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和EDTA对短季棉活性氧代谢及铃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EDTA对短季棉活性氧代谢和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上升,短季棉功能叶中SOD活性、MDA含量分别呈显著下降和增高趋势,幼蕾、花中SOD、P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密度在6万~9万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并不会导致幼蕾、花中SOD、POD活性的显著下降。EDTA减缓了功能叶中SOD活性下降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幼蕾、花中SOD和POD活性,具增铃增铃重的效果。同时,密度在9万株·hm-2时,EDTA的增铃重效应较佳,且总铃数和伏桃比例也高  相似文献   

2.
酚类化合物对大豆的生理调节作用和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会杰  林学梧 《作物学报》1995,21(3):351-355
大豆苗期喷施酚类化合物SA、Res和TA,对叶片生理特性,植株生长及开花结实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处理后,叶片的SOD、CAT活性提高,MDA含量减少,NR活性增强,蛋白质、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提高,主茎生长加快,开花期提前,单株开花数和结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提高,在三种酚类化合物中,以Res对大多数生理特性和产量的调节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清除活性氧酶类对棉花早熟不早衰特性的遗传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本研究对父本短季棉早熟早衰类型品种中棉所10号、母本晚熟类型辽棉7号、子代早熟不早衰类型中棉所16进行了清除活性氧毒害的酶类SOD、POD、CAT等进行了分析。母本中棉所10号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活性氧的危害,致使未老先衰,过早丧失光合能力,造成低产;父本辽棉7号的SOD、POD、CAT的活性前期强后期稳而不降,致使晚熟;子代中棉所16结合了两者优点,生长特性早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高产稳产,其生化特点与其特性较一致,SOD、POD、CAT活性强,后期平稳下降,使其早熟不早衰。说明清除自由基酶类在早熟不早衰特性育种中有良好的遗传影响和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4.
植物低温保护剂对喷药棉苗抗寒力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LTPA(植物低温保护剂)处理棉花幼苗,促进SOD、P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抗寒力鉴定结果表明,棉苗可抵抗-2℃~-5℃低温长达12h不受冻害。这种抗寒力可保持一个月。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初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和农用稀土复配剂,初步研究了复配剂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剂可降低株高,延缓衰老;使结瓜期叶片中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强;对黄瓜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复配剂A3B2进行处理的效果最佳,增产幅度高达27.04%;促进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单瓜重,其次是单株结瓜数。  相似文献   

6.
棉花不同生育期SOD同工酶与品种抗黄萎病性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凝胶电泳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子叶期、4叶期、蕾期、铃期、吐絮期等5个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内SOD同工酶,结果其谱带数目相应为4、8、8、4、3,随着棉花的生育进程,SOD同工酶活性由弱一强一弱。在棉花生长前期子叶期、4叶期,抗、感黄萎病品种之间,接菌与不接菌棉株间,SOD同工酶谱活性差异不明显;在蕾期,虽然品种间的SOD同工酶谱活性差异不明显,但接菌的棉株E1、E5、E6三条酶带活性强于不接菌棉株,E3活性则相反;在铃期,抗、耐品种较感病品种E2谱带活性强,接菌棉株较不接菌棉株增加一条E3b谱带。感病品种泗棉2号上显症棉株叶片体内SOD同工酶较无病症叶增加一条E4酶带;不同病级的叶片内,SOD同工酶的活性差异不大。至吐絮期,不同品种棉株及显症叶与无病叶间的SOD酶活性又趋相同。  相似文献   

7.
黔油19号不同时期喷施稀效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稀效唑对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9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蕾苔期、初花期喷施稀效唑能够有效提高油菜黔油19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其增产效果较明显,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时期为初花期喷施200mg/kg的稀效唑处理效果最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增加最多,油菜籽单产达273.47kg/667m^2,比ck(喷施清水)增产42.61%。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3个农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前施用硅肥能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提高孕穗期高效和有效叶面积的比例及粒/叶和粒重/叶;促进抽穗开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积累;提高茎系质量,增强抗倒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具有稳定的增穗和较好的增粒增重及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验用增产灵和2,3,5-三碘苯甲酸(TIBA)对间作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进行喷施。喷施增产灵后,对早熟矮杆品种各处理均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0.37%-6.75%,施用时期以结荚期为佳;早中熟、中杆、生长较为繁茂的品种仅在开花期喷30ppm可增产12.06%;增产灵的增产作用主要是由于提高了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喷TIBA后,对植株主要起降矮壮杆的作用,株高降矮0.52-10.78cm,抗倒能力增强,早熟、矮杆的75-88-13开花期喷施呈减产效应,而结荚期喷施可增产0.47%-3.5%;早中熟、中杆的冬二则在开花期喷施可增产6.42%.  相似文献   

10.
廖玲 《种子》2006,25(6):87-89
实验结果证明:对杂交油菜制种地不育亲本生长后期进行化学调控,即在蕾薹期拔除可育株后对稀疏株行的不育株及时施用复合肥,壅脚,培育大株型来弥补株数的不足。于初花期喷施300mg/L的多效唑以矮化密度大的不育株,优化株型,增强防倒抗病能力;在终花后的角果发育期喷洒3%磷酸二氢钾。促进结实。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可增产243kg/hm^2,净增产值936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