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大面积使用化学除草剂,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为掌握我市农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为今后草害治理提供依据,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时控制其危害,于1999年7~8月对所辖潍坊、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区棉花田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取地块的方法,共调查了20块(每块面积不少于4hm2)棉田,调查时间为棉花花铃期。1 调查方法11 调查器具调查器具包括计数器、标本夹及样方框(025m2),即边长为05m的正方形铁丝框。12 倒置“W”9点取样法调查者到达选定的地块后,沿…  相似文献   

2.
高唐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常年种植小麦4万hm2。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及除草剂大面积的应用,麦田杂草的种类和优势种群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详实地掌握全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种群现状及群落演替趋势,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解决日益突出的草害问题。1调查方法在全县范围内调查10个乡(镇),每乡(镇)调查10块地,每地块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用采样框(采样框面积1m2)取样,调查记载样方内杂草种类、各种杂草的株数,同时调查所查地块相关情况。为量化调查结果以便从中…  相似文献   

3.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油菜常年种植面积100多万hm2。农田杂草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生物灾害。全省油菜田年均杂草发生面积66.7万hm2以上,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草害造成油菜产量损失10%~15%,重发年份损失达20%~30%。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更新,单一类型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防除策略和技术规范明显滞后。为有效控制油菜田杂草危害,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安徽省植保总站自1998年起在全省油菜产区组织实…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麦田杂草发生及其化学防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跨亚热带至亚寒带气候带,四川麦类种植以冬小麦为主,另有少量春小麦、大麦,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草害发生面积106.7万hm2以上,目前化除面积占栽培面积的60%以上.四川省麦田杂草种类有80种以上,分属20余科,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石竹科杂草种类居多.由于耕作制度改变及多年连续使用同类除草剂,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落演替加速.除草剂品种亦从以前的几个老品种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品种,特别是引进了苯磺隆、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等安全高效的新型除草剂,基本满足了四川省麦田化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山东临沂市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然条件复杂,杂草种类多,分布广.据调查,粮、棉、油等作物主要农田杂草有100多种,一般年份发生面积在70万hm2次左右,常年因草害产量损失达7.8万t.随着农田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加之单一除草剂的常年使用,农田杂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以顽固性杂草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农田杂草群落分布和危害研究中的技术。采用七级目测草害方法,调查获取杂草群落数量特征的资料,经综合值公式转化,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根据各样点的生态因子,选择截集水平,分出各别的聚类群。最后,用综合草害指数评价各聚类群的杂草种群危害值,明确各类型的优势杂草和种群,对农田杂草群落结构以定量分析,为杂草防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春作物田间杂草种类及生长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以及大面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都使近年来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掌握农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给今后综合治理草害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2001年对本州大理、宾川、洱源和巍山等县的蚕豆、小麦、大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农田杂草群落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农田发生杂草种类有87科306属580种;其中农田主要杂草158种,重要杂草16种,危害较重的杂草17种,区域性主要杂草23种,常见主要杂草102种;杂草群落因作物、海拔而变化;全省2级以上杂草危害面积154.2~209.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40.4%~60.5%,产量损失率11.7%,年粮食损失1.45~2.55亿kg,受害程度小麦>玉米>烤烟>油菜>水稻。  相似文献   

9.
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杂草群落组成与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W曲线五点取样法,调查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的杂草群落组成和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杂草群落组成复杂,为多种优势杂草群落,不同地区杂草群落组成不同;种群密度大,发生密度200株/m左右。发生特点表现为:杂草群落按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模式增长;发生较集中,发生高峰期仅10 d左右;杂草发生高峰期比大豆出苗高峰期早4~5 d。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农田杂草防控中的突出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香菊 《植物保护》2018,44(5):77-84
我国田园杂草有1 400多种,严重危害的130余种,恶性杂草37种。我国杂草发生面积约9 246.7万hm2次,防治面积1.04亿hm2次,挽回粮食损失2 699万t,每年主粮作物仍有近300万t产量损失。杂草防控中的突出问题是:杂草群落演替,难治杂草种群增加;除草剂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除草剂对作物药害频发,影响种植结构调整;新除草剂创制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不同作物田除草需求;农村劳动力短缺,杂草防控更依赖于化学防治。解决上述问题,应实施以下对策:加强杂草发生危害的监测预警,科学轮换使用除草剂,推广除草剂减量与替代技术,加快新除草剂研制及推广应用,加速耐除草剂作物商业化进程,推进统防统治及农民培训。  相似文献   

