,(4)防护树种,(5)特种用途树种。最后,提出了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提高造林质量工作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认真抓好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起运假植、栽植、浇水、抚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衔接。一、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1、适地适树首先,要了解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情况,像土壤、地质、地貌等外在因素;其次,了解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是喜阳还是喜阴,是耐湿还是耐旱等内在因素。这样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长潜力作出综合判断,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适生于沙区荒漠生境的灌木树种细枝岩黄耆引种到高寒冷凉山区育苗试验,1年生苗木还不能够用于造林,2年生苗木完全具备造林标准要求,并总结了细枝岩黄耆在高寒冷凉山区条件下的培育技术,为高寒干旱山区造林提供了更多的树种选择空间。经造林实验,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良好,可以在高寒冷凉山区造林。  相似文献   

13.
探索山区城区周边遍布墓地的山场的造林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坟山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整地方法和树种配置模式,强化造林地的管护,尽快彰显山区绿化美化景观,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油松成了干旱山区主要的植被覆盖树种,但干旱山区对油松造林的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对油松的生态习性进行介绍,并从林地选择、造林方式选择、采种、育苗、生长管理等方面总结其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干旱山区油松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豫西洛阳地区,集中分布的黄土总面积达700万亩,其中农耕地580万亩,占全区农耕地总面积的70%,是豫西重要的粮棉产地.在这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黄土区,怎样造林,营造什么样的树种和林型最合适,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深入研究黄土区造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灵宝县故县公社孔家营大队营造的农桐间作林,进行了两年的调查研究,该大队的造林经验,为豫西黄土区营造林粮间作林提供了依据.现  相似文献   

16.
陈忠 《吉林农业》2011,(1):73-73
水杉属于杉科植物,是古老的稀有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材质也较好,是建筑、家具、用材、商品包装和造纸的原料。树形优美,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种,也是大丰市沿海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技术指的是使用飞机在适宜播种的山区以及偏远地区撒播树种或者草种,利用飞播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特点,借助自然降雨以及温度,使种子生根发芽,达到造林的目的。飞播造林技术对扩大森林资源,增加林木,提高植被覆盖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飞播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影响飞播造成苗效果的因素,同时提出在飞播造林前的地面处理工作措施,对提升飞播造林成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困难地造林是一个长期困扰山区绿化的难题,从立地条件特点、整地、树种选择、造林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困难地造林技术,以期为济源市山区困难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粤北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良好有效的造林及抚育技术有助于杉木健康快速生长,能节省资金,有助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主要采取林地调查、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与回穴土、栽植等技术,抚育主要采取除草、施肥等技术。时代不断变化,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造林及抚育技术也要不断更新,本文通过介绍最新杉木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及抚育技术,希望能给粤北山区杉木造林及抚育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沂市丘陵山区造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丘陵山区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