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鸭丝虫病学名鸟蛇线虫病,是危害幼鸭健康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广泛流行于四川岷江流域及其毗邻的29县(市),其病原为四川鸟蛇线虫Avioserpens sichuanensis(Li et al,1964)。据国内外报告,此虫的终末宿主,只限于家鸭、幼鹅和野生的水禽。作者等在我国首次发现陆生鸟类——小鸡自然感染鸟蛇线虫。  相似文献   

2.
<正>鸭腮丝虫病又称鸭乌蛇线虫病,多发于我国南方,主要侵害3~8周龄雏鸭,多在干旱季节发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或瓣口线虫寄生于鹅、鸭和野鸭的肌胃角质膜下所引起的线虫病,主要引起雏禽感染,患禽肌胃出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禽眼线虫病是由孟氏尖旋尾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鹌鹑等的眼瞬膜下、结膜囊和鼻内管中所引起的线虫病,可引起眼结膜炎,甚至失明。文章就以上3种禽线虫病的流行、症状、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有2头南阳黄牛突然发病死亡,此后又有6头意大利皮埃蒙特与南阳黄牛杂交一代牛相继发病。2临床症状2头南阳黄牛病初表现为食欲不振、便秘、四肢无力、喜卧,3天后死亡。其余病例多以慢性经过,以特异性肉芽肿和慢性化脓灶为特征,表现为下颌肿大,肿胀界面明显,初期似乒乓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物慢慢长大成拳头大小,有1例还波及整个头部;发生轻度肿胀者,肿胀物中心逐渐变软形成化脓灶。3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牛,见全身皮下弥漫性水肿,尤以颌下皮肤出现胶冻样肿胀最明显;淋巴结肿大;瘤胃、网胃、瓣胃无异常,真胃有钮扣状出血斑,肠道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正>鸭胃线虫病是由多种线虫寄生于鸭的腺胃和肌胃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如果浅水水域中有多种水草,栖生小鱼、小虾、水蚤、螺蛳和蚌等,均是鸭胃线虫的中间宿主,鸭、鹅及野生的白鹭、海鸥、翠鸟等是鸭胃线虫的终末宿主。水禽的粪便排入  相似文献   

5.
四、病理变化1.死胎及出生后不久的弱仔猪,可见颌下、颈下和腋下水肿,呈胶胨样。2.仔猪和育肥猪体表淋巴结肿胀,仔猪胸腹腔内有暗红色积液。  相似文献   

6.
透过对生活史研究,充分掌握此虫1—3期幼虫的形态特征,再与莫氏和台湾鸟蛇线虫比较,差别极为显著。在我国首次发现雄虫,与本属其它五个种的雄虫完全不同,进一步证实此虫为一新种。整个生活史过程共需36…40天,并确定六种剑水蚤可以作为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7.
<正>兔黏液瘤病是由兔黏液瘤病毒所引起的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自然疫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尤其以颜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皮下发生黏液瘤样肿胀为主要特征。兔黏液瘤病于1896年首次发生于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随后传至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至今仍有散发。1930年,经墨西哥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至今仍在美国西部各州呈地方流行。1930年人为地引入澳大利亚。1950年传  相似文献   

8.
四川鸟蛇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幼鸭健康的线虫病,已查明在我省8个地、市共32个县广泛流行.40日龄以下幼鸭出现严重症状,发病率58.9%(8.15%~100%),死亡率20.12%(4%~91.5%)。患病幼鸭比健康鸭只重平均减少0.55kg,生长减慢25.9%。全省(1987)养鸭5000万只,统计有500万只鸭受本虫感染,250万只鸭患病,40万只死亡,全年经济损失达790万元.  相似文献   

9.
对一只死亡的野生雌性大熊猫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检查。主要病变:右侧下颌有一洞创深达皮下结缔组织;咽部食道与颈椎间有一形态不规则的大脓肿,颈下结缔组织中散布多个小脓肿,脓液灰白糊状;颌下、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化脓;右后肢腓骨和右侧第9,10肋骨呈未愈合陈旧性骨折;肝门区有两个已钙化脓肿,肝细胞及间质局灶性变性坏死,少量炎细胞浸润;化脓性支气管肺炎,颈下皮下蜂窝织炎;多种组织器官内可见球菌样物质和微血栓。  相似文献   

