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东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相邻,南接赛罕区,西连回民区,北与武川县接壤,总土地面积100.2万亩,常住人口约69.96万人。林地总面积50.98万亩,森林面积38.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71%;草原面积23.65万亩;湿地面积0.49万亩。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新城区聚焦国土增绿、森林提质增效、林草资源保护等任务,持续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业》2010,(9):26-26
<正>近年来,安徽省宁国市立足山区特色,坚持"生态立市、林业富民",使285万亩山场林地既长叶子又出票子,引领了林农致富增收。该市坚持森林景观化大生态战略,先后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世行项目、长防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成国家和  相似文献   

3.
李露  王勇  汪洋 《国土绿化》2023,(12):32-34
<正>山东省龙口市自2019年在全市推行林长制以来,牢固树立“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发展理念,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科学推进林业改革发展、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守绿、护绿、增绿行动。4年多来,龙口市建立完善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总林长的市、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设立市级林长16名、乡级林长142名、村级林长292名,初步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参与林业、重视林业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林草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林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林草生态资源的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面积5.45万平方千米,辖11个旗县(市、区)。全市拥有林地1046.39万亩、草地5138.4万亩、湿地49.18万亩。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市上下同心、主动作为,按照“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要求,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自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以来,内蒙古敖汉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赤峰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压实各级党政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敖汉旗已全面建立旗、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逐项落实林长制工作各项任务,确保林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4个国有林牧场、10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7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378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01.14万亩,草原面积93.65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79.76万亩,管护任务艰巨,管护责任重大。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护林员成为林草资源管护的重要参与者和主力军。林西县林长制办公室以护林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为主线,以林草资源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抓手,聚焦森林草原资源管护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8.
<正>4月25日,以“共话林长制同助林草兴”为主题的首届林长制论坛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九江市政府和江西省林业局共同主办。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长办派员参加。首届林长制论坛为何选择武宁县?让我们走进武宁,一起探究武宁是如何打造“林长制”新样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负青山向未来的。武宁县地处赣西北,国土面积3507平方公里,人口41万,林地面积418万亩,森林覆盖率76.54%。作为林业大县、生态资源大县,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冀州市紧紧围绕实现"一人一亩林"的目标,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遵循"绿色、健康、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理念,全民动员、全力发动,打响了植树造林攻坚战,增加绿量、提高质量,形成"生态冀州、美丽冀州"名片。2012-2014年连续3年造林绿化突破5万亩,共完成通道绿化656公里,建成林业园区万亩以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生态脆弱的武山县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武山人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5.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6万亩.建成7个退耕还林万亩乡、20个千亩以上的造林点,承包治理面积在100亩以上的造林专业户达154户,创造出了针阔混交、林草和林药间作的新模式,建成了老鸭山、张坪梁、麦山梁、西梁、北山梁、广武坡等6条万亩林带.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全市林长制工作聚焦国家林草局年度工作总体部署、北京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和全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已发布3道市总林长令,28道区级总林长令,充分发挥林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作用,持续推动建设花园城市和创建全域森林城市。目前,全市已划分林长制管护网格2.4万余个,落实林管员7000余人、护林员4.69万人,夯实责任到山头地块、  相似文献   

12.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积极"增绿"的同时,将林草生态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持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力以赴构筑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18年底,全市草原面积3019万亩,森林面积746万亩,湿地面积14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生态脆弱区现状正在逐步改善,绿色正逐渐成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素有"红城"之称的乌兰浩特市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诞生地,传承着红色的基因;更是生态屏障的主阵地,厚植着绿色的发展优势。全市林地总面积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草原面积152.77万亩,草原植被盖度达80%,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开展林长制试点工作以来,乌兰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创新开展,一幅幅生态美景遍布绿水青山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草原生态,调动农牧民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正镶白旗认真借鉴生态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林、草业发展,积极创新生态建设和经营管理机制,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的模式。2000年以来,正镶白旗新增营造林面积71.83万亩,林草覆  相似文献   

15.
林草生态扶贫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行动。近年来,五原县新公中镇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探索林业产业扶贫、造林劳务扶贫、生态护林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等脱贫致富新路径,进一步推进全镇产业扶民、发展富民、生态稳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6.
<正>乌兰浩特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巍巍兴安岭。全市林地总面积77.0万亩,森林覆盖率34%,草原面积152.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0%,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资源为全市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乌兰浩特市被列为全区四个林长制试点旗县之一。市委、市政府以林长制试点建设为契机,坚决扛起林草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的重任,大力推行林草长制体系建设,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构建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配合、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2月,《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印发,要求各省市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执行落实.林长制是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制度创新,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林长制为平台,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森林督查为考核手段、林草资源监测与生态监测为依据,构建林草资源管理长...  相似文献   

18.
<正>赤峰市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之间,林草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林地面积4555万亩,森林覆盖率35.8%。赤峰地区草原总面积3999万亩,是内蒙古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赤峰市草木繁茂、山野葱茏,是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京津冀辽地区重要生态屏障。2021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河北林业》2021,(1):1-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决定全面推行林长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民族永续、国家发展、民生福祉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林草资源管理保护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长远发展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克什克腾旗结合生态资源实际,迅速行动,印发了《克什克腾旗关于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林长制各项工作,助推林业和草原高质量发展。建立责任体系压实各级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旗、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林草长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