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对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播种期设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3期播种,种植密度设18万株/hm2、27万株/hm2、36万株/hm23水平,稻草覆盖数量设0、2250kg/hm2、4500kg/hm2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大,适期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播种后覆盖稻草,能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和培肥地力;种植密度18万~36万株/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浙江省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农艺措施为10月20日撒直播、种植密度27万株/hm2、稻草覆盖量2250kg/hm2。  相似文献   

2.
免耕栽培措施对稻田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2008年,在湖北省公安县和红安县试验基地开展了免耕栽培措施对油菜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菜播种后旋耕盖草和留茬30cm+稻草覆盖处理出苗快,所有处理播种至出苗时间分别为5~7d和7~9d;油菜越冬期苗高、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开展度、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为稻草覆盖处理高于对应的未覆盖处理;冻害指数以留茬30cm+稻草覆盖后最低,公安县的油菜大多数表现为0,1,2级冻害,红安县的油菜大多数表现为2级和3级冻害;旋耕盖草后产量最高,比留茬10cm不覆盖稻草处理分别增产13.20%和19.79%,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油菜免耕留茬直播并覆盖稻草是有效的轻简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稻草还田对直播油菜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油菜绿色增产模式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稻草粉碎还田复种方法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粉碎覆盖还田免耕直播方法具有保墒、提高出苗率和抑制草害的作用,油菜平均产量2 100kg/hm2,比对照稻草焚烧种植油菜增产15%以上;生产效益1 300元/hm2,提高了1 068元/hm2,。而稻草粉碎翻压还田直播油菜比对照减产30%,极显著,主要因为干稻草入土浅,全量还田后在土壤中影响出苗和根系生长,导致缺苗减产。  相似文献   

4.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稻田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的稻田进行监测,以分析不同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还田后,各处理早、晚稻田CH4排放量均明显高于冬闲-双季稻(对照)。早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分别达20.713 g m-2和16.068 g m-2;晚稻田CH4排放量最高的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分别为60.421 g m-2和48.666 g m-2。各处理早、晚稻田N2O总排放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和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的早稻田N2O总排放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5.00%、320.00%、275.00%和65.00%,晚稻田分别比对照增加157.89%、113.16%、134.21%和42.11%。稻田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总和表现为翻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翻耕移栽油菜-双季稻>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冬闲-双季稻,冬季覆盖作物还田明显提高稻田CH4和N2O排放。  相似文献   

5.
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稻草不同方式覆盖和免耕与翻犁对油菜产量影响试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稻草不同方式覆盖和免耕与翻犁的试验研究表明,稻茬免耕移栽油菜与稻田翻犁移栽油菜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利用稻草在不同方式下覆盖与未覆盖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各处理产量差异在2·2%~6·3%之间变动。  相似文献   

7.
油菜苗期性状与其稻茬免耕直播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为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根冠比、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15个油菜品系免耕产量损失率,并比较苗期各生理指标与免耕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油菜品种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差异因品系而异;(2)与翻耕比,免耕栽培时地上部干重、经济系数或千粒重降幅小的品系产量损失率也小;(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产量损失率与油菜苗期根冠比、抗旱性及耐渍性显著负相关,与苗期氮肥利用率显著正相关;(4)栽培管理上应选用苗期根冠比大,抗旱性、耐渍性强及苗期生长稳健的品种,抗旱防渍,平衡施肥可提高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以及农村劳力转移,以往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油菜翻耕移栽的精耕细作模式将逐步淘汰,而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将成为当今油菜主要栽培模式.免耕直播包括撒播、条播、穴播等3种方式,产量效果有异.为此,我们进行了油菜免耕3种直播方式的比较试验,以求选择适宜当地的免耕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9.
油菜免耕栽培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菜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移栽产量162.1kg/667m^2,净产值354.7元/667m^2;翻耕移栽产量166.8kg/667m^2,净产值332.8元/667m^2;翻耕直播产量125.1kg/667m^2,净产值171.3元/667m^2;少免耕直播产量113kg/667m^2,净产值179.6元/667m^2;全免耕直播产量88.9kg/667m^2,净产值117.5元/667m^2,免耕移栽稳产、增效。在油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许多农作物的耕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以南充市仪陇县对油菜的耕作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油菜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栽培的作用,并详细分析其运用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油菜的耕种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烟田油菜免耕适宜密度,以行距为固定的烟垄行、穴距为33.33 cm,穴定植留苗2株、3株、4株、5株4种不同定植密度,进行了烟田油菜免耕直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田油菜免耕直播最佳密度,在现有施肥水平和管理条件下,以穴定植3株,定植密度6000株/667m2最佳.  相似文献   

