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滨水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群落特色也有不同。本文结合本地区实际,在分析现有滨水植物群落基础上提出构建植物群落应遵循的原则,并对滨水植物群落的构建提出建议,为今后城市滨水植物群落的构建以及对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滨水区的复兴与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景观设计研究,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滨水景观植物空间营造方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接着对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就滨水区的3个分区分别结合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和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杨阳 《南方农业》2022,(2):73-76
水环境的改造和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绿化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其建设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还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探究滨水景观营造的常用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金川河宝塔桥段两侧景观绿化提升项目为例,探讨了该项目步道、栏杆、空间节点、防洪墙等景观美化与滨水植物景观的改...  相似文献   

4.
滨岸缓冲带是一种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进行景观重建的新型生态工程措施,其技术的关键是植物物种的选择,而乡土植物是首选植物。对川中丘陵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河库滨岸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水源地栖息的常见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群落特征,筛选出部分可以在水源地浅水区、岸边草地和防护林区域种植的优良本土修复植物,以用于水源地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道治理工程中河道绿化、滨水景观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景观植物的选择对于提升河道景观、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河道景观绿化植物,以河北滦平县牤牛河上游(县城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从河道植物选择的原则及物种丰富度、驳岸与植物选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剖析,最终筛选出了荷花、千屈菜、山桃、连翘等30种景观绿化植物,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论述了立体化设计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及立体化的相关概念、特点及设计手法。通过重庆市奉节西部新城滨江带案例体现立体化设计在城市滨江景观中的作用,希望使目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协调。  相似文献   

7.
滨水线型景观是整个景观专业类型里比较独特的一类项目。这类项目不仅要满足防洪、排涝等水利方面的基本功能,还需充分考虑城市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在保持景观生态本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投资成本,充分挖掘和提炼河道历史文化内涵。基于此,就独特的滨水线型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水是城市景观格局中最精华、最有特色的区域,滨水地区的建设不仅是改善城市环境、展现城市风貌的直接抓手,而且是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政府威望的有效方法。基于此,以建宁县濉溪景观提升规划为例,探讨如何修复水系岸线,统筹公共空间,提升滨水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房山区琉璃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特点,制定了景观绿化措施设计的总体构思,以琉璃河生态为依托,通过分析琉璃河公园的现状景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其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即分成科普保育区、滨水休闲区、水上活动区、田园风光区,再贯穿生态治理、人水和谐的理念,对各区域合理布设植物绿化措施,最终打造集燕都文化、漕运文化、农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秀湖公园位于重庆市璧山老城区与绿岛新区的结合部,占地100 hm~2,其中水面33.3 hm~2。整体设计布局和植物配置规范合理,管理维护较为科学及时,引进栽培的植物生长良好,群落中的植物既种类丰富又不显杂乱,极少发生杂草丛生而致降低植物景观效果。简介秀湖公园沿岸分布的主要植物种类。以仲夏季节在湖岸拍摄的肾蕨—水葱—斑叶芒—斑茅植物群落,再力花—蜈蚣草—千屈菜—花叶芦竹—北美梭鱼草植物群落,睡莲—北美梭鱼草—水葱—再力花植物群落,狐尾藻—纸莎草—北美梭鱼草—紫叶美人蕉植物群落照片为例,展示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得环境景观在人们的意识中不断强化,尤其是滨水景观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同时,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排放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21世纪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因此,探讨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促使滨水景观设计向自然生态与人文文化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对于人、水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次滨水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综合分析本地的气候特征以及该避暑城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遵循以人为本、强调防洪和环保、设计与自然结合、保持城市景观统一性、功能和艺术结合、展现植物种植多样性、保证空间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原则。功能分区主要有:公共活动区、景观空间展示区、文化展览和教育区、百味花园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该避暑公园设计内涵充满阳光,寄托了现代人内心的渴望,渴望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结合项目边界轮廓成眼睛状,因此本次设计主题是"阳光之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四川省成都市湿地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其配置情况,对成都市建成的湿地公园及市区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进行样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内共有水生植物41种,分属于23科,主要以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水和沉水植物应用较少。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主要以挺水植物为主,辅以浮叶和沉水植物,以丰富水面景观。  相似文献   

14.
乡村民宿植物景观是当前乡村民宿建设的一块短板,但植物景观又是为民宿增色的一个部分。基于此,通过对长沙惠润·蝶梦山谷民宿的现场调研,对该民宿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系统地分析该民宿植物景观的优缺点,补充了乡村民宿关于植物景观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阆中古典园林的山水、植物、建筑三大景观构成要素。其山水源于自然,真山真水、实山活水;植物来自乡土,种类丰富,寓意深刻;建筑博采四方,类型齐全,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6.
以昆明盘龙江沿岸桃源广场至东风广场段的植物景观为例,利用AHP综合分析法对植物进行景观价值评价,分析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各个因素对景观价值的影响力,并根据结果,对景观价值最高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其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以庭院景观中植物景观实生性为背景,通过对江浙沪地区庭院植物景观分析,重点研究这些景观植物所具有的适生性,以及不同庭院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现代庭院的景观植物种植、栽培工作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连续干旱对土壤水分与植物存活影响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景观作用。以西岳华山为例,系统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其进行现状评价;以此为基础针对华山植物景观特色提出风景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措施;最后在总结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群落特征、干扰特征以及恢复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区景观开发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并总结出“现状分析一现状评价一保护性开发利用”这一研究模式,可对同类型风景区的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景观改造是提升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森林植物合理的选择、配置和改造,兼顾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以广东地区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为例,对林木景观现状进行分析,为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出建议,整体提升森林公园的观赏价值与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20.
滨水地区为当前城市开发的热点,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都濒临江河,但目前对滨水区的研究与开发尚不多。以宁夏黄河沙枣园生态观光度假景区为例,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设计规划理念与原则,并详细介绍了景区旅游景观功能分区及其详细规划方法。通过对该研究案例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西北地区其它滨水区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