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王力强 《河南农业》2014,(20):53-54
通过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四种微量元素肥料单因素处理试验,发现低水平用量均有增产作用,高用量增产效果不明显;微量元素肥料增产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硫酸锰增产12.2%、硫酸亚铁增产11.2%、硫酸锌增产10.0%、硫酸铜增产6.5%。  相似文献   

3.
2017年在四川省什邡市将22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栽培,比较其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晶两优1199,为796.6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9.9kg,增产幅度达到48.4%,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3.1kg,增产幅度达到13.2%;第2位是隆两优1377,为795.5kg/667m~2,比对照F498增产258.8kg,增产幅度达到48.2%,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92kg,增产幅度达到13.1%;排在第3位的是隆两优1319,为778.7kg/667m~2,比对照增产242kg,增产幅度达到45.1%,比对照Y两优1号增产75.2kg,增产幅度达到10.7%。  相似文献   

4.
1.玉米去雄增产技术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技术。隔行或隔株去雄可增产8.7%,散粉后全部去雄的增产5%,隔行或隔株去雄加散粉后全部去雄的增产12.3%。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区对比方法对5种防治水稻病害药剂进行筛选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植物抗逆增产剂产量最高,增产6.3%;其次为拿敌稳,增产5.0%;再次为禾技,增产4.4%。防病效果最好的也是植物抗逆增产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红薯地膜复盖栽培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以及关键性的增产技术。实践证明,这是项在旱地春红薯栽培中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蔬菜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郑州郊区对西葫芦、茄子、西兰花和西芹等菜类作物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各作物均比不施肥处理增产明显 ,其中西葫芦增产 2 4 .6 % ,茄子增产 2 7.9% ,西兰花增产 95 % ,西芹增产 9.1% ;比等同氮、磷、钾化肥处理也有增产作用 ,西葫芦增产 8.5 % ,茄子增产 4 .3 % ,西芹增产 0 .99%。同时 ,对各作物性状也有不同程度影响 ,尤其是能提高西芹抗叶斑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围绕绿色增产、周年增产、平衡增产,节肥节水,省药省种的要求,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是对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全镇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主要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江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为探索三江平原粮食持续增产潜力,就三江平原地区主要土壤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利用现状及对策作了剖析,认为三江平原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多样,尤其是农业后备土壤资源,无论是在黑龙江省内还是中国国内都优于其他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针对三江平原主要土壤资源的利用现状,为达到粮食持续增产的目的,搞好水利建设是该地区粮食增产的前提;种植优势作物是粮食增产的保证;改良中低产土壤是粮食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每年,企业都会制定新的销售目标,但是您的企业增产,别的企业也要增产,每个企业都增产了,结果是大家都没有太多的利润。其实,对很多企业来讲,大可不必老去增产,完全可以走一条其他的路一增值。  相似文献   

11.
保证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大政方针;粮食增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就文章如何突破"瓶颈"让粮食持续增产,从项目带动和"三农大协作"的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角度,探讨了促进粮食增产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几种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出应用效果较好的叶面肥,2012年下半年在水稻上进行了6种叶面肥的应用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为:喷施6种叶面肥水稻均增产,增产幅度为1.8%~13.2%;处理2(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增产最高,增产13.2%;其次是处理6(稻麦52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处理3(大绿皇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分别增产11.3%和10.7%;增产最低是处理7(皓达有机水溶肥料),只增产1.8%。产值、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处理2,其次是处理6和处理3。结果表明,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最好,其次是稻麦52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大绿皇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在合浦县水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玉米去雄增产技术 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技术.隔行或隔株去雄可增产8.7%,散粉后全部去雄的增产5%,隔行或隔株去雄加散粉后全部去雄的增产12.3%.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二五”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作物,是完成国家及自治区粮食增产任务的主力军。文章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十一五”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玉米增产规划,预计至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能实现增产玉米25.1亿kg,并提出不同产区产量限制瓶颈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稞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西藏人民一日三餐的重要食物。纵观目前西藏青稞种植现状可知,实现高海拔青稞增产,逐步提高青稞单产量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基于此,本文研究和分析措美县措美镇青稞增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青稞增产的方法和对策,以期能够对高海拔青稞增产发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面积增产,单位产量增产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面积增产逐渐减少,单位产量增产则逐渐增加;总推行面积与成效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小麦杂粮增产成效逐年递减,水稻则逐年递增;冬季作物增产成效显著,夏季作物效果则弱.此种特点实与国民政府确定的粮食增产策略相吻合,亦是战时我国农业落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后期随着面积增产成效逐渐下降,国民政府也力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惟限于战时各种条件制约,成效不似前者突出.  相似文献   

17.
王祥辉  张明刚 《农技服务》2011,28(7):979+982-979,982
分析了沼液在辣椒上进行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辣椒叶面喷施沼液有增产效果,但在不同时期喷施,增产效果有一定差异,初花期、盛花期喷施效果较好,比常规栽培(喷施清水)增产8.0%、8.8%,增产效果显著,辣椒叶面喷施沼液的适宜时期是初花期至盛花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的增产对全国粮食增产有重大作用。水稻增产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问题。水稻的光能利用既与水稻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亦与气候条件有关。本文运用气候生态系统的观点研究水稻光能利用与气候条件的生态关系,试图阐明我国水稻在气候条件制约下的光能利用潜力,阐明我国各地水稻近期的增产潜力与途径,以及今后进一步增产的潜力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小麦富硒技术关键在于“富硒增产素”的施用。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富硒增产素”拌种技术,取富硒增产素250克,用水稀释拌1亩地种子,拌匀放一小时播种穴如进行喷施可不拌种雪。二是“富硒增产素”喷施技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头水后、二水前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施富硒增产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要不断付出巨大努力来研究的课题。就粮食抓粮食,不一定能达到粮食稳定增产的目的,必须把粮食增产从属于农业系统的总目标,以战略眼光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来抓;在一定条件下又必须采取迂回战术,还要重视系列技术措施的综合效应。粮食增产是生态农业所研究的农业生态系统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得到保证,粮食的稳定增产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