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人工孵鸽技术采用人工孵鸽来代替自然孵鸽,一是使种鸽免去孵化任务,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死蛋等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可使孵化率从亲鸽自然孵化的68%提高到人工孵鸽的88%,其具体操作技术如下:1.1取蛋应在每1d晚上8时以后,对所有种鸽所产的鸽蛋全部取出,不宜过早过迟。过早时,有部分种鸽未产蛋;过迟时,有的种鸽产蛋后有立即开始孵化的习惯,造成鸽蛋温度上升,对人工孵化带来不良影响。取蛋时须将蛋窝一同取出,以免种鸽恋巢抱…  相似文献   

2.
(一)肉鸽人工孵化主要技术鸽蛋分批放入小型孵化机进行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37.8~38.2℃,相对湿度为55%~65%。1.取蛋。每天晚上8:00以后将所有种鸽所产的蛋全部取出,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时,有部分种鸽未产蛋;过迟时,有的种鸽产蛋后有立即开始孵化的习惯,造成鸽蛋温度上升,对人工孵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温岭市鸽业有限公司养鸽场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肉鸽繁育场 ,现存栏种肉鸽 115 0对。为增加种鸽年繁殖乳鸽的数量 ,研制了仿真鸽蛋代替种鸽蛋使亲鸽保持自然孵化和“出雏” (人工孵化的出雏鸽替换出仿真蛋 )后产生嗉囊乳的生理习性 ,取其真蛋进行人工孵化取得成功 ,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一定规模的配对种鸽群 ;制作、备好仿真鸽蛋 ;人工孵化器 (电孵箱 )。1 2 试验鸽 :选同等饲养条件下处于同 1~ 2d内产蛋的种鸽 12 0对 ,取60对在每对产完 2只蛋后 1h内及时替换入仿真蛋取出真蛋 ;…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温岭市鸽业有限公司养鸽场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肉鸽繁育场,现存栏肉种鸽1150对。为增加种鸽繁殖乳鸽的数量,研制了仿真鸽蛋代替种鸽蛋使亲鸽保持抱窝自然孵化和“出雏”(人工孵化的出雏鸽替换出仿真蛋)后产生嗉囊乳的生理习性,取其真蛋进行人工孵化取得成功,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1)一定规模的配对种鸽群;(2)制作、备好仿真鸽蛋;(3)人工孵化器(电孵箱)。 2.样本:(1)选同等饲养条件下处于同1~2天内产蛋的种鸽120对,取60对在每对产完2只蛋后…  相似文献   

5.
蛋鸽生产的快速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繁殖速度缓慢。繁殖种鸽被高产蛋率技术“双母拼对”产蛋鸽所取代后,导致养鸽场产蛋鸽的产蛋与孵化矛盾日趋突出。为促进蛋鸽产业化经营发展,平阳县有关部门已引进全自动孵化机开展鸽蛋人工孵化,加快肉鸽生产,缓解鸽蛋市场对肉鸽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选用同品种、同饲养条件下的生产种鸽分别进行鸽蛋并窝和调仔并窝试验。其中鸽蛋并窝试验分析每次产蛋均孵化哺育、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种鸽不孵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产蛋间隔周期;调仔并窝试验分析雏鸽在人工调窝、不调窝的情况下10日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每次产蛋后均孵化哺育乳鸽的对照组,其产蛋平均周期是45 d;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产蛋的试验组Ⅰ,其产蛋周期是31.5 d;种鸽每次产蛋均不孵化、不哺喂乳鸽的试验组Ⅱ,其至下窝产蛋周期是18.5 d。对照组产蛋周期比试验组Ⅰ多13.5 d,比试验组Ⅱ多26.5 d,差异显著(P<0.05)。种鸽自孵自哺育的对照组10日龄的乳鸽成活率是91.6%,人工调仔的试验组10日龄乳鸽成活率是98.6%。乳鸽人工调仔并窝的成活率比不调窝10日龄成活率提高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春季4-5月是作育幼鸽的黄金季节,所以搞好种鸽的春季饲养与管理,是提高幼鸽作育率的关键。春季是种鸽产蛋、孵蛋、育雏的好时期,因此要抓好鸽蛋和种鸽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1肉鸽的人工孵化 饲养肉鸽一般选用纯种王鸽和银王鸽2种肉用王鸽,饲养方式可采用室内三层单笼配对生产。种鸽所产的蛋分批放入小型孵化机进行孵化。因鸽蛋小,故应将鸡蛋的蛋架改成适合放鸽蛋的蛋架,孵化温度控制在37.8~38.2℃,相对湿度为55%~65%、后期湿度为70%~80%。照蛋分3次进行,第1次在入孵后第5天,取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2次在入孵后第10天;第3次在入孵后第16天,取出死胚蛋后转入出雏机,入孵后第17~18天仔鸽开始出壳。  相似文献   

