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2010年8个半月(除去伏季休渔期)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使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技术估算了生长参数、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等。结果表明,与历史记录比较鱼类小型化更加明显,总死亡系数增大。其中5种鱼类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开发率超过了0.5。目前舟山渔场主要经济鱼类小型化严重,捕捞对鱼类影响较大,须加强对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印度洋大眼金枪鱼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类生长和死亡参数是渔业资源评估的重要基础资料。基于2011年大眼金枪鱼渔获长度组成数据(围网和延绳钓渔业),利用FiS ATⅡ软件的体长频度分析技术(ELEFAN)对生长参数进行估算:渐近叉长为270.9cm,生长曲线的平均曲率为0.08,理论生长起点年龄为-1.194 a;采用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出其总死亡系数为0.61,捕捞死亡系数为0.21,当前开发率为0.34;相对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分析显示,大眼金枪鱼资源当前开发强度适中,处于适度开发状态。研究结果对印度洋大眼金枪鱼的资源评估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黑河甘肃段渔业资源状况,作者和相关技术人员对其主要支流河段水质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种类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总共发现黑河甘肃段的鱼类有15种,其中鲤科鱼类8种,鳅科鱼类7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浙江路桥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方法]基于2016年11月路桥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路桥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共4类35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为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为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路桥附近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该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2008-2010年对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青海省湟水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渔业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和鱼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有鱼类36种,隶属于4目8科26属,鲤形目鱼类为主要类群,有2科19属25种,鲑形有3科4属6种,鲈形目有2科2属4种,合鳃鱼目有1科1属1种,其中土著鱼类有14种,外来鱼类有22种;湟水流域土著鱼类呈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水域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外来鱼类物种的入侵,对湟水鱼类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提出了保护湟水渔业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2013和2019年2次军山湖渔业资源调查,比较了渔业结构调整前后的效益差异.结果表明:(1)2013与2019年2次调查军山湖均有鱼类53种,隶属7目12科,其中鲤科鱼类36种,较历史记录少27种;2019年鲢鳙、自然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89.14%、8.90%和1.96%,较2013年分别降低了25.00万、6.34万和5.06万kg.(2)2019年肉食性鱼类(鳜、翘嘴鲌)、鲫和黄颡鱼等高附加值鱼类产量较2013年具有显著性上升;小型鱼类优势种较2013年减少了1种,数量百分比低于0.1%的种类由2013年的8种减少为3种.(3)2019年水体CODMn、TP均显著低于2013年,TN春季显著低于2013年,其余季节均稳定.因此,渔业结构调整能够稳定地改善军山湖渔业资源结构,保护水体渔业环境和提高渔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变动及资源评估.[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段,采集叶尔羌高原鳅940尾,运用资源评估方式,研究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态学.[结果]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298/年,雄性为0.400/年;种群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257/年和0.286/年;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41/年和0.114/年.叶尔羌高原鳅的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138/年和0.285/年,该种群目前开发不合理.叶尔羌高原鳅属于r-选择生活类型鱼类.在生态资源管理中,叶尔羌高原鳅最大持续渔获物MSY=0.000122,捕捞努力量FMSY=0.006 85.[结论l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叶尔羌高原鳅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大个体鱼类数量锐减,繁殖潜力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型化趋势明显,种群资源遭到破坏,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8.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1-6724,6727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依据2016年3月朱家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朱家尖水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渔业资源生物4类33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是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是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2018年5月和11月,开展了独龙江域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种,73尾。独龙江鱼类结构较为单一,裂腹鱼类是独龙江流域的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重的98.9%,占渔获物总数的97.2%。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自北向南明显的增长趋势,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为有效保护独龙江渔业资源,本文提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异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加大保护宣传与渔政执法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生物资源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报道了1981-2001年对中国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生物资源调研的结果,总计对大约50个水体进行了采样调查,其中盐度为0.8-286.0,碱度1.75-67.00mmol/L,pH7.3-10.6,离子系数0.45-67.00,共见到浮游植物132种和变种,浮游动物193种,底栖动物31种,鱼类37种,根据出现率和平均生物量,有33种浮游植物,34种浮游动物和6种底栖动物为三北地区内陆盐水的主要种类,此外,还讨论了浮游生物对盐度,碱度和pH的适应性,内陆盐水生物资源的渔业利用以及利用盐水或耐盐性淡水枝角类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印度洋是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海域,分析捕捞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量是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的基础,也是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本研究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9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比较不同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三个阶段。研究分析表明,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累计渔获量为最高,鲣、黄鳍金枪鱼等种类渔获量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较高;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是沿海国和地区各阶段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是非沿海国和地区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对各阶段印度洋西部海域总渔获量的贡献度基本都超过10%。。研究认为,基于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潜力,各主要捕捞国家和地区应该降低捕捞努力量,养护已过度开发的经济种类,增加对资源量丰富的短生命周期种类的开发力度,确保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礁、南薰礁、牛轭礁、道明群礁等23座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专业调查,其中有21座岛礁共渔获到7目15科33种408尾软骨鱼类,而美济礁和南方浅滩没有渔获到软骨鱼类。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各分类阶元的分布、优势度(IRI)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旨在为南海珊瑚礁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73~499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六鳃鲨和黑梢真鲨;中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114~245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三齿鲨;南沙群岛除了美济礁和南方浅滩外其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51~846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黑梢真鲨、灰三齿鲨。  相似文献   

14.
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礁、南薰礁、牛轭礁、道明群礁等23座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专业调查,其中有21座岛礁共渔获到7目15科33种408尾软骨鱼类,而美济礁和南方浅滩没有渔获到软骨鱼类。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各分类阶元的分布、优势度(IRI)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旨在为南海珊瑚礁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73~499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六鳃鲨和黑梢真鲨;中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114~245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三齿鲨;南沙群岛除了美济礁和南方浅滩外其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51~846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黑梢真鲨、灰三齿鲨。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Bio-economic model)是渔业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模型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上的应用,旨在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开发策略评估等提供参考。分析认为,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已由简单的生物模型,发展成为目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复杂的动态模型,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则明显滞后,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研究也较少。随着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结合各种因子的不确定性,模拟不同渔业管理措施及其可控因子的变化等对渔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为渔业管理者优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和趋势。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系统,以及生物、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采集系统,是开展渔业资源生物经济模型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由于卫星遥感能大面积、长时间、近实时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渔情预报、鱼类栖息地分类与保护、渔船监测、渔业安全、渔具渔法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在这些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相关学者了解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欧盟渔业法包括基本法、次级渔业法和判例法。次级渔业法又分条例、决定和指令。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是涵盖资源利用与养护、结构政策与渔船管理、水产品共同市场、与第三国的渔业关系、渔业执法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所有规则和机制。虽然共同渔业政策在建设更紧密的欧洲、发展渔区经济、改善渔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水产品贸易标准化、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增强渔业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却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保护渔业资源不是渔业管理的唯一目标,共同渔业政策的设计者与决策者也要关注渔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水产品供给、就业和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盟渔业法和共同渔业政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渔业法包括基本法、次级渔业法和判例法。次级渔业法又分条例、决定和指令。欧盟共同渔业政策是涵盖资源利用与养护、结构政策与渔船管理、水产品共同市场、与第三国的渔业关系、渔业执法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所有规则和机制。虽然共同渔业政策在建设更紧密的欧洲、发展渔区经济、改善渔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水产品贸易标准化、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环境、增强渔业行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保护渔业资源方面却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保护渔业资源不是渔业管理的唯一目标,共同渔业政策的设计者与决策者也要关注渔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水产品供给、就业和国家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