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伟平 《花卉》2020,(6):107-108
随着社会发展与建设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改善大众居住环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统一,势必要做好公园绿化工作,而街心公园,不仅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与锻炼场所,更能提高城市绿化,使城市与环境发展更为协调。基于此,本文以广西柳州市天山公园为例,对天山街心公园绿化养护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绿化养护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准,为大众构建良好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莲湖公园为例,对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莲湖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公园景观改造原则,并从园林绿地、园林道路广场、园林建筑、园林小品、湖水净化系统、公园绿地恢复等方面论述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滨海科技园海油大道南侧带状公园为例,结合其区域周边功能需求,通过分析项目周边景观环境及项目带状公园的空间特点,提出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将现状景观要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使得公园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孙佳媛 《现代园艺》2014,(20):78-78
遗址公园是城市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它与其他类型的公园景观设计有很大不同。本文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三星堆遗址公园的保护与景观设计现状的研究,分析比较其景观的优劣势,从而为其今后景观的优化设计与发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肇庆星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从景观生态功能、美学观赏功能和行为心理功能3个准则层以及层次丰富性、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舒适愉悦感等9个指标层评价因子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植物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植物给人们带来的景观视觉美;公园在植物适应性、色彩与季相以及整体协调性植物景观效果上较好,但层次丰富性、景观可持续性、景观意境美上效果较差。评价结果能够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向嫘 《花卉》2022,(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口袋公园,随后介绍了基于功能性和观赏性的口袋公园设计策略,包括可达性、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安全性,最后以豉湖路口袋公园建设项目为例解析口袋公园设计思路,包括项目工程、工程设计思路、工程应用效果,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木本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布局及植物分布现状,人为将公园划分为5个主要植物景观分区,在植物景观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公园的植物景观生态性、景观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佳木斯水源山公园植物种类较丰富,但常绿树种应用明显不足;公园植物观赏特性相对较好,但阳光充足的南区植物观赏特性欠佳,植物景观质量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源山公园应完善植物生活型的比例,增加观赏性植物比例,进而完善公园植物景观的景观性和生态性。  相似文献   

8.
遗址公园具有文化性、延续性、完整性、艺术性、传播性等特征,是传承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书法景观作为营造遗址公园的独特景观元素,形成了遗址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赋予审美功能的同时,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分析与提升唐遗址公园书法景观的空间设计,对传承地域文化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在分析地域文化、书法景观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地域文化下书法景观空间的特征、功能与作用,并从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空间序列等角度出发,分析各节点空间和序列的划分、组合。综合分析地域文化视角下书法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并依据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以期为其他不同空间书法景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将乡土景观元素分为自然乡土景观元素、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和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3大类,以西安市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和表达方式,以期为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爱迪 《中国园艺文摘》2014,(6):137-138,175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根植于其灵魂的,在新的城市园林景观塑造过程中,将其保留、体现并融入其中,是设计师应尽的责任。以河北省新乐市人民公园为例,探讨如何将城市特色与公园景观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设计符号应用于纪念性景观中,可以唤起观者的记忆,触动观者的情感,提升环境空间的可理解性,是对纪念景观中文脉传承和记忆故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以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为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层次,分析设计符号在纪念性公园景观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评价,以合肥滨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选取特色观赏性果木景观作为研究样地,运用景观美学评价(SBE法)方法对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公园绿地观赏性果木景观效果整体较好,果木种类丰富,种植层次清晰;部分公园植物群落长势较差,景观单一,乡土果木种植较少。建议进一步加强果木养护管理,增加乡土果木树种,提高文化内涵,以此提升合肥公园绿地景观的艺术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马焱 《现代园艺》2012,(15):90-92
在财政资金支持下,深圳市的公园数量、管理品质、公园文化提升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2年发改委下达到市公园管理中心的新立项目建设资金已达到1.7亿,部门预算中涉及的建设资金也近亿元,其中有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也有各公园自建项目。公园自建项目多以零星工程居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是值得我们管理者深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佛山市三水区右岸公园的景观提升改造思路及改造措施,对右岸公园改造后的景观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公园改造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该公园及其它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亮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138-139
通过对大连市劳动公园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公园功能定位,提出公园改造意见,为城市中心公园景观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17.
基于莆田市相关建设项目的调查以及对当地自然、人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莆田市"主城风貌控制区"荔枝林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现有景观特色资源评价体系为基础,依据中国园林史学内涵中所涉及文化层级研究立场,对应开展城乡物质环境中以园林景观为载体的城市风貌研究。以城市生态型专类公园——"绶溪公园"为典型案例,探讨荔枝林景观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游憩价值的文化感知功能传递性,分析园林风貌约束力的形成以及对城市风貌圈的发展作用关系,为莆田市"绶溪公园"以及周边城市设计与景观风貌等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百望山森林公园是距核心区最近的山地森林公园之一,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园内林业资源多为建国后人工栽植,随着时间推移,黄栌林、刺槐林逐渐老化,病虫害较多,林内更新出现断层。为推进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高质量要求,开展对公园重要节点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本文通过实地踏查选择百望山森林公园3个重要节点从立地条件、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明确植被选择和配置模式,提出种植技术要点并对景观提升改造后的效益进行分析。通过景观提升改造,能有效提高游客满意度,公园植被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为建设美丽首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政府推进了市政建设项目,如公园景观绿化建设。项目建设考虑各环节,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艺控制,提升工程质量,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建设更好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应管控好施工各个环节,保证园林景观工程能够满足建设质量要求。以某城市湿地公园项目为例,对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