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蝇在我国发生种类多达400多种,为害范围广泛,造成农作物等产量损失严重。重庆市南川区2005年以来实施实蝇种群发生监测预警,发现该区实蝇发生种类主要有黑颜果实蝇、南亚果实蝇、宽带果实蝇、橘小实蝇等。2008年是诱集实蝇标本最多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雨水多、气候适宜、田间栽种的寄主作物瓜果蔬菜较多,适宜于实蝇的发生繁殖。南川区是柑橘非疫区建设项目实施区域,2008年以前未监测到橘小实蝇发生,而2009年以来持续监测到橘小实蝇的发生,虽然目前数量较少,但橘小实蝇在该区的发生为害程度及范围仍需进一步监测。  相似文献   

2.
作为玉溪市最大的水果产业,柑橘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但是柑橘病虫害种类多且传播蔓延速度快,尤其是红蜘蛛、实蝇和溃疡病等为害最严重,给该市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据调查,玉溪地区的柑橘园每年病虫害防控次数多达14~20次,每667 m2防控成本超过900元.根据对玉溪...  相似文献   

3.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范围广、频率高、为害大,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从柑橘大实蝇的生物学特征和传播规律等方面出发,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柑橘大实蝇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柑橘大实蝇防治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实际提供些许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柑橘果实有极强的破坏性,其传播面积较大,严重影响柑橘果实的食用,已经成为柑橘生产上的第一大虫害。我国的柑橘大实蝇灾害主要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疫情较为严重,给果农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因此对柑橘大实蝇进行防治成为一项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事情,不仅可以减少柑橘大实蝇对柑橘的为害,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果农的收入。基于此,从柑橘大实蝇防治的意义入手,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旨在从源头以及传播过程等方面减少柑橘大实蝇对于柑橘种植业的影响,促进柑橘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以来,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探讨,同时在广西农垦龙北总场先锋农场柑橘园推广应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科学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传播,综合防控区发病率2.13%,比非综合防控区发病率降低14.52百分点。实施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有:加强柑橘种苗引进管理;彻底挖除黄龙病树;加强木虱监测,及时防治柑橘木虱;加强柑橘树栽培管理;控制种植九里香、黄皮等芸香科植物。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市沙坪坝区逐年发生为害较重的小菜蛾、蚜虫、菜青虫、霜霉病、软腐病等主要病虫害,选择以生产甘蓝、菜花、萝卜、白菜等为主的中梁镇、歌乐山镇、凤凰镇蔬菜基地,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择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即采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防虫网,配合使用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露地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明显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确保了蔬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到2020年,重庆市秀山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具体目标是:全县农药使用量(商品量)155 t以下,比2015年减少5.0 t以上;农药使用量(折百量)44 t以下,比2015年减少5.0 t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32%以上,比全市平均值高2.0百分点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0%以上,与全市平均值相当;农药利用率达42%以上,比全市平均值高2.0百分点以上。提出以下实现途径:1)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2)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广应用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普及科学用药知识。3)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稻田养鸭、灯光诱杀害虫、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生物导弹"防治水稻二化螟、柑橘大实蝇食物诱剂推广、蔬菜性诱及食诱技术推广等)。4)继续推进和扩大统防统治。最后,简述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识别柑橘溃疡病的为害症状,掌握柑橘溃疡病的传播途径,认清柑橘溃疡病的发病条件,抓住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强化柑橘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抓好柑橘溃疡病的果园管理"几个方面对防治柑橘溃疡病进行思考,以便有效地进行防控,减少防控成本,使柑橘生产能够得以顺利发展,达到经济效益少受损失。  相似文献   

