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绿化是一门新兴的园林分枝学科.1985~1986年在对全国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研究和绿化规划的基础上,为恢复和发展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提出在绿化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根据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现状:面上绿化控制和改造单一树种组成的人工群落,模拟自然群落,设计多种复层的人工经济植物群落;景区景点绿化,总结、推广、提高民族经济植物配植的传统方式;游览路线配植体现热带风光的风景林带。使风景名胜区绿化达到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稳定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风格上的民族性,景观上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2.
植物造景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创建节约型的园林绿化工程之中,植物造景要注意尽量利用原有的植物植被,选择野生以及本土的植物植被,要注意相关的植物配植、选择以及造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道路景观绿化与交通安全,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道路性质,分析了道路景观绿化在植被的配植、植被造型等多方面的景观绿化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植物配植和绿化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制订科学合理的植物配植方案,取得理想的绿化养护管理效果,是充分体现园林工程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及景观价值的关键.为建设高质量园林工程,从园林植物配植、绿化养护管理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阐述园林植物的配植原则、方式和策略,并提出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叶嘉  张浩  薛翠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52-2755
调查了邯郸市滏阳公园植物的配植现状,包括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分布情况.根据植被配植现状的不足和该公园建筑特征,设计了一套适合于邯郸市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植物配植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合理、配植校园绿化树种,为因地制宜,营造出亮丽多彩的美丽校园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绿化现状分析。【内容】文章以广西北部湾地区校园绿化建设为例调查广西北部湾地区校园绿化建设情况,论述阐述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北部湾地区大学校园各功能分区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分析校园绿化树种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结论】校门区以衬托大门建筑物为主,点缀些灌木、花卉;校园主干道绿化以高大乔木为主以实现遮荫等主要功能,配合绿篱等小灌木来衬托;教学区绿化树种的配置应采用自然式的配置方法如丛植、群植、林植、散点植等体现其自然美,如紫薇、报春花、假槟榔等;生活区绿化树种宜选用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主;运动区是师生锻练的场所,树种不宜过多,配植方法应简单化;休闲区在植物树种选择上要顺其自然、因地制宜,如有水面的池湖里可种一些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在较空旷的地方可以孤植大榕树等作为观赏树。  相似文献   

7.
源于对自然机理的研究的“自然配植的绿化技术,是从生态学的角度观察大自然开始的。欧洲的德国以及近邻日本,正在努力的推动“自然配植”的技术、理念及其知识的整理与融合,以期获得高技术的发展;并且已经在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经验。本文从现代造园技术发展方向和生态学的角度,指出“自然配植”是现代园林绿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基本理念、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森林公园以原有植被为基础,以植物设计为主要工作,营造自然的园林氛围。通过对延庆妫河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景观空间。分析发现公园植物群落组成的树种类型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各层间分化清晰,树种种类丰富。在植物配植方面,公园以生态为出发点,体现植物的群体美,突出季相特征。通过几个典型植物空间的具体分析,研究植物与道路、水体空间的关系,希望对今后森林公园植物配植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谈植物造景方法与节约型园林绿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造景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植物造景在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注意相关造园方法、植物配植和植物选择的问题。保护和利用场所原有植物、选择乡土树种和野生植被及科学的配植方法是植物造景重要手段,是创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苍岩山庄庭院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岩山庄庭院景观设计为游人提供一个自然的娱乐休闲环境,达到完善苍岩山风景名胜区景点的目的,促进苍岩山旅游产业发展.运用对景、借景等造园手法,从功能分区、景观景点、植物绿化等方面,对苍岩山庄庭院进行了设计,提出一种营造回归自然的庭院景观的思路,建成观赏与实用功能兼备的新型综合庭院,符合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五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营建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泄风景名胜区是以瀑峰林著称的天然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植被状况良好,但季相变化不甚明显,结合景区内植物景观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植物景观特色、绿化方式和绿化树种选择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立地环境植物营建的措施和对策。参6。  相似文献   

13.
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96-7897,8041
从规划构思、景观结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等方面研究了上海"象源丽都"三期的景观设计,阐述了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休闲和文化,形成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统计分析理论,选取香农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2个景观格局指数,对南京钟山风景区不同幅度下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选出南京钟山风景区的最佳景观格局研究尺度,并在最优尺度下,对2个景观指数进行插值分析,将单一的景观指数转换为丰富的面状数据,进而研究钟山风景区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的最佳分析尺度是600 m,在该尺度下,钟山风景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分为3个较高值区域和1个较低值区域,斑块密度指数则呈现环状分布。  相似文献   

15.
作为5A级景区的宁波奉化滕头村,是新农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景区的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的村落化景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宁波滕头村为例,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使用网络文本分析和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游客旅游体验,并提出旅游体验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游客对设施服务与旅游活动两方面体验性最差,其次村落风貌方面体验性较差,游客在景区环境方面体验性最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即今后滕头村要在凝练特色与发展优势、改善管理与设施服务、创新体验活动项目与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完善的森林景观安全格局,根据千岛湖的自然条件、森林景观现状及景观功能,将千岛湖森林景观规划为4个建设区块:即通道森林景观带建设区块;城镇周边生态保健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景区生态休闲型景观林群建设区块;生物防火林网景观建设区块.对森林景观的建设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南湾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应以森林生态游、生态考察探险游、茶乡田园观光游和水上游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措施,拓宽旅游渠道,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政和县佛子岩景区各类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包括植物景观观赏性、科研性、多样性3个准则和12项评价指标。根据评判者对景区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结合景观美学指数计算方法得出景区的植物景观关学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B中植物景观观赏性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景观优美;指标层c中森林覆盖率、珍稀树种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7.94,属于较好水平,说明景区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景区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今后景区的改造提升和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景区的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将景区的观赏功能和游憩功能结合起来,并利用设计手段突出景点的主题特色,根据人的行为心理利用景区道路引导游客行为。以应城市五龙寺文化园为例,从五龙寺的地理位置、建寺理念出发,提炼出五龙寺文化园的设计主题,以中国传统宗教和"五行"学说为灵感,赋予文化园深层的宗教文化内涵。设计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的颜色建设出5条主干道,连接起文化园的各分区景观,并形成"五龙聚首"的道路景观格局。对于5条不同颜色的道路分别配植青梅、石榴、樱花、桑树、桂花等花卉植物,打造出既代表宗教意义又符合"五行"学说的主题化道路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