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龟大多喜欢潜居水底钻入泥沙中,或上岸晒甲、活动,使得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龟池与鱼、螺、鳅混养,既提高了水体利用率,又节约了饲养饵料,同时,龟、鱼、螺、鳅混养能培肥和净化水体,减少龟、鱼疾病。1.水池建设养殖池的建设,应严格按养龟池的要求进行,养龟为主,鱼、螺、鳅辅之。因此,除稚龟池因水体较小,又需经常换水,不宜混养外,其他龟池,只要水位在1米以上的均可混养鱼、螺、鳅类。另外,在池四周,要建防逃墙、饵料台、休息场及产卵场。2.清塘消毒在龟、鱼、螺、鳅入池前,对池水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减少日后龟、鱼等的发病。方法是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20千克直接撒入池中消毒,约经7天毒性消失后再行放养。3.品种选择一般的温水性非肉食性鱼类均可与龟混养。如鲢、鳙  相似文献   

2.
龟大多喜欢潜居水底钻入泥沙中,或上岸晒甲、活动,使得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与鱼、螺、鳅混养,既可提高水体利用率,又可节约饲养饵料,同时,龟、鱼、螺、鳅混养能培肥和净化水体,减少龟、鱼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 龟大多喜欢潜居水底钻入泥中,或者上岸晒甲、活动,使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我场技术组在1997年搞了个试验,即8个养龟池按常规养龟数量,2个水池专养龟类,另6个水池混养鱼螺鳅,进行对照养殖。结果,混养池的龟体重平均比单  相似文献   

4.
龟大多喜欢潜居在水底,钻入泥中,或者上岸晒甲、活动、使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龟鱼螺鳅混养是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投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出大量幼体供龟采食,而它们本身又均为杂食性动物,以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的新模式.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另方面可以促进龟的生长(一只100~150克的龟,当年便可长至300~350克).667平方米(1亩)可增值近万元,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一、模式化养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泥鳅(鳅)、田螺(螺)、青虾(虾)繁殖力强,搭配投入养龟稻田内养殖,能繁育出大量幼体供龟采食,而它们本身又均为杂食性动物,以采食植物茎叶、浮游生物等为主,与龟在食物竞争上无大的冲突.在稻田混养鳅、螺、虾和龟,是一种鳅、螺、虾增殖饵源;稻、龟互利共生养殖的新模式.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稻谷产量,另方面可以促进龟的生长(一只100~150克的龟,当年便可长至300~350克).667平方米(1亩)可增值近万元,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一、模式化养殖的特点   ……  相似文献   

7.
一、泥鳅苗种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成鳅饲养.  相似文献   

8.
眼科急诊     
一、造养鳅池 养鳅池以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池壁要陡,并夯紧垂实,最好用三合土或水泥建造,以防泥鳅逃跑。进出水口要安装铁丝网,网目以泥鳅苗不能逃跑为度;池底铺设20~30厘米厚的沼渣和田里的稀泥各一半混合好的泥土,并做一部分带斜坡的小土包。土包掺入带草的牛粪,土包上可以种点水草,作为泥鳅的基本饲料和活动场地。在排水口处底部挖一鱼坑,坑深30-40厘米,大小为养鳅池的1/20,以便泥鳅避暑和捕捉。养鳅池建好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即可放水投放泥鳅苗。  相似文献   

9.
我地农户用沟塘植慈姑养鳅,667平方米产商品鳅250千克、慈姑200千克,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鳅池改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沟塘作为养鳅池。面积:300~2500平方米,池深1.5米,坡比1:4,池心再挖一个集鱼窝,深0.5米,面积占养鳅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泥鳅苗种培育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  相似文献   

11.
正一、泥鳅苗种培育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  相似文献   

12.
1 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约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m2;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m2;成鱼池每口100~150m2.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逸.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肉质美.  相似文献   

13.
龟是一种长寿的冷血爬行动物,经济价值很高。实践证明,人工养龟确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一、龟池的建造与消毒根据龟的生活习性,龟池应建在泥沙松软、背风向阳、水源良好、排灌方便、不易污染、僻静且蔽荫的场所。按照功能的不同,龟池可分为亲龟池、幼龟池和成龟池三种。  相似文献   