9.
电脑孵化鸽蛋技术是利用肉鸽专用孵化机代替种鸽自然抱孵,使种鸽免去孵化过程,缩短产蛋间隔周期,增加产蛋量,避免亲鸽孵化时因温度、湿度、猫(鼠)惊吓、人员操作等原因造成破蛋、凉蛋,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孵化应根据鸽蛋特点及胚胎发育规律进行,并要先少量试验,稳定几批后方可大批进行.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出雏数进行灵活调整 ,让哺喂能力强的喂 3只 ,哺喂能力差的喂 2只。对哺有 3只的种鸽补饲增水。为对哺喂鸽减负 ,缩短哺喂周期 ,可在喂至 7~ 8日龄时 ,转由人工哺喂至上市 ,能使产蛋量更加提高。2 .6 就巢处理 种鸽产下 2枚蛋后即就巢孵化是鸽子的自然本性。当人为地长期取走鸽蛋时 ,少数种鸽会出现恋巢抱窝现象 ,延误下轮产蛋时日。有效简便的方法是 :在取蛋的同时连窝端走 (应是活动蛋窝 ) ,迫使孵鸽无巢立即醒抱 ,隔 6天后放回蛋窝再产第二轮蛋。既解决了懒抱 ,提早产蛋 ,又便于将蛋窝清洗消毒 ,避免蛋窝沾满粪便。3 人工孵鸽技术用…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两种食用鸽蛋生产模式效果,以白羽王鸽为对象,采用单因子、两水平、多重复试验设计进行研究。"公母配对"模式为对照组,1128对种鸽分为6个重复,每重复188对;"双母配对"模式为试验组,1 728对种鸽分为9个重复,每个重复192对。试验期17个月,对产蛋性能、饲料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母配对"模式与"公母配对"模式相比,每对种鸽月产蛋数增加了1.96个(P0.01),饲料效率提高了27.8%(P0.01),生产1个鸽蛋毛利润提高70.9%,但每只种母鸽产蛋间隔延长了5.4d(36.5%,P0.01),降低了种母鸽个体产蛋性能。试验表明,采用"双母配对"模式生产食用鸽蛋是可行的,可提高总体产蛋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人工孵鸽蛋 采用人工孵鸽蛋来代替亲鸽抱孵,一可使种鸽不花费抱孵时间,缩短产蛋周期,增加产蛋量;二可避免亲鸽孵化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破蛋、冷蛋、死蛋现象,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正确掌握人工孵鸽技术,孵化率一般可达88%(亲鸽自然孵化率一般为68%),其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增加鸽产蛋量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母鸽"产蛋配对配套技术的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商品蛋鸽种鸽群,提高了商品鸽蛋的生产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早期雌雄鉴别技术和"双母鸽"配对成功率,缩短青年种鸽群的饲养周期,有效降低反复劳动强度,最终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禽业导刊》2014,(24):4-23
在我国,肉鸽产业快速发展了三十余年,为我国特禽养殖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12年底,我国1000对以上的种鸽场有2000多家,全国存栏种鸽约3000多万对,年产乳鸽4.5亿只,部分肉种鸽转化成为蛋鸽生产,蛋鸽年存栏量1000万对左右,年产鸽蛋6亿个。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温岭市博大珍禽养殖场是一个种鸽存栏6000多对的肉鸽繁育场,几年来应用仿真鸽蛋(制作形状、大小、重量与真鸽蛋相似的假蛋)提高鸽蛋人工孵化效率,提高了亲鸽的产蛋量和乳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肉鸽繁殖的黄金季节,搞好肉鸽的春季饲养管理,是发展肉鸽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抓春繁,提高雏鸽成活率春季是肉鸽产蛋、孵蛋、育雏的好时期,要抓好生产种鸽的饲养管理。1.在孵蛋期间要按时照蛋两次,第一次在开孵后的4~7天,第二次在10~13天,照蛋时要取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做好单蛋的并窝,让其产第二窝蛋。2.雏鸽出壳后要防止被种鸽踩死、踩伤和鼠害。3.对不会孵蛋和不善哺雏的种鸽,要进行训练和诱导。(二)科学搭配饲料要保证营养需要,种鸽的日粮要营养丰富全面,新鲜多样,适口性好,具体配方为:玉米50%、糙米15%、小麦10%,豌豆2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和调整,乳鸽消费独树一帜,消费空间巨大,发展后劲十足。但是,还存在一些影响我国乳鸽业发展的因素:一是种鸽年产鸽蛋量小,种鸽每年仅能生产7窝左右;二是种鸽产鸽蛋后孵化、饲养期长,影响肉鸽快速发展;三是目前肉鸽饲养仍存在长期低效益运作,养殖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离大规模繁育和养殖还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消费需求。笔者在多年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发现利用人工合成鸽乳,采取0日龄育肥技术,可使“人工孵化、全人工育雏,种鸽只产蛋不孵化不育雏”成为现实。即打破肉鸽自然孵…  相似文献   

