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葡萄园套种春马铃薯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静 《上海蔬菜》2014,(3):90-90
<正>2013年长兴县葡萄栽培总面积达2480hm~2,投产面积达2353hm~2,约占湖州市葡萄栽培总面积的85%,占浙江省葡萄栽培总面积的10%,平均667m~2产值和平均667m~2效益达8078元和4278元,经济效益稳定,已成为长兴县主要特色水果产业。随着长兴葡萄产业的发展,栽培面积逐渐增加,许多葡萄种植户自2012年开始尝试在葡萄园内套种春马铃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现将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立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柑桔是常绿果树 ,园内遮荫度高、湿度大、下层空间可利用价值高 ,是套种竹荪的良好场所。在柑桔园中套种竹荪 ,既节约遮荫材料 ,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但是用常规法在果园中套种竹荪手续繁 ,成本高 ,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为此 ,近年来研究了在柑桔园中以谷壳为主 ,辅以竹屑的柑桔园套种竹荪的果菌复合模式 ,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1 栽培方法1 .1 栽培季节的选择 根据竹荪生长发育特点 ,以当地气温持续在 8℃~ 2 8℃时为栽培季节 ,我市一般选春、秋季栽培。虽秋季栽培竹荪污染率低 ,但其菌丝体生理成熟后气温达不到 …  相似文献   

3.
果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葡萄、柑桔、李、梨等果园和房前屋后的竹木林下空闲地,是套种竹荪及其他食用菌良好的天然场所。在果园里多层次立体种植,即节约遮荫材料,省工省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1栽培季节的选择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  相似文献   

4.
高允旺 《食用菌》2012,34(6):46-47
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由于多年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由大历竹荪研究所自主创新的杉木林地生态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杉木林地套种约270m2/667m2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38.7kg,  相似文献   

5.
在葡萄园套种蔬菜是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近年来摸索出的高效农作物间套种模式。通过该套种模式,改变葡萄园传统的单产模式,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葡萄园综合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有效措施,可促进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地种植习惯与市场需求,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开发了4种葡萄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净收入在4 250~17 000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位于广西北部,是广西最主要的葡萄生产区,2018年桂林市葡萄种植面积1.47万hm2,占全区葡萄栽培总面积43.9%[1].葡萄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落叶果树.葡萄采收后,葡萄园有近半年的土地空闲期,通过套种草莓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耕地使用率、光能利用率,同时培肥地力、抑制杂草生长、增加观赏性、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多种、多产、多收的目.草莓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蔬,果实色泽艳丽,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栽培周期短,采摘期长,可跨越元旦、春节、元宵等节日,经济效益高.采用葡萄架下套种草莓模式,每667 m2除可产葡萄1800~2000 kg外,还可额外收获草莓500~600 kg,草莓按市场价格25元/kg计算,每667 m2增加产值12500~15000元.笔者从葡萄园选择、草莓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葡萄架下套种草莓的栽培要点,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参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竹荪间作套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果蔬、林地与竹荪(Dictyophora sp.)间作套种,能有效解决因竹荪连作影响产量的问题,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经济效益,菌渣还田后还可改善土壤肥力,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农作物、果蔬、林地、其它食用菌类与竹荪间作套种的研究进展,为竹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季葡萄采收后空闲地套种鸡腿菇,解决鸡腿菇与其他菇争地问题。通过三种覆土模式栽培鸡腿菇,对菌丝长势、产量、效益进行比较,优选出葡萄园套种鸡腿菇最佳覆土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常年种植面积2600hm~2,每年8月上旬葡萄采收结束。为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推广应用葡萄园套种经济作物模式,目前葡萄园套种的蔬菜种类达12大类40多个品种,间套种面积占葡萄园面积的60%以上。现将葡萄园套种  相似文献   

10.
高允旺 《食药用菌》2012,(5):307-308
被称为中国竹荪之乡的顺昌县,由于多年的大田栽培,竹荪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由大历竹荪研究所自主创新的杉木林地生态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按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均杉木林地套种约280平方米的面积计算,可采收(干品)竹荪43.7千克,每千克150  相似文献   

