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俗称孵化缸中的“屑花”。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于17—18℃,这样延长了孵化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鱼苗部分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产生一些死鱼苗。此外,由于亲鱼的成熟度不够良好,产下后,  相似文献   

2.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统称“屑花”。  相似文献   

3.
鱼苗拖泥病是由于鱼苗在孵化、运输或下池不久的阶段,突遇寒潮,鱼苗受西北风和阴雨连绵的天气影响发病。病鱼群集水面,游动无力,头部发黑,体质消瘦。严重时,病鱼体表裹有一层粘液,并粘附泥污,呈细  相似文献   

4.
鱼苗品质的好坏与产苗季节关系很大。鱼苗的各种名称一般都按时令称呼:有“菜花籽”、“立夏籽、“小满仔”、“芒种仔”和“霉花仔”之分。“小满仔”是体质最强,成色  相似文献   

5.
春季气温回升后,养鱼户都纷纷选购鱼苗放养。在选购苗的过程中,如何识别鱼苗的优劣呢?一是看主要是看鱼苗的生长状况。凡体质健壮的鱼苗,背部、尾部的肌肉肥厚,鳞片完整,鳍条无损,体表光滑,无伤、无寄生虫,且同种、同龄的鱼苗,大小均匀,体重基本相同。二是旋就是将鱼苗放入孵化缸或鱼桶中,用棍棒插入水中,将水搅动后产生旋涡。这时,能在旋涡边缘逆水游动的鱼苗,体质强壮;反之,被卷入旋涡中的鱼苗,则体质相对较弱。三是试将鱼苗舀在瓷盘中,若游动活泼,鱼体清洁,口吹水面时,能逆水游动,倒掉水后,能在盘底激烈挣扎,头…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室内孵化鱼苗效果较好,已为许多单位所采用。但是,这种孵化方式,自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开始到鱼苗出膜后的一段时间为止,必须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向每只孵化缸供给一定的新鲜水量。这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刻,水塔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位,否则,就会给生产带来损失。如果用人工控制水泵运转来保持一定的水位是比较麻烦的,  相似文献   

7.
我市鱼苗生产单位,在采用孵化缸孵化鱼苗的工艺过程中,普遍反映,当鱼苗出现鳔(俗称腰点)时,特别在黎明前,常发生全缸鱼苗死亡的事故。去年,泰兴县水产养殖场在孵化鱼苗中发生这种情况时,对进出缸水质进行了化验,发现水中溶氧量极低,分别是2.4毫克/升和1.2毫克/升,随即用氧气瓶充氧,结果缸内鱼苗全部恢复正常。通过进一步试验,发现鱼苗从受精卵孵出后的60-70小时内(即鳔出现时),卵黄耗尽,游泳能力增强,其耗氧量急剧增加,进入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我市水产技术人员围绕提高“三大率”,即亲鱼成熟率、催情产卵率、孵化成活率,开展以改进孵化工具为中心的技术革新,60年代中期推广了鱼苗孵化箱、孵化瓶、孵化缸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斑点叉尾■不同发育阶段鱼苗对盐度的急性耐受力,分别对其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和孵化后第30天鱼苗进行24、48、96 h急性盐度胁迫试验,研究3个发育阶段鱼苗的半致死盐度和安全盐度,并比较各发育阶段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试验结果显示:3个发育阶段斑点叉尾■鱼苗的24 h和48 h半致死盐度均为孵化后第30天鱼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卵黄囊苗,96 h半致死盐度为孵化后第30天鱼苗>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卵黄囊苗、孵化后第10天鱼苗和孵化后第30天鱼苗的极限耐受盐度分别为7.0、4.0和9.0。因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体质较弱,且仍需要经历孵化后第10天至孵化后第30天这一关键时期,故3个阶段鱼苗的放养水体盐度应分别控制在4.0、4.0和9.0以下。试验结果可为沿海滩涂地区斑点叉尾■鱼苗科学放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江苏睢宁县鱼种场,仅有12只水泥孵化缸,由于水温低等各种原因,一年中可进行人工繁殖的季节只有25—30天,每年鱼苗产量因孵化缸周转困难而只能生产900万尾。  相似文献   