12.
川中丘陵稻-油两熟区是四川省主要的油菜产区,为了提高该区的油菜产量,通过在免耕撒播模式下对油菜品种选择、播种期、播种量的研究,提炼出一套适宜于川中丘陵稻-油两熟区油菜免耕直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杂交油菜稻茬少免耕直播适宜密度,结果表明黔油30号免耕直播密度以2.4万株/667m2产量最高,适宜密度为1.8~2.4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4.
双低优质油菜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索油菜新型轻简化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免耕直播、免耕移栽、稻草还田免耕摆苗、免耕摆苗5种栽培模式比较试验,调查分析了生育期、越冬期苗情、成活率、成熟期经济性状、实际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摆苗新型栽培技术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减少劳动强度.该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稻收割后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技术在免耕土表上播种,播后施肥再覆盖稻草,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不仅成本低、用工少、免耕耙、省化肥,而且薯块较大、品质优良。2011年,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农业开发区建立220亩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示范区,亩产马铃薯2212千克,比常规种植方法增产1倍多。一、选择早熟优良品种水稻收获后,选用计划种植油菜的田块抢种秋马铃薯或春马铃薯。秋马铃薯生育期  相似文献   

16.
湖北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因茬口紧、土壤黏重,晚稻收获后大都未种植下茬作物而形成冬闲田。本研究以华双5号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湖北双季稻区三试验点进行裂区试验,测定油菜各生育期在不同氮素及密度水平下的个体及群体指标,成熟期考察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为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示范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全生育期尤其是苗期显著缩短,苗期生长量严重不足,蕾薹期至开花期油菜生长快,春发特性明显;(2)氮肥及种植密度水平对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增施氮肥可改善个体素质、增加产量,提高密度可提高群体素质、增加产量;(3)湖北各试点每公顷纯氮用量270 kg、种植密度为45万株及60万株处理的产量均接近或达到2 250 kg hm–2,超湖北平均单产,说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模式可在湖北双季稻区试验示范;(4)生产实践中,应重视氮肥与密度的双重调节,以肥促长、以密补迟,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免耕与翻犁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全省10个不同海拔、生态、气象条件的试验点试验进一步表明玉米免耕覆盖稻草栽培处理下的玉米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免耕起垄覆盖稻草、翻耕覆盖稻草和翻耕不覆盖稻草栽培,且免耕覆盖稻草栽培的玉米收益高于免耕起垄覆盖稻草、翻耕覆盖稻草和翻耕不覆盖稻草栽培。  相似文献   

18.
油菜小窝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寅雁 《耕作与栽培》1997,(6):32-32,54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种植范围从海拔200—1700m,区域生态类型复杂,油菜品种类型繁多,栽培方式多样。目前,油菜栽培主要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在部份不适于育苗移栽地区,则应推广规范化小窝直播。选择小窝直播或育苗移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作物茬口衔接较紧张时宜育苗移栽,反之宜适期直播;二是旱地秋收作物生育期较长的,土壤墒情较好情况下宜提前育苗,以利抢时早移栽,反之最好直播;三是生育期较长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宜育苗移栽,生育期短的各种类型常规油菜则可直播;四是秋雨较多时宜直播或免耕栽培;五是土壤疏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铜仁低山丘陵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自然灾害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找到影响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的限制性因子,为进一步提高耕作效率、推广轻型简化油菜栽培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杂交油菜品种油研585免耕直播适宜播期,结合水旱轮作与秸秆还田,开展了免耕直播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585的播种期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和产量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该品种在试验地区以10月5日为最适宜播期,能表现出最好的增产增收潜力.采用水旱轮作与秸秆还田,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用量,实现绿色高效,促进粮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