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以圆球甘蓝中甘8号为试验材料,在闽南菜-稻轮作区设计5种施肥处理(习惯施肥、推荐施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有机肥替代50%化肥、有机肥替代100%化肥)和不施肥处理(对照,CK)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蓝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减化肥能够促进甘蓝叶球生长,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叶球质量和叶球紧实度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50%化肥的施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3 824.13 kg/hm2,显著高于有机肥替代25%化肥、有机肥替代100%化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但与推荐施肥处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有机肥替代50%化肥、有机肥替代25%化肥的施肥处理分别具有较高的氮肥、磷肥利用效率,其分别为40.82%、30.82%。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50%化肥的施肥处理甘蓝对氮肥利用效率增加了13.14个百分点。综合甘蓝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推荐有机肥替代50%化肥作为闽南赤红壤菜-稻轮作区甘蓝生产中有机肥替减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夏玉米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大面积应用中存在的风险,同时也为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效益。设置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和空白三个处理。结果表明:夏玉米配方施肥比当前农户习惯施肥平均每亩增产140.1kg,节约化肥成本20.3 元,亩节本增效334.8元,最佳化肥使用量为N 16kg/667m2,P2O5 7kg/667m2, K2O 4kg/667m2。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宜的施肥措施,针对齐河县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夏玉米进行了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氮肥偏生产力为44.7~70.4 kg/kg,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磷肥偏生产力为202.1~328.6 kg/kg,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钾肥偏生产力为173.2~328.6 kg/kg,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总肥料偏生产力为30.3~49.3 kg/kg,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由此可以看出,优化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其次为配方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最低。优化施肥是一项最值得推广的施肥措施,即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化肥用量减少30%,每亩基施商品有机肥100 kg。该措施建议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探索通过增施有机肥后相应减少化肥使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300 kg商品有机肥同时相应减少化肥施用量10%的处理产量位居第1位;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300 kg商品有机肥处理产量位居第2位;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施300 kg商品有机肥同时相应减少化肥施用量减20%的处理产量位居第3位。比较投入与产出,测土配方施肥(对照)效益最好,减少化肥施用量10%的处理位居第2位,减少化肥施用量20%的处理位居第3位,"测土配方施肥+300 kg商品有机肥"处理最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小甘蓝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化肥减量施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具有节本、增产、增收、节肥的效果,本肥力田块小甘蓝推荐施肥量为纯N 480 kg/hm~2、P_2O_5 207 kg/hm~2、K_2O 180 kg/hm~2,N∶P_2O_5∶K_2O=1∶0.4∶0.4,为指导峨山县小甘蓝生产提供测土施肥配方和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油菜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量施肥模式,开展了化肥减量施用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应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量施肥模式可达到增产、节肥的效果,且对其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推荐施肥减量10%处理的油菜产量较推荐施肥量处理增加444.5 kg/hm2,节约化肥(纯养分)40.5 kg/hm2。本研究结果可为峨山县油菜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施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小铁球"甘蓝为试材,选用缓释型氮肥、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采用全程化肥减量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以期为建立经济效益明显的甘蓝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缓释肥处理的甘蓝叶片开展度和株高分别为54.44 cm和36.5 cm,相较常规施肥...  相似文献   

8.
为实证赤水市甘蓝优化施肥实效以及氮肥适宜施用总量,以本地主要叶类蔬菜之一的秋甘蓝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氮肥总量控制"2+X1"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秋甘蓝生产上,采用N75 kg/hm~2、P_2O_5 120 kg/hm~2、K_2O 90 kg/hm~2这一配方施肥方案,比当地习惯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应,单产增加10.31%,所以本地甘蓝生产上应大力推广应用配方施肥,以提高肥料效应,减少肥料浪费。试验还反映出,本地甘蓝生产上,施氮肥具有明显效应,增产作用显著,用量75 kg/hm~2处理时产量最高,用量增加到97.5 kg/hm~2时产量不再有效增加,因此适宜的氮肥施用总量可控制在75.0~82.4 kg/hm~2。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途径之一,以紫色土为基质,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试验,采取6种施肥模式:农民常规化肥施用量FCF,四川省农业厅推荐化肥用量CK,化肥分别减量10%、20%、30%、40%的处理T-10、T-20、T-30、T-40,用有机肥补足这4个化肥减量处理的损失肥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春甘蓝产量,提高春甘蓝品质;相比于对照组CK的产量,T-20、T-30的增产率均在9.8%以上;其中,T-30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由此说明,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春甘蓝产量与品质,这是西南紫色土区春甘蓝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为紫色土区域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和春甘蓝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当地甘蓝栽培的生物有机肥种类,开展3种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配施适宜的化肥对甘蓝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减少30%,配施75 kg/hm2中农绿康绿地康生物冲施肥的处理(T8)效果最优,产量较不施肥和农户常规施肥分别增加77.75%、47.92%,适宜在当地甘蓝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推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明确有机肥在娃娃菜生产过程中的施用量,本试验通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方施肥的方法,以春玉黄娃娃菜品种为试材,分别以5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习惯施肥100%的化肥处理、商品有机肥(300 kg、500 kg、700 kg、900 kg)+水溶肥(8 kg),以完全不施肥为对照,探究有机肥不同替代比例对娃娃菜生物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的处理对生物性状、病虫害防治、采收期经济性状、商品性表现及生产成本等都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处理上不同比例的施用量,作用效果不同。