18.
鸽的雌雄鉴别率在85%左右,且没有一种比较可靠的单一的鉴别方法,应按种鸽的生物学特性和外观综合考虑。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蛋种鸽的饲养观察,总结出一些雌雄鉴别的方法,介绍如下。1 胚胎鉴别法1 1 依产蛋时间的早晚进行鉴别 后备种鸽长至6月龄时开始产蛋,一般产第一枚蛋孵出的  相似文献   

19.
鸽蛋孵化一般采取种鸽自然孵化的方式,即一对种鸽生产两枚蛋后,就自然孵化出雏、哺育。在生产中为提高产量,采用人工拼蛋技术,给每对种鸽孵化三枚蛋,产量由以前的13—14只/对/年,提高到17—21只/对/年。但受外界干扰因素比较大,尤其夏天潮湿,容易产生臭蛋;冬天温度低,容易产生冻蛋和种鸽踩烂蛋、弃孵蛋等。对养鸽业影响非常大。为了改变传统的自然孵化方式,充分挖掘种鸽的生产潜力提高产量,很多养鸽场开始采用人工孵化,我场3万对种鸽全部使用自动化孵化机集中孵化,对产量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肉鸽养殖的效益关键在于雏鸽产量,鸽子一夫一妻配对,产蛋后公鸽、母鸽共同孵化和喂乳,孵化和喂乳期间母鸽卵巢和公鸽精囊萎缩,无生育能力,所以鸽子的产蛋量非常小,平均45d产1对鸽蛋,同时孵化过程中经常产生破蛋、冷死蛋,直接制约了鸽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鸽场的生产力决定经济效益,而决定生产力的关键是种鸽的繁殖力;下面就如何提高鸽场的生产能力,介绍瑞安市鸽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选择优良种鸽初次引种要到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中引种,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