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正抓牢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写—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牢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重点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解决好剩余贫困人口、贫困县的脱贫问题,确保全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加大产业就业扶贫、生态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2.
<正>[决胜脱贫攻坚]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着力解决"一兜了之"和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问题,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仍然是我党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仗,洛南县石坡镇党委和政府,面对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致贫原因多样等诸多问题,提出扶贫更需扶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金融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以期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正>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目前脱贫攻坚整体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过仍有一些地区未实现脱贫,甚至部分深度贫困地区还出现了返贫的情况。虽然整体任务没有过去多,但剩余贫困人口中有近一半是老人、病人、残疾人。要完成剩余的扶贫任务,维护脱贫攻坚成果还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努力。产业扶贫作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在众多贫困及深度贫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贫困地区建立了脱贫的长效机制,在推进脱贫精准攻坚的长征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之际,已脱贫人口再度返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农户依然面临着众多返贫风险,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产业发展成效不显著返贫、因自身素质受限返贫等,在分析返贫风险基础上探析防止返贫机制能丰富反贫困理论、贫困致因理论、返贫治理理论,为实现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缩小城乡差距、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最为基层的行政单位,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全面脱贫攻坚的背景下,乡镇政府在农村发挥着组织领导、发展经济、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职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执行能力较差、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积极性不高、存在脱贫返贫现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需要提升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执行能力、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严格控制返贫现象的出现、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泾川县被确定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农业人口32.04万人,贫困人口11.87万人,贫困面为37.48%。在2013年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至6.41万人,贫困面下降至20.09%。去年,该县实现脱贫人口2.38万人,同时因各种因素返贫819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480.3元,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2695.8元。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5万人,贫困面为15.02%。据统计,泾川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黑梁河流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四川省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贫困地区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50个,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省级星级园区。这是5月24日,记者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的全省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的。2018年,全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实现35.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总脱贫人口的34.6%。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今年全省有31个贫困县计划摘帽。会议明确,我省将从坚持园区引领,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强产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打好南宁市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激发培育贫困地区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对南宁市贫困地区扶贫发展现状分析,结果发现南宁市贫困地区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依赖物质帮扶、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基层组织号召能力偏弱3个主要问题。据此从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培育地域特色产业、改善基层组织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激发培育南宁市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一个地区脱贫不返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主要是指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例如,教育扶贫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机制的建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安徽省皖北等深度贫困地区呈现贫困县占比 大、贫困村及贫困人口多、贫困分布集中连片等特征.皖北地区面临着宏观层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和微观层面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双重困境.其扶贫、脱贫实践是安徽省乃至全国脱贫工作的一个 缩影.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设计优化“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如何退”贫困治理体制架构,并 提出建立一套相互关联、嵌入的精准脱贫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中共中央脱贫攻坚的新要求,聚焦监督重点、明确监督导向、创新监督方式,紧紧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人口脱贫、严格落实现行扶贫标准、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等问题开展民主监督,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作用,保障扶贫产业稳定达效,防止因灾返贫现象发生,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扶贫产业保险特惠政策,建立了扶贫产业风险补偿机制,切实保障了扶贫产业稳定发展、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并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做到保持稳定脱贫,减少新增贫困人口,做到脱贫不返贫成为一项新的任务。《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卢秀茹,李辉,张岩峰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书,从构建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出发,研究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问题,聚焦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典型引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产业为支撑,人口素质为保障,构建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可为政府决策、企业  相似文献   

17.
竹鼠养殖业是广西重点扶持的特种养殖产业,也是广西贫困地区重点扶贫产业。受市场和政策扶持的影响,竹鼠养殖业对帮助广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效果明显。疫情背景下,竹鼠养殖业陷入发展困境,部分从事竹鼠养殖的贫困户存在因疫情返贫风险。政府应加快完善特种养殖业相关政策,建立竹鼠养殖业退出补偿机制;引导建立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帮助贫困地区特种养殖业转型升级;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强化因疫情返贫人口的社会保障兜底作用。通过多项举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定点驻村扶贫等有效模式开展脱贫攻坚,全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医疗、住房、饮水、交通、教育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黑龙江省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现阶段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推进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和鼓励农民创业脱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扩大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消费,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日前发布2019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提出将集中力量,推动脱贫攻坚资金、重大工程项目、扶贫政策举措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把脱贫攻坚作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特殊任务,重点聚焦分布在民族地区的4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介绍,四川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还有935个深度贫困村、36.4万名贫困人口。为此,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文件强调要聚力推进住房、产业、基础设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