商品有机肥(700~900 kg)+水溶肥(8 kg)的施肥比例作物生长生产的表现最好,达到了节肥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产绿色甘蓝的施肥技术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生产绿色甘蓝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基础腐熟羊粪37.50t/hm^2生产AA级绿色甘蓝的施肥处理,可使叶球产量和产品净产值较无肥对照分别增加8680.5kg/hm^2和2482.5元/hm^2,增产率和增值率分别为25.7%和14.9%;但其产量和净产值分别低于基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750kg/hm^2的处理7378.5kg/hm^2和2808.0元/hm^2,减产率和减值率分别为14.8%和12.8%。基施腐熟羊粪18.75t/hm^2和尿素、磷酸二铵各375kg/hm^2的生产A级绿色甘蓝的施肥处理,可使叶球产量和净产值较无肥对照分别增加11897.2kg/hm^2和3654.2元/hm^2,增产率和增值率分别为35.2%和21.9%;同时,其产量和净产值也分别低于单施化肥的处理4161.8kg/hm^2和1636.3元/hm^2,减产率和减值率分别为8.3%和7.4%。结果还表明,以灌根加喷叶法施用AM菌剂时,甘蓝叶球产量和净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2664.9kg/hm^2和909元/hm^2,增产率和增值率分别为6.4%和4.8%。尤其是AM菌剂与A级、AA级和化肥配施时,其互作效应可使甘蓝叶球产量和净产值较相应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8.3%、10.0%和15.8%,增值8.8%、7.2%和15.9%;但在未施肥条件下施用AM菌剂时,叶球产量和净产值分别较无肥对照降低12.2%和14.5%。由此认为,试验所提出的生产AA级和A级绿色甘蓝的施肥技术与AM菌剂配合施用,在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进行大棚茄子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方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0 205.1 kg/hm2;其次为纯化肥配方处理,产量为37 128.2 kg/hm2;不施肥处理产量最低,为15 589.7 kg/hm2,有机肥处理成本较低,经济效益也较高,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习惯施肥、缓释肥、配方施肥3个处理在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莲池村开展玉米缓释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对玉米生育期没有影响。产量以配方施肥处理最高,为502.75kg/667m2;缓释肥处理其次,为420.21kg/667m2;习惯施肥处理的产量最低,为384...  相似文献   

15.
开展新型肥料及减化肥增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土壤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增施有机肥7 500 kg,化肥比常规施肥量减量30%的处理,均比对应施用单一化学肥料的处理增产,且单果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均有所增加,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普遍提高。化肥与有机肥协同作用条件下,每公顷全生育期施用芭田复合肥1 260 kg+微生物有机肥7 500 kg的处理其果实性状最优,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单一化肥比较,施用大量元素水溶性肥的处理产量最高;施用中微量元素的处理畸病果率最低;控释肥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极大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针对试验后土壤酸化,养分配比不科学问题,建议采用配方施肥方法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常规复合肥和配方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稻的施肥提供科学合理的施用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设计不同N、P_2O_5、K_2O配比肥料对肥料的利用率以及对水稻不同生长期的影响。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分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共8个处理。【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的水稻产量高于常规化肥,产量增加202.5kg/hm~2,同时,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除氮利用率略低外,磷、钾平均利用率提高3.65%、6.05%。【结论】与常规施肥对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水稻产量和除氮肥料利用率,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优于常规化肥,可大力推广水稻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潮土区蜜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在蜜柚上进行有机肥、氮肥、钾肥3因素5水平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与传统施肥习惯相比,配方施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果实的产量及改善果实的品质,而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在提高蜜柚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方面的效果优于单施化肥的处理。综合产量和品质2个因素,株施有机肥料80.0 kg、化学肥料N 1.0 kg、P2O50.5 kg、K2O 1.4 kg(2号处理)的施肥配方显著提高蜜柚的产量和品质,株产达到109.87 kg。[结论]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可提高蜜柚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常熟市小麦主推品种扬麦16号为试验对象,进行氮、磷、钾化肥利用率试验,以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无氮区、常规施肥无磷区、常规施肥无钾区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2 586.60、5 125.65、5 589.60 kg/hm2,配方施肥无氮区、配方施肥无磷区、配方施肥无钾区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2 641.35、5 193.30、5 673.75 kg/hm2;常规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分别为81.75、39.60、121.80 kg/hm2,配方施肥区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分别为82.80、35.55、109.50 kg/hm2;常规施肥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0.66%、11.18%、16.82%,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化肥利用率分别为41.28%、11.76%、16.47%;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0.62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0.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为校正张家界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参数且优化肥料配方,客观评价其施肥效益,于2021年在慈利县进行中稻“玉珍香”测土配方肥效校正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中稻每667m2化肥投入成本虽然较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6元,但产投比明显提高0.23,增产23.3 kg。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4.04%、7.69%、10.38%。因此,测土配方施肥可满足水稻的生长发育需求,植株性状好,提升中稻施肥的科学性,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值得在慈利县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解决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的困难,开展了蔬菜配方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蔬菜配方肥后,甘蓝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性状良好,施肥量为配方肥1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时,产值可达115 260元/hm~2,经济效益可达89 490元/hm~2,比当地的习惯施肥增产28.9%。说明该配方肥能满足当地甘蓝对养分的需求,可在永登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