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传动在使用过程中,因齿轮正常啮合状态的变化,造成齿轮和轴承的加速磨损甚至损坏。重点阐述了中央传动齿轮啮合印痕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TG1654轮式拖拉机后桥中央传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齿轮磨损而引起的齿侧间隙增大,轴承磨损使大、小圆锥齿轮副改变原来的啮合位置,更换零件如大、小圆锥齿轮副、差速器、齿轮和轴承时改变了零件原始的安装位置,因此必须对拖拉机后桥中央传动大、小圆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进行检  相似文献   

3.
有一辆东风140汽车,使用不到半年更换了两副中央传动齿轮。所换下的两副齿轮,齿端面磨损似尖刀,偏齿顶上部带有较浅的沟槽。询问驾驶员的修理过程,两次修理均在个体修理门市部修理,修理时,中央传动的轴承预紧度、齿轮的啮合印痕、齿侧间隙都进行了仔细调整。当问到大锥形齿轮的支承螺钉调整情况时,驾驶员却说  相似文献   

4.
1.飞轮壳处漏油,是由主动功率轴承压盖松动引起的,为何拧紧压盖螺栓不能解决问题 在动力传动过程中,80211轴承受到一个较大的轴向力,此力来自中央传动齿轮副。正常情况下,主动圆锥齿轮轴上的两个锥轴承7610和7309调整合适,此轴向力由这两个锥轴承承受。但当锥轴承磨损严重、调整不当、轴向间隙增大  相似文献   

5.
中央传动齿轮承受很大的载荷,如果轮齿啮合不正确,将造成齿轮的早期损坏。讲述了拖拉机中央传动的主要检查与调整:圆锥轴承间隙的检查和调整,螺旋圆锥齿轮啮合印痕的检查与调整。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的中央传动齿轮工作中承受复杂的交变载荷和冲击力,加剧了零件的磨损,使原始装配关系发生变化,影响啮合印痕,需要加以调整。而标准接触印痕的位置和尺寸则必须根据加载时印痕移动规律来聪定,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据初步调查,目前东方红802拖拉机中央传动齿轮磨损过早地达到极限值,原因多为安装调整不当,可见正确调整的重要性。1承受载荷时接触印痕位置变动规律在调整哨合印痕前.通常应检查安装距和主、从动锥齿轮轴承的轴向游动量,详见表及。拖拉机上直接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载荷由零至额定值的三分之一时,印痕位置和尺寸变…  相似文献   

7.
一、自动脱档(1)定位弹簧弹力过弱、折断或钢球、拔叉轴上的定位槽磨损严重,致使锁定装置失去作用;限位框上的互锁槽磨损,或是主变速杆上的压紧弹簧弹力不足,使联锁装置失去作用。(2)拨叉脚磨损严重,拨叉脚和齿轮拨叉槽轴向间隙过大,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出现轴向位移,齿轮推动拨叉脱出啮合状态。(3)齿轮啮合面磨损过渡,啮合间隙增大,齿轮齿端塌角或扭曲变形,使齿轮啮合不良;花键孔和花键轴磨损超限,形成喇叭状,配合间隙增大;造成齿轮传动过程中产生轴向推力。(4)轴承内圈与齿轮轴,轴承外圈与箱体轴承座孔配合松动,齿轮…  相似文献   

8.
一、中央传动圆锥齿轮副调整接触印痕位置时应注意事项 (1)由于中央传动圆锥齿轮副支承的刚度对接触印痕的位置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调整接触印痕位置应在中央传动圆锥轴承紧度、轴向间隙调整合适后进行。(2)调整中央传动齿轮副的安装距时,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先保证良好的接触印痕位置,尽可能兼顾齿侧间隙。在不能兼顾接触印痕和齿高位置的要求时,应以保证齿高位  相似文献   

9.
在农机修理中发现有些拖拉机的中央传动齿轮副使用中磨损不正常和有打齿的现象,经了解和查看是更换修理时有些方法不当所致。要使拖拉机能正常运转,其修理工作必须按照相应机型的技术要求操作。为提高机具的完好性,在更换东方红-70型拖拉机中央传动齿轮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  相似文献   

10.
一、后桥壳内有异响一台五台山─150型拖拉机作业中,其后桥壳内传出“咯噔、咯噔”的响声,低速运行,响声不太明显,车速加快,响声又现。后经拆检时发现,二级中央传动从动齿轮齿间挤贴了一节细长铁片。究其原因是在修理二轴205轴承时,一片轴承残架掉在变速箱内未发现,当机车运转时,残架铁片滑到了后桥壳底部,而后被齿轮油带到二级中央传动从动齿轮上,挤进齿间造成上述故障。当剔除铁片后,异常响声消失。二、连换两次柱塞副一台东方红─150型拖拉机,发动机工作无力,冒黑烟,检查判断为柱塞副磨损。但更换柱塞副后.故障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东方红-75/802拖拉机的中央传动齿轮副经常处在高载荷下工作,如果安装调整及使用不当,将导致锥形齿轮早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机车使用成本增高,严重时贻误农时。  相似文献   

12.
<正>后桥是拖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动轴传来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降低转速,增大扭矩。后桥如果出现故障,不但影响经济效益,而且维修起来也很困难。虽然日常保养不要求保养后桥,但使用一定时间之后要对后桥进行调整或保养,以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为保证中央传动工作可靠,主动和从动螺旋圆锥齿轮必须配对装配,并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以保证啮合良好。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轴承磨损等原因而破坏齿轮的正确啮合位置,需要检查调整。主要是检查调整齿轮的啮合和差速器轴承的预紧,有时也需要检查齿侧间隙。  相似文献   

