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甘薯加工业的发展,市场需求量随之增加,大连地区甘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发展前景看好。但是单产一直徘徊不前,究其原因,除了品种以外,更重要是甘薯病毒病导致减产。目前影响我国甘薯生产主要毒原有5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有两种:一是羽状斑驳病毒;二是潜隐病毒。植株感病毒后表现出叶片皱缩褪绿、花叶、黄化、分枝丛生、茎蔓变细、节间变长、薯小、薯细、薯少、纵裂、表皮粗糙、品质下降、纤维增多、生长势弱、早衰等症状,减产率达30%~50%,采用脱毒技术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脱毒甘薯主要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甘薯感染病毒后种性严重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一般减产20%以上.重者减产50%采用甘薯脱毒技术是防冶病毒病,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泉州市1998年开始从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20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25.4%,平均亩产鲜薯2047公斤,  相似文献   

3.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4.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病毒,甘薯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制约因素。据调查,南阳市一般田块发病率100%,一般减产30%左右,2010~2013年共检测病害样品2 214个。结果表明,南阳市甘薯病毒的病原至少有6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褪绿斑病毒(SPCFV)、C-6、C-8和甘薯轻驳病毒(SPMMV),其中以SPFMV的检出率最高,阳性率达72.12%,其次是SPLV达60.22%。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薯种苗,生产脱毒甘薯成为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最后概括了脱毒种薯的生产程序,即1选用优良品种,2茎尖分生组织,3病毒检测,4优良株系评选,5脱毒试管苗快繁,6网室内生产脱毒原原种,7隔离区生产脱毒原种,8大田生产脱毒良种。  相似文献   

5.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杨永嘉,邢继英,邬景禹(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221000)近年来,我国对甘薯病毒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的试管苗,由于脱除了病毒,可以大幅度提高薯块产量和改善品质,一般增产幅度达20~50%,干率...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由于受病毒侵染,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种植脱毒甘薯及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可解决此问题,并有助于扩大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7.
泉州市自1998年开始从本省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17.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19.6%,平均亩产鲜薯2143.2kg,比未脱毒增长14%,种植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提高,可大力推广。脱毒甘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如下:1主要特点1.1抗病性能力增加脱毒甘薯是应用生物技术脱去苗中的羽状斑驳病毒(SPE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侵染甘薯的病毒,减少或避免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甘薯脱毒同时脱去多种真菌、细…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Ⅰ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 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9.
甘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薯长期大田种植,病毒侵染,种性退化,抗性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特点,提出对甘薯进行脱毒,恢复其优良种性,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惠安县是闻名的甘薯县,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8%,甘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1999年开始引进脱毒甘薯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其中辋川镇两个村也作为脱毒甘薯栽培示范片,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脱毒甘薯的推广应用,对甘薯主产区是重大贡献。由于大面积连续多年推广应用主栽品种,易受病毒侵染,造成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较差。为了有效克服以上缺点,提高甘薯单产和品质,近年来在县农业局和  相似文献   

11.
甘薯脱毒种薯连年使用后的病毒侵染情况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在田间非隔离条件下连续种植的3 个品种脱毒薯,用血清学NCM- ELISA 方法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调查侵染率和反应强度,第1 年就出现了较高侵染率,以后几乎每年增加1 倍,第3 年可接近对照水平。阳性强度也逐年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病毒阳性增长率与鲜薯增产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从理论上证实了脱毒种薯使用年限为2 ~3a 。  相似文献   

12.
甘薯是南安市最主要的薯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长期种植新种花、湘薯75-55、金山57、台薯系列等老品种,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促进南安市甘薯生产,南安市农技站在引进脱毒甘薯品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999年从龙岩市农科所引进脱毒甘薯品种(苗)试种,经南安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的增产幅度达10%~25%,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甘薯品种,目前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666.7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43.5%。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种性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脱毒甘薯植株生长健壮,病害轻,产量高.一般可比未脱毒的甘薯增产40%以上.要使脱毒甘薯高产,在栽培技术上应抓好选种、整地、扦插质量、追肥、防病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这样才能夺取高产,提高脱毒薯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病毒侵染是造成当前甘薯种性退化、减产、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恢复原品种优良性状。脱毒后的甘薯具有栽后缓苗快、长势旺盛、容易徒长等特点和优质高产的能力。只有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发挥脱毒薯最大生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不同地域对不同甘薯品种的植株性状、生物产量、鲜薯产量、茎叶产量、收获指数和切干率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薯103、云薯110、云薯116、云薯120、云薯122等的生产力水平均高于对照品种“甘心红薯”,下一步经过品种登记后,可在云南省甘薯生产上推广应用,以提高我省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因连年种植出现的病害发生加重、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甘薯产业的发展。甘薯脱毒技术是脱除病毒、恢复品种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但生产中脱毒苗的供应能力不足,为了探索其解决办法,以徐薯18、龙薯9号为试验材料,根据甘薯龙薯9号扦插苗自身吸收矿质元素的量计算所得的基质培配方龙9以及1/2龙9、MS、1/2MS为处理,进行了脱毒苗组培扩繁的比较探究。结果表明,徐薯18和龙薯9号1/2龙9配方的茎节数和茎长均为最好,但试验过程中该配方出现了叶片黄化现象,故对1/2龙9配方进行了完善,并在徐薯18、龙薯9号、烟薯25、绵薯10号、遂宁524及北京1号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2改良龙9配方处理下的各品种茎长和茎节数均优于MS配方,这对于解决生产中脱毒苗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薯病毒病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病毒病在田间的发生较为普遍,病毒病为害损失一般在20%以上。根据病毒传播途径。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茎尖分生组织不带毒或带毒少的原理,采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无病毒薯苗,对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推广甘薯脱毒技术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脱毒甘薯是利用生物组织培养技术脱去甘薯体内病毒而获得的甘薯,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生长旺盛、栽后缓苗快、结薯早、薯块多、抗逆性强、耐贮藏等特点。脱毒甘薯做为一种调剂食品,以其口感好、营养成分高、保健防病、易栽培、易加工、效益高的优点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架城县近几年脱毒甘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往年的不足百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亩,出现了许多脱毒甘薯种植村和众多种植户。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技术》2013,(6):40-41
甘薯在辽南地区栽培较多,由于品种单一、连作时间长,茎线虫病、黑斑病发生普遍,平均发病株(穴)率20%,严重地块达50%,影响产量和效益。脱毒甘薯烟薯18是山东烟台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开发优良烤食型脱毒薯品种,以薯形优、薯块大小适中、品质好、产量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