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使船舶航行更加安全,采用自动识别系统技术、网络电子海图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利用监测的航标数据及AIS船舶数据,结合航标基础数据,在WEB-ECDIS航标助航信息管理平台上,整合其他航标助航信息,通过AIS电文6、8、12、14、21进行发布,以实现航标助航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引航调度工作效率,保障引航船舶操纵工作更加安全,通过分析引航业务实际需求,采用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嵌入式、WIFI(Wireless Fidelity)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讯等先进技术,构成了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该系统为船舶引航工作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调度平台和航行导航设备.系统通过公网(Internet)或局域网(LAN)的网络通讯接收来自AIS通讯服务端传来的海域内所有船舶动态信息,实时在系统海图窗口中更新显示,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基于多比例尺电子海图或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并可叠加航道、航标、锚地、泊位、地名以及水深点等多维助航要素数据,进行显示、查询、监控等操作功能,从而为船舶引航调度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人们对AIS技术在帮助调查和处理海事方面的认识,介绍了福建省辖区的海上交通事故情况及AIS对海事调查的影响,并分析了AIS在调查处理包括船舶碰撞、船舶搁浅、海洋污染和船舶肇事逃逸等不同类型的海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AIS提供的船舶动静态及航行安全信息作为避碰决策的信息源,可最大程度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文章借助船舶领域模型,确定了不同方位上船舶间的安全通过距离,构建了船舶自动避让决策系统。经模拟仿真,该系统能够正确判断会遇态势并作出正确的避让行动,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123-124
实施船舶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促使海事机关部门不断强化船舶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为和谐、有序的航运提供服务,尽可能地避免航运过程中发生事故。船舶管理直接影响着航运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现代船舶管理的理念、发展前景,然后分析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场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确保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根据船舶航行对视界内视景和水下地形的几何精确度与图像真实感要求,应用三维真实感地形生成理论,提出两种基于海图等高线和等深线数据的地形三角构网方法,在不加入新插值点的情况下对平面散乱点进行三角剖分,实现了基于ECDIS和AIS的船舶航行三维显示系统的地形建模.  相似文献   

7.
针对厦门港港口航道的交通安全状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航道进行危险度的判断.并结合厦门航道的实际情况,将评价系统分为若干个指标,在船舶AIS数据挖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航道的危险度评估系统,对厦门港口的三段航道进行危险度评判.实践证明该评估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VDR与AIS信息融合的信息再现,分析VDR和MS播发的信息及其系统结构,设计了基于AIS信息融合的船载航行数据记录再现系统,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技术以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厘清船舶碰撞的法律责任,亦即是否满足刑法典第133条之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航运界争议很大.运用海商法的经典理论和船舶航行技术规范,对海事行政管理部门的海事执法规范与司法机关刑事执法规范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解决船舶的航行自由和贸易自由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规制问题,完善海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渔船安全救助存在的遇险渔船定位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电子海图综合信息处理显示系统为平台,通过Inmarsat-C、AIS、GPS及GPRS等通信手段自动采集渔船的动静态信息,能够在电子海图上观察渔船和搜救船舶的分布情况,实时地向搜救船队发出搜救调度指令,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遇险渔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港口海上交通信息发布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一个基于B/S的海上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了WebGIS、asp.net+C#、JavaApplet和Ajax等技术,介绍了平台的结构、功能及数据库.该平台在厦门港已经试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航标信息共享和业务部门之间协同能力,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以IHO S57标准电子海图为基础,并运用WebGIS技术,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航标信息管理支撑体系,对不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进行了集成整合,形成了基于共享的新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陶欣  吴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62-18264
视觉航标是有目的建造的设施,它向船舶上经过培训的观察者传递信息以便助航。内河航道上的视觉航标不仅承担助航功能,其基本造型、外观形式及色彩等因子还承载着航道景观功能,与航道的驳岸、周边的其他景观要素一起表征特定航道流域的景观风貌。该研究通过分析航标的设计特点、设计影响因子,提出了内河航道视觉航标景观化设计处理的原则与方法。以期为今后视觉航标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将AIS与雷达目标信息进行融合处理.采用时空粗关联融合判断及多因素模糊综合决策的方法,研究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雷达目标动态信息融合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关联门限值为0.75时,融合后目标更靠近AIS目标.实测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信息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海上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互联,实现航标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提出一种应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RSSI定位优化算法,实现网络节点定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适用于航标系统的节点定位,定位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