13.
变速器掉挡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变速叉轴凹槽因定位球磨损而松旷,定位弹簧变软或折断;换挡拨叉弯曲、过度磨损或固定螺钉松动,使齿轮不能正常啮合;齿轮或齿轮套磨损过甚,沿齿长方向磨成锥形;变速轴、轴承严重磨损或轴向间隙过大,齿轮在传动时发生上下移动或窜动;变速器主轴和副轴不平行度超过规定标准;变速器副轴前端固定螺母松动;主轴的花键齿和滑动齿轮的花键槽  相似文献   

14.
中央传动作为拖拉机传动系的核心部件,在安装时需要调整大小圆锥齿轮副的接触印痕和齿侧间隙,另外需要调整的就是小圆锥齿轮总成内锥轴承的预紧度。文章主要讨论小圆锥齿轮总成的设计原理及装调工艺并对装调工艺进行优化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前驱动桥的中央传动齿轮和轴承在工作中受力很大,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产生磨损和松动,为保证中央传动能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及时检查与调整。 一、前桥圆锥主动齿轮轴向间隙检查调整 先用手锤轻轻地将从动轴法兰总成朝前敲到最前位置,然后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将内径千分尺表杆贴紧从动轴法兰总成平面,用撬杆再将从动轴法兰总成朝后撬到最后位置,这时读出内径千分尺移动数据。正常轴向间隙为0.15~0.3毫米,当轴向间隙超过0.8毫米时,必须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通过改变轴承7606E与7607E之间的间隔套处调整垫片,来实现轴向间隙的调整。当轴向间隙过大,应减少调整垫  相似文献   

16.
一、飞轮壳处漏油,是由主动功率轴承压盖松动引起的,为何拧紧压盖螺栓不能解决问题在动力传动过程中,80211轴承受到一个较大的轴向力,此力来自中央传动齿轮副,正常情况下,主动圆锥齿轮轴上的两个锥轴承7610和7309调整合适,此轴向力由这两个锥轴承承受。但当锥轴承磨损严重、调整不当、轴向间隙增大时,此轴向力便通过主动圆锥齿轮轴传给后盖,造成主动功率轴承压盖螺栓松动,进而导致飞轮壳处漏机油,所以单靠紧固压盖螺栓是不能解决漏油问题的。必须先调整锥轴承7610和7309的预紧力,然后再紧压盖螺栓。二、转向器的装配上海—50型拖拉机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一、后桥的损坏及修理中央传动直齿轮常发生齿厚磨损,牙齿损坏现象。牙齿掉牙可采用挖去损坏部分,再重新栽补的方法修复。齿厚磨损严重,拖拉机行走时,后桥会发生很大噪音,应及时更换新齿轮。  相似文献   

18.
车辆齿轮油是润滑油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减少齿轮及轴承的摩擦与磨损,增加润滑表面的散热作用,防止机件发生腐蚀和锈蚀.主要用于润滑汽车、拖拉机传动系中的变速器、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各种齿轮.齿轮油的黏度较润滑油大,略呈黑色,因此也称之为黑油. 1.对齿轮油使用性能的要求 (1)良好的油性和极压性.齿轮工作时表面承受的负荷高、压力大、滑动的速度很快,不利于承载负荷的润滑油膜的建立.因此,要求齿轮油必须具有良好的油性和极压性,才能在齿轮表面建立起边界润滑油膜,以防止齿面磨损、擦伤、烧结等,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传动效率.双曲线齿轮的工作条件尤其苛刻,所以极压性是双曲线齿轮油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9.
1.排除飞轮壳处漏油上海—50型拖拉机飞轮壳处漏油通常是由主动轴轴承压盖松动引起的 ,然而 ,有时拧紧了压盖螺栓也不能解决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在动力传动过程中 ,80211轴承受到一个较大的轴向力 ,此力来自中央传动齿轮副。正常情况下 ,主动圆锥齿轮轴上的2个锥轴承7610和7309调整合适 ,此轴向力由这2个锥轴承承受。但当锥轴承磨损严重、调整不当或轴向间隙增大时 ,此轴向力便通过主动锥齿轮轴传给后盖 ,造成主动功率轴承压盖螺栓松动 ,进而导致飞轮壳处漏机油。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紧固压盖螺栓是不能解决漏油…  相似文献   

20.
机构故障现象 发动机冒黑烟,熄火驱动轮打滑原因阻力过大缠草过多传动齿轮打坏或卡死发动机功率不足驱动轮装反田里水过浅驱动轮夹泥或缠草泥脚过深耕深过深绿肥或杂草过多传动皮带过松发动机功率不足牵引架变形驱动轮紧固螺母松动或轮子变形后支承滑板升降高度不合适 正 不重足走过不行作力轮操引动向牵驱转传动与行走部分齿轮箱漏油或进泥水齿轮箱噪声过大偏牵引犁不入土牵引轴套筒内无润滑油转向机构缠有杂草油封安装方向不对或损坏轴承盖螺栓松动齿轮过度磨损,造成齿侧间隙过大齿轮表面有剥落现象轴承严重磨损润滑油不够或质量不符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