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利用鲁中地区的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高产、高效、优质玉米杂交品种,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管理并创建高产群体,是获得玉米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齐思泉  邢茂德 《农业科技通讯》2022,(10):203-204+207
本文作者从鲁中地区小麦病虫害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措施、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阐述了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对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鲁中地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培肥地力、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夏玉米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中地区种植的鲜食型甘薯品种,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10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查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商品性状、抗病性等,发现烟薯25、济薯26、哈密、泰紫薯1号具有商品性好、食味优、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鲁中地区作为鲜食型甘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选择近年来山东省审定的12个小麦品种参加试验,通过观察记载这些品种性状表现,检验这些小麦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以期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2012、2013年两年度在该区域种植表现最好的品种为鲁原502、泰农18、济麦22等。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鲁中地区黄连木容器育苗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及处理,育苗容器选择,营养基质的配制、消毒和装袋,播种,苗期管理,起苗运输等方面内容,为黄连木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鲁中地区春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早播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实现马铃薯种植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兔眼蓝莓在鲁中地区引种需要的土壤条件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施入硫磺粉130~195 g/m2,调节pH值到4.8为最适合生长酸碱度;选择草炭和腐烂的松树皮以1∶3的比例作为调节土壤的合适有机质;土壤翻耕深度20~25 cm,整好地进行台田高25~30 cm,株行距2.0 m×1.0 m产量效果最好;稀土制剂∶氮∶磷∶钾最适宜的比例为0.1∶4∶10∶6。  相似文献   

9.
10.
小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小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活血、利水消肿等药用价值,是广受欢迎的药食两用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日益关注,以及对小豆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和开发,小豆在膳食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价格的上涨,小豆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本文作者结合鲁中地区的环境特点和种植习惯,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对夏播小豆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当地的小豆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粮食产业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山东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制约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山东省粮食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以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鉴定试验以农业部《普通小麦冬春性鉴定技术规程》为依据,结合3因素(苗穗期、基穗率、穗粒数)聚类分析结果,对2014~2015年度冀中南冬小麦水地组区试的17个品种进行了春性鉴定.鉴定结果:春性品种有邯生730、衡11-6021;弱春性品种有龙华808、金禾12-089、轮选329、邢麦16;半冬性品种有石12-4117(近弱春性)、中信麦99、农艺麦2号、D11491、WF2号、乐土808、Jun-12、JF69、石11-4195、众信8678;冬性品种有曲麦26.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和RS的山东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地形图、遥感图像为数据来源,应用景观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改革后,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冠县居民点外延扩张较为明显,导致居民点数量减少、平均规模大幅度增加,总面积增加接近1倍;空间分布密集程度减小;农村居民点规划工作的开展使得居民点形状更加规则化。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5~2009年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自建国以来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2001年以后粮食面积逐年小幅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中原经济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建议,即减少工业用地、挖掘耕地治力和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5.
柳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86-2388
笔者对山东省村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东省村级文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较薄弱,地区间的文化建设及活动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意识比较强烈但文化实践活动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需加强偏远乡村的文化建设活动,注重本地各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并动员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土壤酸性增强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方法]利用GPS野外定点采取吉林省中部表层土壤样品共90个,采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元素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K、Ca、Mg等必需大量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K、Ca和Mg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流失;N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N含量随土壤酸性的增强而积累;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积累。[结论]合理施肥,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百临着产量高,经济效益低的主要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等原因造成,因此,国家和地方应用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促进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省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对耕地保护的影响,提出符合山东省实际的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音  郭晓葭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48-13949,14021
分析了山东省煤矿区生态破坏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山东省煤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措施,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煤矿区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今后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0.
谢红霞  谢永红  王翠红  杨君  袁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05-18207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