14.
泥鳅,俗称鳅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泥鳅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疾病少、食性杂、生产成本低,非常适宜土池养殖。目前,农村空置的土池较多,可以大量养殖泥鳅。如无现成土池,也可以在低洼处挖池养鳅。其养殖要点如下: 建池   1.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弱酸性底质的场地建池。池壁最好夯实捶紧,以防雨量多时泥鳅钻逃。在池的两端设进出水口。   2.面积。 15- 100平方米均可。   3.池底铺放 30- 40厘米厚的肥泥。 鳅苗放养   1.清池。放养前一周用生石灰、茶籽饼、鱼藤精等药物进行土池消毒…  相似文献   

15.
正稚龟是指刚出壳的龟,有些还带有卵黄囊。稚龟体质较弱,肠胃机能和消化能力也弱,因此容易生病,此时若不精心培育,容易造成死亡。因此,抓好稚龟的培育工作是养龟最关键的环节。1.准备工作。洗涮稚龟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严格进行消毒,每立方米水体用量分别为100~200克、100克。然后注水浸泡1周左右,使池内着生藻类,以免擦伤龟体。池中植入一些水生植物,以竹叶菜、水花生、水葫芦等较好,供稚龟隐蔽。水生植物植入前要清洗干净,并在每升水体5毫克的漂白粉  相似文献   

16.
<正>庭院养龟,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小块零星杂地,也可利用原有小水池、废弃水坑、水沟、粪坑等改造后养龟。只要水源有保证,能精心管理,可以创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益,可谓"小洞里摸出大龟来"。一、生态养龟条件及优势1.在庭院池子的水下有节水驱污系统,池面有绿色植物保护层,以  相似文献   

17.
为弥补野生龟资源不足,利用现有鱼池进行人工饲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致富之道。鱼龟混养技术要点是: 1.清池鱼龟放养前应严格消毒,采用生石灰消毒效果好,即每亩水深平均1米的鱼池,用生石灰200~250公斤,最好生石灰随溶随施,遍池泼洒,半小时后再拉网,使石灰散布均匀。若池中只有少量的水(池底存水3.3~6.6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将石灰分成若干等分,均匀堆放池底,待其溶化后,趁热遍泼全池。7~10天后,毒性消失,便可放鱼龟。 2.放养鱼的放养季节多在春节前后,根据鱼龟混养池中鱼的残饵可供龟利用,龟的排泄物可培肥水质,有利于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生长的特点,应放养以滤食性鱼  相似文献   

18.
稻、龟、鱼、蟾是一种种养新技术,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陈小宝的经验,在稻田投放2~3两重的龟,当年可长6~7两重,鳄龟年增重1市斤以上,混养龟鱼、蟾稻田亩增效益2~3万元左右。这种混养可节省饲喂劳力,节约饲料,蟾蜍可不喂料,任其捕食鱼、蜗牛、蚊子、飞蛾昆虫等对稻龟有害的小动物,蟾蜍要分泌抗病菌的蟾酥,有防治龟类疾病的作用。龟、鱼、蟾还可为稻田疏松土质,提供粪肥,增加透气性,有利于光合作用,具体做法:①稻田四周建立防逃设施,进排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②一般品种龟可放养2龄以上龟500~800只,如要繁殖稚龟,可加放亲龟50…  相似文献   

19.
1.提高雌雄龟性比从常规养龟的雌雄龟比2~3∶1调整为2∶1~2。使每只雌龟有雄龟及时交配,从而提高雌龟受精率。2.雌雄龟错位混养对头年将性成熟的雌龟,配以上一年已性成熟的雄龟进行同池混养,避免雄龟因性成熟迟而失去有效交配。3.雌雄龟分混结合养先把雌雄龟长期分池养,一旦进入发情年龄时及时  相似文献   

20.
丰硕 《新农村》2000,(12):14-14
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由于泥鳅钻泥松土、吃除害虫,可以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稻田养泥鳅不仅能增加商品鳅产量,而且促进水稻增产,达到鳅稻双丰收的目的。 1.鳅种培育鳅苗在育苗池强化培育30天后,体长达3~5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