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网格化规划思路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在供电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形成“供电区域、供电网格、供电单元”3级网络,如图1所示,分层分级开展配电网规划。以地块用电需求为基础、目标网架为导向,将配电网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供电网格,并进一步细化为供电单元,分层分级开展配电网规划。  相似文献   

2.
正1"网格化"规划总体思路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是将一张完整配电网划分为多个配电分区,将每个配电分区划分为多个用电网格,根据收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用地性质和开发程度的地块,开展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明确各用电网格的空间负荷分布。针对各用电网格的差异性,分别选取与之对应的典型接线模式作为目标网架,以用电网格作为配网项目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逐年制定过渡方案,使得复杂网络清晰化、简单化,为今后的配网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村智能配电网规划作为农村电网规划的中心环节,是农村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我们提出了网格化管理新理念,在智能、绿色、坚强配电网管理规划三个层面阐述基于网格化管理的农村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途径,并对基于网格化的农村配电网规划前景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国内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区域负荷预测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提升负荷预测精度,本文以西宁市区配电网为例,提出网格化负荷预测方法。针对每个网格供电单元的负荷结构采用典型负荷预测模型,得到每个网格负荷,进而得到整个城市负荷预测结果,指导下一步网架规划。  相似文献   

5.
吕怀洪 《河北农机》2023,(9):145-147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我国城乡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我国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战略布局,并围绕农村土地实施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本文分析了农村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与现状,并针对当前农村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土地管理与规划水平、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以及提升农民的自主权与参与度等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为更好地服务襄阳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投资,国网襄阳供电公司决定在襄阳市开展乡镇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由于乡镇配电网和城区配电网无论是从特点上还是发展上都存在一定区别,所以乡镇和城区的网格化规划也有区别,现就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1配电网问题的区别乡镇配电网较城区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设备老化严重,局部供电能力不足,存在乡镇范围内变电站、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在乡镇配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配电网规划未能与乡镇规划有效结合、规划深度不够、配电网项目建设时序不确定等原因,形成乡镇配电网建设落地难、项目精准性不足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区域经济和乡镇配电网的发展。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需要从源头上革新规划思路,把网格化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乡镇配电网规划中,以乡镇的政府规划为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规划多为以现状问题为导向,缺乏循序渐进、有序过渡的建设改造思路。本文主要采用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的方法,以漳浦县城区为例,完成网格划分、饱和负荷预测及目标网架制定工作,达到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并重、促进配网主干网架建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网格化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模型和方法,明确配电网的供电模式及规划候选通道布局,对配电网基础参数进行计算分析;通过配置变电站及其供电区域规模,同时考虑满足N-1供电安全性及联络线路费用最低的要求,建立供电分区的优化模型,在规划范围内进行供电分区的优化划分算例分析表明应用文章提出的模型对规划区域进行优化,使得配电网规模由大变小,优化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防汛责任制要求,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堤防巡查人员或网格监督员对堤防设施进行不间断检查,及时发现情况并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流转到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经相关系统联合快速分层处理,达到消除防汛隐患的目的,确保河道堤防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