11.
《广西植保》2000,13(3):31-36
广西 1 999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 ,农田杂草、鼠害为中等程度发生。全年总发生面积 1 338.1 0万hm2 次 ,与历年相比 ,仍呈扩大态势。其中病害 2 89.81万 hm2次 ,虫害 6 4 2 .85万 hm2次 ,农田鼠害 1 0 3.88万 hm2次 ,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2 .1倍。总防治面积 1 2 6 3.49万 hm2次 ,占总发生面积的 94.4% ,其中化学除草面积上升的幅度较大。经防治后挽回粮食损失 (含水稻、玉米、小麦、大豆 ) 2 6 3.86万t,油料 4.6 9万 t,其它 (甘蔗、果树和蔬菜等 ) 2 37.77万 t,与上年相比 ,分别增加9.4%、 2 9.8%、 77.2 % ;经…  相似文献   

12.
1有害生物发生概况1·1发生面积据统计分析,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33·29万hm2。其中水稻5·1万hm2,小麦1·35万hm2,棉花6·76万hm2,油菜1·87万hm2,蔬菜7·28万hm2,农田杂草6·76万hm2,农田害鼠4·17万hm2。1·2发生种类及程度我们对8种农作物69种有害生物进行系统监测,综合平均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其中水稻、油菜、柑桔、梨树、杂草等农作物有害生物为中等偏重发生,蔬菜、桃树、害鼠为中等发生,棉花、小麦为中等偏轻发生。监测69种有害生物中,主害代大发生的有害生物:水稻有稻纵卷叶螟、第5代稻飞虱,梨树有梨瘿纹,柑桔有粉虱、锈壁虱…  相似文献   

13.
襄樊市小麦、油菜等秋播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6万hm2,水稻、棉花、玉米、花生、芝麻等春夏播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3万hm2。近几年,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间作套种面积的扩大以及免耕田的出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田杂草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1农田  相似文献   

14.
无锡地区麦田杂草种群的演变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地区麦田杂草第一次普查于190年,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10a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应用,麦田杂草优势种和优势种群所组成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把调查的结果与种群的变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大面积使用化学除草剂,农田杂草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掌握我市农田杂草种群结构和发生危害情况,为今后草害治理提供依据,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时控制其危害。作者于1998年7月至8月对所辖潍...  相似文献   

16.
农田杂草种子库及其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它的发展离不开对农田草害的综合治理。农田杂草的发生、消长、演替与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大多数情况下,影响杂草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动态。研究土壤杂草种子的杂草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动态,对于研究杂草种群的消长规律、预测杂草群落的演替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持久稳定控制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农田杂草种子库及其动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影响种子库动态的几种主要因素:农田的耕作方式、农作方式和除草力度等。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农田杂草生理生态及群落形成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施肥对农田杂草群落及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并探讨施肥可显著改变农田杂草发生的原因,论证合理的施肥能改善作物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有效控制一些恶性杂草的发生,保持生物多样性。梳理了农田杂草研究的一些新的发展方向,并认为农业生态系统中施肥对杂草群落的演替、优势杂草种群的确定及其生理生态和遗传进化规律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农田害鼠发生主要影响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场县地处河北省最北部,东、北部毗邻内蒙古。全县总面积9219km2。其中农业耕地8.13万hm2,农牧交错区20万hm2。农田害鼠常年发生面积20万hm2。其中农田发生面积8万hm2,达到防治指标面积2.7万hm2;农牧交错区发生12万hm2,达到防治指标的面积5.3万hm2。常年鼠平均密度450只/百亩,  相似文献   

19.
发展化学除草重视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田杂草有250多种,全国农田受草害面积4300多万hm2,平均受草害减产13.4%,每年减产粮食1750万t,皮棉25.5万t和大豆50万t。传统农业生产采用机械作业及人力等除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从1975年的170万hm2增加到1995年的4133万hm2。但是,长期化学除草也带来了除草剂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药害、农田杂草种群更替和产生抗药性等新问题。必须重视农田杂草综合治理,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为农作物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结合化学除草才是最有效的防除杂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滨海县地处里下河地区与淮北地区之间,东临黄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栽培作物多样,野生杂草繁多,尤其是麦田草害发生种类多、分布广、密度高,常年发生偏重,2000年以前经过大力实施农田无草害工程,草害得到有效控制.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种植结构、作物布局调整频繁,免耕及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的迅速普及,麦田草害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之势,给3麦生产构成更大的威胁.如2004年滨海县三麦播收面积3万hm2,其中稻茬麦1.7万hm2,旱作麦1.3万hm2,草害发生面积2.4万hm2,占80%,危害面积2万hm2,占66%,实施化学除草面积1.8万hm2,其中冬前化除0.53万hm2,春季化除1.27万hm2,挽回麦子损失760万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