11.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竹荪与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茜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7):136-136
竹荪栽培技术粗放,可与多种农作物进行套种。以竹荪与玉米套种为例,从菌种选择与栽培季节、场地选择、原料准备、播种栽培、种植管理等方面介绍竹荪与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果园套种竹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少风  林心明 《食用菌》2000,22(6):37-38
我市地处闽北山区,生产竹荪的条件优越,自1990年推广大田阴棚栽培竹荪技术以来,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竹荪市场价格下降,使得生产规模一度萎缩。1995年,笔者进行了果园套种竹荪试验,利用果树形成的遮阳条件栽培竹荪,降低了竹荪生产成本。该技术推广后迅速为菇农所接受,使我市竹荪生产规模得到恢复并有所扩大,年栽培量超过4669000m2。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栽培工艺11 场地整理 桃、榛、柑桔、板栗、葡萄、杨梅等果园均可作为套种竹荪的场地。地势较平或缓坡地果园,可沿果树行间的排水沟作畦;地势较陡的梯式果园,则…  相似文献   

14.
葡萄常规栽培中,栽植密度小,单位面积枝、叶量少,光能和土地利用率低,是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幼龄葡萄园,这一弊病更为突出。为了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探索葡萄早期丰产的栽培技术,我们于1984年进行葡萄直插密植早期丰产试验,1985年取得了丰产,实测亩产达5285.9斤。  相似文献   

15.
柳江县成团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及地理位置优势,规模发展了葡萄生产和草莓种植。该镇葡萄种植面积近1000hm^2,草莓种植逾100hm^2,近年又尝试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果园管理,果园效益凸现,真正实现了“万元果园”的目标。目前葡萄园套种草莓种植模式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葡萄园套种草莓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古田竹荪生产一般是采用室外畦床栽培,菌株是高温型棘托竹荪,接种后在畦床生长1~2年,而每年出菇只有6~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阶段的空场地,近几年来我所进行了在竹荪畦套种猴头菇立体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收成,每亩地可种植竹荪400m~2,收干荪80~90kg,套种猴头菇8000多袋,产干菇350kg,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套种在竹荪畦上的猴头菇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以前,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接种好的  相似文献   

17.
葡萄促成栽培可早出效益,新栽葡萄行距大,为套种蔬菜提供基本条件。合理套种、立体种植,利用设施温光条件,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有效利用大棚设施,增加效益。文章从提高效益、合理利用大棚设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出发,阐述小白菜与葡萄促成栽培相结合的互补优势、种植效益,并介绍两者立体套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葡萄行间套种草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行间套种草莓的好处是:1)可充分利用葡萄园空隙地,提高土地利用率;2)草莓成熟期早,在葡萄开花前草莓采收基本结束,两者所需水、肥时期可错开;3)草莓结果早,产量高,能以短补长;4)葡萄修剪较重,发芽较晚,不影响草莓通风透光,草莓也有一定的耐阴性,可正常生长;5)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怕高温暴晒,种在葡萄行间,有遮阴越夏条件,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葡萄行间套栽草莓是增加收入的好途径。套栽技术如下。1选良种选择丰产、耐寒、长势旺、品质好、产量高、抗病力强的品种。葡萄以巨峰、藤稔等品种为佳,草莓以元球、牛心、鸡心等品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都市型观光葡萄园深受欢迎,但葡萄园土地利用率不高,观赏性和经济效益都达不到最大化。试验表明在不影响葡萄和草莓的品质的前提下,综合利用葡萄和草莓两者根系深浅和吸肥层次不同的特点,在葡萄园中套种草莓,优化种植结构,可实现观赏和经济效益的更大化。  相似文献   

20.
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在室温内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经济效益。一般第一年定植葡萄,第二年便可见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在葡萄行间套种草莓,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栽培模式葡萄、草莓全部采用垄作,为了温室作业方便,有利光照,垄作南北向,垄宽60厘米。采用1:4栽培方式,即葡萄栽1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