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丰1优3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在南平市延平区半高山区作烟后稻试种示范。介绍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两优616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011 ~2012年两优616在连城县作烟后稻和晚稻试种、示范的种植表现,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6号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中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福建省作晚稻种植。2004年甬优6号引入台州市的温岭,温州市的苍南、乐清、龙湾等地作连晚试种,  相似文献   

4.
优质超级稻“甬优6号”晚季不同秧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由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在全市作中稻试种26个点、作晚稻试种2个点.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宜在全市作中稻及邵武市中东部地区作晚稻种植.2006年的多点试种发现,该组合分蘖力偏弱、秧龄过长,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了解秧龄对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及甬优6号在邵武市作晚稻种植的相关表现,2007年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在沿山镇进行了晚季2个播期的不同秧龄试验.  相似文献   

5.
谷优596是南平市农科所采用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4)。2011年引进上杭县南阳镇作双晚试种,2012年在南阳村沙下坪、罗屋坝和射山村富坑扩大种植,两年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适宜在上杭县双晚稻区推广种植。一、产量表现谷优596杂交优势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A组区试,平均产量560.0  相似文献   

6.
Ⅰ特优3381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Ⅰ特A与该所选育的龙恢3381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引进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烟后作推广种植226 hm2,总体表现适应性、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广8优673是由福恢673和广8A经过杂交选育出来的晚籼型三系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16年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进行烟后稻示范性种植,产量高、各种性状表现良好,该文总结了杂交水稻新品种广8优673在新罗区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Ⅱ优183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83配组而成的中籼杂交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今年引进我县松港沙头、赤岸村等地作晚稻试种2公顷,表现丰产性好、熟期适中、抗寒性较强、米质较优等特点,在热资源偏少的闽东稻区作晚稻种植具有推广价值。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福两优366"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栽培,表现出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的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阐述了其田间示范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引进福建省内外通过国家审定的9个超级稻品种,结合龙岩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4个两系稻新品种,对其生育期、产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福龙两优863、Ⅱ优航2号较适宜在龙岩市作晚稻种植,扬两优6号适宜在龙岩市作中稻种植,福龙两优9388和福龙两优8号作晚稻种植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内2优111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省福安市引进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好等特点,适宜在福安市低海拔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介绍了其在福安市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杂交晚稻新组合中优洲481在江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优洲481是江西九洲种业有限公司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洲恢481杂交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早熟新组合。在江西作二晚试种表现具有产量高、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省的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农科院用甬粳2号A与K2648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在2004~2005年福建省晚稻优质组区试中,表现产量较高、抗性好、米质优。为了探索甬优6号在邵武市种植的适应性及高产栽培技术,2006年邵武市种子管理站在全市10个乡镇不同类型田块进行中稻试验示范。安排中稻试种点26个,面积3.5 hm2;每个中稻高产示范片种植1 hm2;连作晚稻试种点2个;与花优63对比试验点1个。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适合邵武市作中稻种植。该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可作为邵武市中稻主要推广组合大面积推广。1产…  相似文献   

14.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12年引进在德化县大铭乡试种,2013年扩大示范,均表现高产优质,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3002)。现将中浙优8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 2012年德化县大铭乡引进中浙优8号在大铭村和琼英村作中稻试种,面积均为1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53.4kg和675.5kg,平均亩产664.5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3%。2013年在大铭村和琼英村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各75亩,经实地测产,每亩产量分别为667.5kg和676.9kg,平均亩产672.2kg,比对照福优964增产18.6%。经过2年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佳粳21(原名YK2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好,米质优。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作单季晚稻种植,浙中南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泸优564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64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广泛的推广潜力和应用价值。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优质组区试表现突出。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从2007年开始在顺昌县中、晚稻多点试种,均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株型紧凑、椿高适中、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秀水223”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优质半矮生型连晚稻品种。2001年春海南繁育定型,当年秋人双季晚稻鉴定圃进行小区产量及农艺特性鉴定,2002年参加浙江省双季晚稻联合品比,2006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我市试种,该品种表现出矮秆包节,剑叶上举。穗长而着粒偏稀,根系活力旺盛,灌浆一致,稻米整体品质优于密穗类型,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我市作连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5,(9):62-63
两优66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福恢667配组育成的两系组合,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2012年建瓯市徐墩镇引种试种。两优667表现出超高产潜力、熟期适中、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的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徐墩镇试种示范推广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Ⅱ优3027是浙江大学核农所等单位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穗大粒多,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作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博Ⅱ优270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于1993年用博ⅡA与恢复系玉270配制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05年起,博Ⅱ优270先后在漳州市的漳浦、龙海等十个县试种,一般栽培水平下单产可达7500 kg.hm-2,表现出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特点,适合漳州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