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藜麦在甘肃省的适宜种植区,通过对甘肃省12个生态区(7市12县)种植的藜麦进行田间调查及分析检测,探讨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和籽粒品质均具有显著影响,变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育期、产量、品质、株高。藜麦生育期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经纬度呈显著相关(P<0.05),籽粒产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和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和海拔与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和品质均与海拔存在显著回归关系,说明海拔是影响藜麦生育期、长势和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高海拔区种植的藜麦植株生育期明显增长,粗蛋白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格尔木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积温较多、热量条件较好,藜麦种植灌区属于高地气候区,藜麦属中熟灌溉类型。本研究通过在格尔木农业区对藜麦自4月10日开始每隔10d进行分期播种,共播种3期,对分期播种的藜麦进行生育期观测和产量测定,经过各生育期和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得出藜麦生长的前期对温度敏感性差,在四叶-分枝-显穗生育期对温度条件敏感,过高或过低的日均温度能够影响藜麦的分枝和孕穗。16.0℃左右日均气温最适宜藜麦麦穗形成和开花,17.0℃左右日均气温最适宜藜麦成熟期生长。第二期播种藜麦各生育期气象条件适宜,株高平均在2m左右、茎杆生长粗壮、千粒重产量高,藜麦种植最适宜播期在4月中旬左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在格尔木地区进行试种的6个藜麦品系种植表现,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评价。试种藜麦株高范围为179.5~203.4 cm,生育期范围为157~159 d。不同藜麦品种(系),因表现性状不同,适应能力有高有低,通过对6个藜麦品种(系)在格尔木的种植,观察它们在本地的生育期、适应性及抗逆性,筛选增产潜力大、性能表现优良的藜麦品种(系),在格尔木地区以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藜麦陇藜1号为试材,观测不同海拔藜麦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倒伏性、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藜麦生育期缩短,株型矮化,抗倒伏性与产量呈提高之趋势。在浙西南地区,陇藜1号及农艺性状相近的藜麦品种宜选择中山地区种植,可达趋利避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藜麦品种冬春季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的适应性,对引进的2个藜麦品种(雨琪六号和黑种一号)进行生育期、株高、产量、田间表现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山地种植的生育期较水田种植长,株高和产量较水田种植高,山地种植株高分别为1.02 m、0.74 m;产量较水田高,亩产量分别为150.75 kg、100.51 kg;雨琪六号的生长势较黑种一号整齐,黑种一号种源杂合度高。综上所述藜麦适宜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施肥对藜麦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4个藜麦品种在延安市的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4个藜麦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系统研究藜麦在延安地区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等综合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陇藜2号和陇藜1号是延安最适宜种植的藜麦品种。陇藜1号建议在无霜期较短、降雨量较少的延安市北部地区川地或山地种植,陇藜2号建议在延安市中部地区种植,为延安地区藜麦生产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市地区藜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2个藜麦品种(系)在格尔木的种植试验,系统观察藜麦在本地的生育期、适应性及抗逆性的综合表现,较好的掌握了2个品种(系)的经济性状,筛选了适合格尔木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系),为格尔木地区推广种植藜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试验地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影响及藜麦对气候条件的响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在土壤肥力等级Ⅱ级的油茶林下布设2(D1) —8月(D7)共计7个播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播期的藜麦皆能正常成熟,播期≥10 ℃有效积温为1 410.8~2 310.0 ℃,生育期89~139 d,随播期推迟,呈长—短波浪式滚动趋势。不同播期藜麦农艺性状相差较大,以D6、D7播期植株高度最高、主穗最长、生物量最大。不同播期藜麦产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以D6、D7播期产量最高。其中,D1、D2播期苗期受低温影响,生长不佳,成熟期受雨季影响,穗部腐败,无产量;D3播期生育期处于降雨期内,营养生长受影响,灌浆不饱满,成熟期部分籽粒腐烂发芽,产量低下;D4、D5播期出苗期逢连续降雨,幼苗生长不良,缺株严重;D6、D7播期生育期处于全年干旱季节,D7播期成熟期虽受低温轻度危害,但对产量影响不大。通过对生育期降雨量和有效积温气象因子分析表明,生育期降雨量及有效积温与藜麦产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是影响试验地区藜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藜麦种植应尽量避开高湿、高温气候对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区域藜麦种植的宜播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但要注重播种时与苗期的水分管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  相似文献   

9.
