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生长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以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为供试菌根真菌,采用4种基质配方:分别是陶粒+珍珠岩+蛭石(4:3:3)、(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9:1、(陶粒+珍珠岩+蛭石)+保水剂(9:1)、蛭石+保水剂(1:1)。结果表明:接种3种菌剂后,蛭石+保水剂处理侵染率显著最低在10%以下,其余3种基质处理侵染率均高于22.61%,尤其是接种G.intraradics后黄瓜幼苗根系侵染率最低为87%。黄瓜幼苗在(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处理中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基质处理;(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既获得了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又提高了幼苗壮苗指数,为菌根化苗培育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2.
AM真菌种间差异对枳壳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 margarita、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 mosseae>Gigaspora margarita>Glomus 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 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3.
从陕西三个不同地区小麦、大麦、玉米、谷子、黄豆 根围土壤中分离出丛枝菌根真菌,均为聚球囊霉属,已鉴定的有七种,分别为: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聚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双形球囊霉(Glomus dimorphicum)。所调查的作物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根际土壤孢子密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AM真菌(AMF)在牡丹种苗生产和观赏栽培中的合理应用,更好地利用其优势AM真菌菌种资源,培育优质牡丹菌根化容器苗,笔者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容器苗为接种对象,设计筛选AM真菌接种剂、接种期和栽培基质最佳组合。结果表明:AM真菌接种剂对牡丹丛枝菌根形成均有显著影响,以Glomus geosporum(Gg)和Glomus mosseae(Gm)混合接种剂在第3剂量水平下效果最显著;随着株龄增大,丛枝菌根侵染效果显著降低,当年生苗侵染率、侵染强度、丛枝着生率、侵入位点数与菌丝长度均最高,分别为94.64%、13.2、51.8%、6.3个/mm根长、9.58 m/g干土,均显著地高于1年生苗、2年生苗和3年生苗;在备选的4种栽培基质中,以泥炭:珍珠岩:河沙(1:1:1)基质最合适,在接种后112天时侵染率、侵染强度、菌丝长度最高,分别为90.20%、22.50和2.2 m/g干土,均显著(P<0.05)大于其他基质。因此,以当年生牡丹容器苗接种Gg+Gm,以及采用泥炭:珍珠岩:河沙(1:1:1)栽培基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贺学礼  李君  贺超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82-185
摘要:本文在土培条件下,以非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研究了不同施N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幼苗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N水平对AM真菌接种效果有明显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丹参根系菌根侵染率,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植株全氮含量;增加了地下部及全株丹参酮含量。说明接种AM真菌有利于丹参植株生长,能够提高丹参幼苗化学成分含量。在施N量为0.085~0.17g N/kg土时,接种AM真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砂质潮土上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生物菌剂接种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生物菌剂,增施氮肥均有利芹菜产量的提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93”显著促进芹菜产量的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芹菜硝态氮含量大幅增加,Vc含量呈下降趋势。为获得相同的产量目标,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 “93”可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并因而大幅减少芹菜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V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德锋  邓迎海 《作物学报》1998,24(6):1003-1005
泡囊丛枝菌根真菌(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VAM)是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菌根真菌。业已证实,VAM真菌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的效应。其中,VAM真菌改善植物对矿质元素特别是磷、锌和铜的吸收作用最大,而被誉为“生物肥料”。V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然而,绝大多数试验是在室内或盆载条件下进行的,大田条件下VAM真菌对棉花影响方面的试验很少。另一方面,不同VAM真菌对促进作物生长的有效性不同。本试验目的是在大田及施磷肥条件下研究不同VAM真菌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me(G.v)、Gigaspora rosea(Gi.r)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单一及复合AM真菌初侵染对番茄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侵染番茄初期的生理生化动态变化趋势,于温室盆栽条件下设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侵染(S)、接种复合菌种[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M)和不接种对照(CK)。结果表明,复合菌种处理的番茄根系菌根侵染率、根长、根鲜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POD活性、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单一菌株,而叶绿素含量则低于后者。受G. m+ G. e+ G. v复合菌株侵染的M组侵染率在约1个月时间内始终高于受单菌株G. m侵染的S组,AM真菌侵染8天内侵染率增长速率最大,8~20天之间出现缓慢增长的平台期,28天时侵染率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AM真菌侵染番茄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单菌株与复合菌株侵染效应有明显差异。关于复合菌剂与单一菌剂侵染番茄动态变化差异的研究,可以为综合开发利用复合菌剂、了解AM真菌相互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的半液培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营养液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玉米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根真菌侵染率随着外界氮、磷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或低浓度的外界氮或磷存在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营养无贡献。在正常的供氮(2mol/L)和供磷(0.1mol/L)条件下,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生物量、磷含量,但对氮含量影响不大,菌根对玉米磷素营养的改善大于氮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