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草原使用权流转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青海省草原使用权流转的背景、现状及草原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对策,旨在促进牧区草原使用权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2.
综合甘德县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分析了流转的原因、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甘德县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3省区的结合部。总幅员面积5371km^2,其中草原面积近20万hm^2,占幅员面积的36%,占全省西部草原的10%,现有千公顷以上的大片草场8块。我县历史上就是牧业地区,具备发展农区牧业和牧区牧业的双重优势,这个县始终高度重视草原的建设与保护,特别是全省牧业大产业战略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4.
德令哈市草原使用权流转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德令哈市草原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草原流转的原因和作用,针对草原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8年夏季,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和严重内涝积水,全省有260万hm2草原被淹,占草原总面积的60%,绝产面积达到153万hm2,损失牧草70万吨。其中我省牧业主产区———松嫩平原的186万hm2草原,有166万hm2遭受水灾,绝产面积达到1...  相似文献   

6.
根据川西北草原鼠虫害发生与消长规律,结合2006年入冬前测报站监测情况和2006年气候、自然灾害与草原退化状况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07年全省草原鼠虫害发生、危害情况。2007年全省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鼠害仍将大面积发生,危害面积将增加;草原毛虫、草原蝗虫特别是西藏飞蝗发生面积、发生区域也将有所扩大,在部分地区(石渠县洛须镇、甘孜县卡攻乡)将发生西藏飞蝗高密度危害群体。  相似文献   

7.
现状1996年,青海省牧区冬春草原承包基本结束时,已经出现了草原使用权流转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省流转草原面积已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35%,表现出了多样的流转形式,在畜牧业发展以及草原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一、牧区分工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实行草原承包责任制,将草原固定给牧户个人使用,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牧民家庭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多草原少的矛盾日渐突出,牧民仅靠草原谋生,寻求致富之路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出现了草原使用权流转现象,无畜户和少畜户通过…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0.51%。天然草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草原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拥有天然草原0.365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0.316亿hm2,其中冬春草原0.159亿hm2,夏秋草原0.157亿hm2),主要分布在青南牧区、环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草原类型以高寒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等9个草地类型、7个亚类为主,其中高寒草甸占有较高比例,面积0.240亿h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8%。1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进畜牧业持续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牧区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实行草原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牧区出现草原使用权的流转.文章对海西州草原使用权的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原因和作用,并针对草原使用权的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基地,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实现草原生产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辽宁省是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为保护草原资源,明晰草原权属,2008年在全省启动了草原权属确定工作,现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50多万亩(1亩≈667m2);2009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建设工程",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300  相似文献   

12.
杨予海  王海 《青海草业》2001,10(4):36-38
草原承包后 ,随着生产的发展 ,牧区出现草原使用权的流转。本文通过对草原使用权流转产生原因、存在问题 ,以及流转的法律依据的分析 ,讨论了应该从流转的范围、形式、费用、期限、管理部门职责和处罚等方面加强草原使用权流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畜牧业是整个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牧区草原面积占全省的72.5%,牛、羊肉、奶、毛等多来自牧区。但牧区草原畜牧业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草原退化严重,生产经营粗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草原管理,大搞草原建设,推广科学养畜等8项发展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明清时代,辽西北地区草肥水美,是提供优良牧马和军马的主要牧场,是清代时期的后花园。从清中期开始,草原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草原面积开始减少。新中国成立后,辽宁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做出不懈努力,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据1982年调查统计,全省有草原面积508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3.3%。但近年来由于受干早、开荒、过牧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省草原资源面积大幅减少、质量下降。我省70%以上的天然草原沙化或退化。尤其是辽宁西北部由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出发,重点介绍了我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形势以及各地在促进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采取的主要做法,提出了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加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进一步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草业科学》2008,25(2):106-106
甘肃省草原生态总体仍在退化,但退化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区域草原植被开始出现良性演替,重点工程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草原产草量大幅提高,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草群结构不断优化。甘肃省是一个草原大省,全省草原面积1 733万hm2,目前,全省1/3多的草原严重退化,建设速度明显赶不上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据20世纪80年代全省草原资源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各类草原5000多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2.2%,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00余万亩。随着国家和省里对草原的投入逐步加大,全省相继开展了天然草原改良、草原确权承包、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等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草原植被得到明显恢复,集中连片的草原逐渐增多,地表可燃物较多,草原高火险区域不断扩大,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也频  相似文献   

18.
《甘肃畜牧兽医》2014,(2):72-72
甘肃草原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中间地带,海拔1000~3000 m。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类型区,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及省境北部的荒漠、半荒漠沿线一带。全省草原面积1780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9.4%,是耕地的4.5倍,林地的3.1倍,位居全国第六,是全国重点草原牧区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川西北草原鼠虫害发生与消长规律,结合2006年入冬前测报站监测情况和2006年气候、自然灾害与草原退化状况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07年全省草原鼠虫害发生、危害情况。2007年全省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鼠害仍将大面积发生,危害面积将增加;草原毛虫、草原蝗虫特别是西藏飞蝗发生面积、发生区域也将有所扩大,在部分地区(石渠县洛须镇、甘孜县卡攻乡)将发生西藏飞蝗高密度危害群体。  相似文献   

20.
李永生 《草业科学》2005,22(4):52-52
据农业部消息,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部署,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2005年种草保留面积达2300万hm^2,当年新增666.67万hm^2;草原围栏2933.33万hm^2,比去年增加333.33万hm^2;禁牧面积超过2666.67万hm^2,项目区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