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藜麦种植现状及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藜麦品种引进筛选、加强藜麦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研究、加强藜麦产品开发、探讨藜麦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加强藜麦的国内外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育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质藜麦品种,创制藜麦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地推动河北省藜麦产业的发展。【方法】选用南美藜麦资源ZK08为亲本,通过30Gy钴60辐射进行诱变,筛选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抗逆优质藜麦新品种,通过群体分离,经历4代目标性状的选育。【结果】成功选育出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为175.5~176.5 kg/667m2,较对照(蒙藜1号、冀藜3号)增产16.69%~21.73%;生育期115 d左右,株高约167cm;单株穗重约112g,单株粒重约76g,千粒重3.2g;紧穗型,穗长约62cm;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结论】燕藜1号2021年通过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冀认藜麦2021-001),成为河北省种子站认定的第1个藜麦品种,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沈菊  张婵娟  辛萍萍  李娜 《农学学报》2023,13(9):94-100
柴达木盆地区域东西狭长,因降水差异突出,农牧业区以中东部为主。试验与分析不同播期下气象条件及藜麦生长的差异,以期为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干旱区藜麦推广种植奠定基础。以柴达木盆地东部乌兰开展的10个分期播种试验资料为基础依据,分析播期对生长期及各期内气象条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全生育期135~157 d,所需≥0℃积温1913.6~2188.3℃;灌浆至成熟期≥0℃的积温在774.2℃及以上。分枝期、现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与播期、期间≥0℃积温呈明显负相关。t1株高、千粒重及产量最高,t2有效分枝数及茎粗最高,试验整体表现为农艺性状及产量与播期呈负相关,全生育期积温与茎粗及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旱半干旱区大面积灌溉使降水对藜麦生长的影响减小,但与开花期呈正相关,与灌浆期、成熟期、全生育期及有效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光照时长与有效分枝、株高、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较好的光照有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播期偏晚(t9与t10)未成熟。试验结果为大面积推广藜麦种植及灾后补种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差,不利于产量提高。主要问题是前期潮塌和持续低温,发育期推后,后期持续高温,出现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干热风年,小麦后期发育加快,灌浆期缩短,降低了小麦的粒重;此期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小麦产量仍然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2010年水情较好,降低了高温干热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陇东地区主要农作物干旱灾损动态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陇东地区旱灾动态监测及灾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陇东冬小麦、春玉米的产量资料及其相应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和气象资料,计算作物的因旱减产率,分析不同时期水分亏缺率与作物因旱减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主要农作物的干旱灾损动态评估模型。[结果]冬小麦各类模型的误差值均小于春玉米,冬小麦累乘模型效果好于累加模型和简化模型,而春玉米累乘模型效果明显差于累加模型和简化模型,因此实际应用中要通过比较,因地制宜,选用适合的模型进行监测和评估。[结论]应用干旱灾损动态评估模型可及时了解陇东地区干旱对主要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水稻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迎娟  王松华  佟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50-8051
在水稻种植品种、栽培技术、耕作及管理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水稻的产量只决定于气象条件,而在气象条件中气温是关键因子。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对多年的产量与气温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水稻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低温冷害减产幅度模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省柞水县气象局观测场露天栽培黑木耳的全生育期观测数据分析,依据镇安、柞水、商南大棚和露天黑木耳栽培调查资料,结合走访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柞水县农业局黑木耳栽培专业技术人员,并分析同期气象要素,找到适合秦巴山区黑木耳栽种的适宜气象指标、灾害指标和科管要点,为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了研究氮、磷、钾肥对藜麦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科学合理提供藜麦的最佳施肥模式,减少化肥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在乌兰县柯柯镇南沙沟村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藜麦种植中,不同用量的氮、磷、钾肥对藜麦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氮、磷肥影响较大,钾肥次之。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定西马铃薯产业连续集约化种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降低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在0~100cm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其中6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但各处理无显著差异,T3和T4处理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T1和T2处理相比,块茎产量分别高25.00%、15.63%、17.12%和27.24%、17.70%、19.22%,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定西市,T3和T4处理是最佳马铃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土壤质地对花生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塑料箱中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地的土壤(沙土、壤土、黏土)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叶片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生育前期均表现为沙土壤土黏土,在生育后期则表现为壤土沙土黏土;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在生育前期表现为黏土壤土沙土,生育后期表现为黏土沙土壤土;对产量性状而言,荚果产量、子仁产量和有效果数均表现为壤土最大、沙土次之、黏土最小。由此可知,沙土虽能够提高花生生育前期叶片的生理活性,但生育后期衰老也较快;黏土则在整个生育期均不利于花生叶片生理活性的提高;而壤土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叶片生理活性,进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磷水平下配施腐植酸探究提高藜麦生长及产量的最佳施肥量,为藜麦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盆栽试验,以"藜麦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对照(0 g/kg)、低磷(0.1 g/kg)、中磷(0.2 g/kg)、高磷(0.3 g/kg) 4个施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对藜麦根系生理指标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产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中磷水平最佳。施加腐植酸可提高所有施磷水平下的藜麦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其产量,籽粒产量和增产率均以低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与中磷水平下施加腐植酸处理较高,其中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8.42%和100.76%,但磷肥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以低磷水平施加腐植酸处理最佳。综合考虑,此条件下0.1g/kg的施磷水平添加腐植酸处理最适合藜麦生长,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