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器苗造林可延长造林季节,并能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前几年我县几个林场曾多次进行国外松容器育苗,但由于营养土配比不适,影响了育苗效果。为找出比较合理的国外松营养土配制方案,近年来,我们再次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东海县石湖林场内。供试的种子是从美国进口的火炬松,湿地松,安徽省马鞍山林场的火炬松,南京林学院的“刚×火”F_2。营养土原料中的黄心土是从地下2米处挖出,比较疏松,松林土是从该场24年生的赤松林内挖取;育苗地土为轻度白浆土,粉状结构,土壤容重达1.5克/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1947年首次引进湿地松、火炬松(下称国外松),该批种子于1950年播种育苗,1951年造林,现仅长沙市保存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该批树于1961年后开始结实,1966年春用其种子育苗并造子代对比林。我省对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推广工作十分重视。1973—1984年共进口湿地松种子29,524公斤,火炬松种子10,182.5公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5年全省国外松造林面积100余万亩,湿地松占70%,绝大部分营造在低山丘陵中的酸性红壤地区,生长良好。为了探讨湿地松、火炬松在我省的适生环境与造林技术,在省林业厅领导下,由省林科所负责组成了国外松协作组。全省按不同生态区域及研究内容设置了19个重点引种试验点,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由于推广、应用了温床育苗芽苗移栽新方法,火炬松、湿地松的大田育苗每公斤种子产苗量达2万株以上.但如何提高火炬松、湿地松造林的成活率,特别是遇到春夏连续干旱的情况,保证一次造林成功,尚无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省林科所指导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容器育苗,共育苗20万株.苗木生长良好,平均高20厘米,平均地径0.46厘米,并在7—9月的雨季利用这些苗木对新造林地进行了补植,共补植苗木3万多株,成活率达99%以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常规的国外松育苗,其造林成活率难以提高。对火炬松的容器育苗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用容器育苗可加快苗木高生长,土壤接菌及营养袋规格的选择对苗木高生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湿地松、火炬松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各省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其发展,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从1991年秋至1992年春进行了容器育苗基质的配方试验,从而选出最佳方案。1 试验材料供试的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均为国外进口,容器育苗袋均用8cm×12cm的打孔聚乙烯薄膜做成,基质有黄心土、火烧土、菌根土、外加基肥(复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三十年代以来从美国引进的优良造林树种。我省最早于一九四七年引进湿地松、火炬松种子,一九五一年播种育苗,一九五二年开始造林。这批树至今在长沙市尚保存母树62株(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一九八一年经湖南省国外松引种协作组实地调查,三十年生的湿地松平均树高12.7米,平均胸径29.68厘米;火炬松平均树高14.1米,平均胸径32.19厘米。我市引种推广,进行成片造林是一九七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的苗期地理变异研究,采用芽苗移栽和容器育苗的方法,用江苏马尾松、广东台山湿地松及湖北火炬松作对照,观察、测定各类种源的发芽率、苗高、地径、主根长等17项因子,以研究湿地松苗期地理变异情况。本文主要介绍了湿地松的分布和研究现状,对湿地松进行了研究测定和数据记录,分析了湿地松苗期的变异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四年我厂进行火炬松、湿地松育苗,当年苗平均高23厘米左右。一九七五年造林,五年来生长良好。生长速度都超过油松,而火炬松又好于湿地松。个别株已经结果。今将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一、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火炬松、湿地松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树种。为育出好苗,在低海拔区选择了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我省营造火炬松、湿地松林1.5万多亩,造林成活率一般在80%左右,有的场圃和地块的成活率达90-95%,幼树生长普遍良好。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大干群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狠抓了科学造林的结果。今冬明春,全省将有140多万株一年生和20-30万株二年生的火炬松、湿地松苗出圃造林。为了巩固现有的国外松造林成果和搞好今冬明春的造林工作,根据我省各地的造林经验,结合我们的体会,综合整理了这个材料,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松树种类较多,除已普遍作为山地造林的马尾松、黑松外,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了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短叶松、等松树,特别是火炬松和湿地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已逐步成为我省淮河以南丘陵山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此,研究掌握火炬松、湿地松等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人工促进开花结实,开展人工杂交育种,不断提高种子产量,以及选育良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未,我省正在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为了进一步搞好这一项工作,特将有关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作些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所从1974年开始国外松的引种工作。1974年省分配我所由美国进口的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7斤,我们认真地进行了播种育苗。一年生苗高1尺左右。1975年2月,用本所培育的苗木营造了湿地松母树林213亩,1976年2月,用二年生的火炬松苗造林40亩,共计253亩。湿地松栽植于原有马尾松零星分布的疏林地,属丘陵红壤,土层瘠薄。海拔高  相似文献   

12.
1974年,我省从国外引进的湿地松、火炬松种子,营造母树林.采用容器接种菌根土育苗.承担单位有沪州市、宜宾市、资中、沪县、长宁、南川、叙永、重庆市北碚、巴县长生、邻水县万丰山、广安县天池和桂兴等国营场、所、站、圃,共配制育苗容器(塑料袋)九十二万多个,每袋一粒(株),部分种子作一般育苗播于苗床.几年来,为探索容器接种菌根土培育湿地松苗及其幼林生长的关系,在生产单位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湿地松生长快,干形通直,抗逆性强,苏南丘陵山区已广为引种栽培。常州市所属三县地处苏南中部,1984年和1985年共造林13,567亩,已成为当地主要造林树种。 常州市火炬松、湿地松1年生苗有25%左右的等外苗春季不能出圃。如留床一年,等外苗2年生时普遍高达60厘米以上,造林难以成活。而遗弃等外苗则严重浪费。3月上、中旬国外松造林季节,苏南地区常有持续几天干燥风,使造林成活率难以达到85%(江苏省农林厅规定的造林合格标准),针对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省先后引种国外松达20多种,经多年栽培筛选,目前可以在我省推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晚松、长叶松等。湿地松、火炬松已在全省大面积造林;晚松、长叶松因缺种源,只有零星种植.多年的引种实践证明,湿地松、火炬松生长快、干形好、抗病虫害能力较强、适应性广,是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5.
对我省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进行了研究。本文论述了幼林期杉木、马尾松、国外松(火炬松、湿地松)、杨树病虫害种类、发生及消长趋势和逐年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 湿地松、火炬松统称国外松,1964年我场开始引种,1974年以来已陆续营造用材林、母树林5,000多亩,生长旺盛,深受群众欢迎。国外松的繁殖目前仍靠进口种子。1974年至今,我场年年承担国外松育苗任务,采用大田播种育苗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除本场造林外,还支援了社队绿化。在育苗中,由于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近三年来育苗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在产苗数量上还是在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为我国引种成功的国外松。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对松毛虫有一定的抗性,成为豫南山区重要造林树种。用容器育苗方法培育火炬松壮苗,不仅可以调控苗木的生长环境,高效利用养分,而且不受造林季节的影响,造林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可很快进入速生期。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9.
采用7、10、11和16个月生的湿加松无性系扦插苗造林,对造林成活率及5年生时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湿加松的成活和保存率比湿地松略低,但生长量明显大于湿地松,说明湿加松生长优势明显,有较大的推广价值;4种苗龄的湿加松无性系苗造林效果比较,10、11和16个月苗龄的湿加松苗造林后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显著优于7个月苗龄的湿加松苗。综合考虑育苗成本和造林效果,认为采用10或11个月苗龄的扦插苗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湿地松芽苗截根菌根化育苗,能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苗木生长好,质量高,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一级苗出苗率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