9.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柑橘种植过程中,黄龙病是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一旦暴发,会导致柑橘树大量黄化死亡,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直以来,黄龙病都是国内外植物检疫的重点对象。黄龙病是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柑橘木虱或者苗木嫁接传播的,在预防控制柑橘黄龙病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要采取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才能确保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基于此,探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州省锦屏县柑橘大实蝇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对柑橘产业影响较大。为了能有效防止该虫害,降低经济损失,笔者在锦屏县就柑橘大实蝇在香桔上的发生规律,防治药物筛选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高峰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6月下旬后成虫量下降,终见期为9月上旬或迟至下旬。配制的糖醋液配方(红糖10份+.高度酒2份+醋1份+90%敌百虫0.2份+水100份),结合自行改造的遮雨彩钢瓦糖醋液盆装置使用,效果较佳,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绿色防控具有使用安全、环境友好、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点,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是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最佳选择。本文从"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害虫;实蝇食物诱剂应用示范;杀虫灯诱杀害虫;生物防治;替代高毒农药后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水稻病虫减量用药防治技术探讨;新型喷雾器推广"几个方面介绍了秀山县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的探索实践。同时,指出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的难点,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柑橘小实蝇对于果园的危害非常严重,常导致果实脱落、腐烂等问题,所以要把果园防治柑橘小实蝇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基于此,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黏王、黄板、性诱剂和食诱剂、5%甲维盐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92%,另外,5%甲维盐与黄板、性诱剂配合使用能够增强防治效果,防效达98%以上,黏王、黄板、性诱剂和食诱剂、5%甲维盐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最好采用2种配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同时,重点突出在于预防,在柑橘小实蝇危害之前就要进行防治,建议在金橘幼果期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橘小实蝇在柿子上的发生逐年加重,给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柿子产业带来严重威胁。经连续3年对柿园橘小实蝇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开展系统监测,釆取了柿园深翻土壤、捡除落果和虫果、林下养鸡、诱杀成虫和科学用药等防治措施。综合分析柿园实际情况,制定橘小实蝇的防控技术和措施,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可在全县大面积防控柿园橘小实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桑盾蚧在柑橘上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桑盾蚧在湖南省龙山县柑橘上的发生规律,总结桑盾蚧绿色防控技术,针对性地开展绿色防控工作,为柑橘生产和橘农们提供较完整的技术措施供参考,促进柑橘增产、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新建柑橘园间作的截流保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利用模拟降雨条件下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幼龄柑橘、柑橘间作马铃薯、柑橘间作甘薯、柑橘间作大豆、柑橘间作白菜、柑橘周年间作6种处理对土壤水分涵养功能,作物吸收N、P、K,土壤有机质和水土保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周年间作具有良好的水分涵养作用,其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最高,较幼龄果园增加41%。柑橘周年间作的上、中和下坡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幼龄果园的1.5~1.9倍。雨后柑橘周年间作的土壤含水量随天数的增加表现为缓慢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小;与其他间作方式相比,柑橘周年间作柑橘产量显著提高1.4~8倍,N、P、K养分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40%~280%,20%~220%,40%~240%;有机质增加量表现为柑橘周年间作柑橘-马铃薯柑橘-白菜柑橘-大豆幼龄果园柑橘-甘薯,柑橘周年间作的有机无机复合度最高,达88.7%;随降雨强度的增大,6个处理的平均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加,其中幼龄果园和柑橘-大豆水土流失量的增加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雨强下,柑橘周年间作水土流失量较幼龄果园减少约52%,达差异显著水平。综合分析认为新建柑橘园周年间作具有良好的截流保肥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柑橘黑星病是重庆市长寿区柑橘的一个重要病害,在夏橙上尤为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柑橘黑星病的发生和流行,在2016—2017年进行了夏橙黑星病防治的田间试验示范。实施"以加强栽培管理、清洁果园为主,喷药保护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黑星病的发生,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1)引进新品种,鼓励果农进行高接换种。2)引进投资商,将失管果园转包给专业公司管理。3)加强技术培训,将柑橘黑星病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以利加快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淮安红椒是淮安市生产规模最大的保护地蔬菜产品,自2010年以来烟粉虱为害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淮安红椒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介绍了淮安红椒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并探究其发生原因,总结了苘麻预警、黄板预警、驱避植物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1~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莲雾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苏昌和名门莲雾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底与6月中旬、5月初与6月中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 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莲雾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采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莲雾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莲雾正造果花果至收获期(3~6月)果实的被害率比防治前降低4.92%~40.75%。  相似文献   

19.
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乐明 《南方农业》2007,1(5):37-39
柑橘大实蝇既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又是柑橘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本文针对其发生规律,从生物学特性方面提出了毒土封杀、树冠诱杀、捡净落地果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连续多年的防控示范实践,总结出柑橘黄龙病发生扩展与病(树)源基数、木虱数量、迁移速度密切相关,病树多、虫量大,迁移快,柑橘黄龙病发生蔓延快、为害重,反之则为害轻.为此,清除传染源病树和防治传媒木虱是防控关键.本文针对福建省建阳市柑橘黄龙病和木虱发生特点,提出“冬季清园彻底砍除病树,秋梢萌发重点防治木虱做到统一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