11.
自从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鱼苗的孵化工具不断地在更新发展,从一开始的孵化箱、孵化缸、孵化桶、孵化槽,一直到孵化环道。同时,各种孵化工具的本身也在不断地完善,例如平底孵化缸,先由原来缸面中心过滤罩过滤出水发展为缸面四周缸罩过滤出水。前者由于过滤面积极小,出膜时洗刷过滤罩劳动量很大,稍不小心就会发生溢苗现象。再说孵化环道,也由原来的纱窗式过滤发展为现在的双滤面过滤。总而言之都是过滤面积的增大,从而改良了孵化的水质,提高了孵化率,减轻了洗刷纱窗的劳动量,减少了溢苗现象。根据这一思路,以及综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利用流水孵化缸进行梭鱼鱼苗孵化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开来,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时有不确定因素干扰,孵化率一般不能达到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就梭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工繁殖的鱼苗因受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有弱有强。鱼苗体质的强弱与生长速度,成活率都有很大关系,因此大家都要选用优质鱼苗。现将鱼苗优劣的判断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广东佛山南海市近200家鱼苗场共生产孵化各类淡水鱼苗1400多亿尾。该市有关部门称,这一数字约占了广东全省“鱼花”(即鱼苗)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南海也因此成为中国较大的淡水鱼苗生产繁育基地。据了解,中国每年淡水鱼苗生产量约为7000亿尾,广东约占4000亿尾左右,而南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每年鱼苗生产孵化量就在1000亿尾以上,“南海鱼花”在中国淡水鱼苗生产繁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鳜鱼受精卵孵化及鱼苗开食生长阶段的管理技术可概括为“三忌”与“三要”。“一忌”水质差:表现在水体中浮游生物过多,泥沙多,溶氧量偏低.温差大,给孵化管理带来难度。“二忌”饵料基:表现在适口饵料数量不足,且投喂量不均匀;饵料鱼规格不配套也影响了缓鱼苗摄食、生长。“三忌”防病差:表现在不能坚持常规预防和及时治疗,在用药数量和方法上随意性大也影响了防病效果。要确保鳜鱼苗繁育成功,必须努力做好“三要”工作。“一要”控调水质:通过建造闸口,用60目、80目和100目的尼龙纱绢分三级过滤,滤去水中过多浮游生物。进水…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用传统的孵化缸、环道进行鱼卵孵化时水温、水质变化对鱼卵孵化的影响,自行研制了悬浮式曝气孵化器,并用该孵化器进行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的孵化试验,探讨孵化过程中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出苗率.结果表明:在孵化过程中,pH和亚硝酸盐氮基本不变,氨氮从0.156 mg/L上升至1.870 mg/L,溶氧最低点出现在鱼苗出齐时,为4.6 mg/L.花鱼骨的出苗率为86.0%,青鱼的出苗率为84.0%~86.0%,与传统的冲水式孵化缸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7.
在鱼苗生产过程中,往往遇到正在孵化的正常鱼卵突然发生大批提早溶膜的现象。湘阴东湖渔场水科队是一个年产近亿尾“湘鲫”和家鱼苗的孵化场,近年陆续出现鱼卵大批提前溶膜而造成孵化失败的情况,仅1985年一次就因此损失“湘鲫”和其它家鱼苗近千万尾。类似的情况在我省其他地区的一些家孵场所常有发生。一、正常鱼卵提前溶膜成因的探讨为了解决提前溶膜这一家孵生产的难题,我们对历次出现提早溶膜现象的孵化水质,水温,溶氧等理化因子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对有关催产亲鱼体质,鱼卵质量,孵化工具及操作技术各方面原因作了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我们先后进行了19次远距离鱼苗鱼种的运输,共创效益15.23万元,总成活率69.64%,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现对长途运输技术进行总结,以便使各地的鱼苗运输工作更加科学、合理。1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1选择体质较好的鱼苗鱼种,体质检查用表1方法:鱼苗在1-2小时前从孵化环道或孵化器中取出装箱;鱼苗体色应淡黑色,孵出时间长,已经变黑或鳔点尚看不清的不宜运输;清除死苗、弱苗;若规格不齐,则用花筛筛齐暂养待装;鱼种必须在装箱前2-3天拉网锻炼后才能入暂养箱中待装;除去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等物;池水降到适当的深度;运…  相似文献   

19.
鱼苗孵化工具种类很多,有孵化缸、孵化桶、孵化槽、孵化环道等。环道系列中又分为圆形环道、长圆形环道,还有单环和双环之分。这些孵化工具性能各异。归根到底都是鱼卵鱼苗在孵化器中随水飘流,鱼卵和鱼苗发育过程中呼吸耗氧来源于不断交换的孵化用水。各地根据本地条件采用不同的孵化工具。我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采用铁皮孵化桶。每只桶能装水0.2立方米,放鱼卵30万粒。正常情况下当鱼卵受精率达到80%以上时,可以孵出匕万一20万尾鱼苗,总孵化率50%-7O%,在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下,这种孵化工具可以满足生产需要。随着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良种规模化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黄颡鱼良种亲本的选育,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方式,水泥池静水孵化与孵化缸流水孵化等环节开展试验。获得了质量好、性状稳定的优质黄颡鱼鱼苗。提高了黄颡鱼苗种质量和人工繁殖效率,实现了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