10.
<正>鸡异刺线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几种异刺线虫寄生于鸡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线虫病。由于该虫体寄生于鸡、火鸡、鸭和鹅的盲肠,故又称为盲肠虫病。异刺线虫卵能携带组织滴虫,因此,异刺线虫感染常导致组织滴虫病的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鸡外,火鸡、鸭、鹅等也可感染异刺线虫。  相似文献   

11.
雏鸭副伤寒     
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严重腹泻,引起雏鸭大批死亡。剖检特征是盲肠肿胀,坏死性肠炎,肠内容物呈干酪样。  相似文献   

12.
这年来,小鸭在春、夏、秋季,尤其是肉用型或兼用型小鸭都易发生传染性窦炎,虽然死亡率低,但严重影响增重。病鸭病初鼻孔流涕,日后鼻涕逐渐变浓,呈黏液性或脓性,不能流出,以豆腐渣样或干酪样物填满眶下窦,引起眶下窦肿胀,隆起如蚕豆大,按压柔软,10余天不消散。眶下窦发痒,常被鸭  相似文献   

13.
1、鸭瘟.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颈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相似文献   

14.
对一只死亡的野生雌性大熊猫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检查。主要病变:右侧下颌有一洞创深达皮下结缔组织;咽部食道与颈椎间有一形态不规则的大脓肿,颈下结缔组织中散布多个小脓肿,脓液灰白糊状;颌下、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化脓;右后肢腓骨和右侧第9,10肋骨呈未愈合陈旧性骨折;肝门区有两个已钙化脓肿,肝细胞及间质局灶性变性坏死,少量炎细胞浸润;化脓性支气管肺炎,颈下皮下蜂窝织炎;多种组织器官内可见球菌样物质和微血栓。病理学诊断为脓毒败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5.
番鸭又名瘤头鸭、洋鸭,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麝香气味,所以也叫麝香鸭。番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地区,是著名的肉用鸭。我国饲养番鸭已有20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河南  相似文献   

16.
<正>鸭皮下气肿,俗称气嗉或气脖子病,是由于大量空气窜入颈部皮下所引起的颈部臌气。此病多见于雏鸭和中鸭,偶尔亦可见于填鸭。1.病因。这种病是由于管理不当、粗暴捉拿,使鸭颈部气囊或锁骨下气囊破裂,或因其他尖锐物刺破气囊而使气体溢于皮下而形成。此外,也可能是因为肱骨、胸骨等有气腔的骨骼发生骨折,气体窜入皮下。2.  相似文献   

17.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呈现高热,黏膜发绀和天然孔出血,间或于体表出现局灶性炎性肿胀(炭疽痈)等。剖检所见:以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症状病初鸭鼻孔流涕,日后鼻涕呈黏性或脓性,以豆腐渣样或干酪样物填满眶下窦,引起眶下窦肿胀,皮肤呈青铜色或蓝色。病鸭的颈、翅、脚常出现短暂性的麻痹状态。防治1.酒石酸泰乐菌素注射液40毫克/千克皮下注射1次后,  相似文献   

19.
正1鸭大肝病鸭大肝病又名鸭淀粉样变性病、鸭水裆病,属于鸭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剖检可见鸭内脏器官广泛沉着淀粉样物质,多见于产蛋母鸭,发病率为5%~10%,有时高达30%,已经成为影响蛋鸭生产性能的重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成年产蛋母鸭,公鸭则罕见。病鸭精神沉郁,喜卧,不愿活动、下水或行动缓慢。少数病鸭腿部肿胀,跛行,腹部膨大、下坠,触诊有波动感,严重者呈企鹅样站立,有时也可触及质地较硬且肿大的肝脏。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8月,文登区大水泊镇水貂养殖户饲养的水貂零星出现了以颈部和颌下发生肿胀、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床诊断,结合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水貂克雷伯氏菌病。1临床症状主诉:发病貂初期出现食欲减退、废绝,之后全身出现小脓疱,尤以颈部、颌下出现较多。发病貂在咽喉部皮下出现脓疱,并顺颈部向下蔓延,达到肩部后破溃流脓。严重病例后肢麻痹,步态不稳,多数病貂出现症状后2~3天内死亡。个别病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