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罗以贵  强继业  强影影 《种子》2007,26(2):72-74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日日春种子,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率、根长、芽长与辐射剂量都呈负相关.在辐射剂量为10、30 Gy处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其幼苗的生长,其中辐射剂量为10 Gy的更为突出,而其它剂量的辐照对日日春种子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强继业  夏更寿  王海棠  尹瑞新  王元军 《种子》2005,24(8):21-22,25
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天竺葵、观赏椒种子,观察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对这2种观赏植物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天竺葵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但抑制幼苗生长;对观赏椒发芽率作用不显著,对幼苗前期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鲁春白1号(83-1)大白菜种子进行辐射,通过2007、2008年连续两年实验结果观测其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对发芽率及芽长、根长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其发芽率、根长与辐射剂量总体呈负相关,在20~200 Gy范围内,辐射抑制根的生长,80Gy促进芽的生长,2007、2008年分别比对照的芽长增加了3.1%、3.6%,而辐射剂量超过100Gy则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射万寿菊对发芽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万寿菊种子进行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结果表明:提高万寿菊发芽率最佳的辐射剂量为80Gy和160Gy,而20Gy和320Gy辐射处理则抑制了芽和根的生长;但是60Co-γ射线对万寿菊的生长及开花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有剂量的辐射处理幼苗及成苗的高度均低于对照,并且花径也都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
~(60)Co γ-射线辐射对小报春种子萌发和M_1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茵  张启翔 《种子》2009,28(11)
用~(60)Co γ-射线辐射小报春的干种子,剂量分别为0(对照)、25、50、100、200、400 Gy,剂量率为1.0 Gy/min.对辐射后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M_1植株形态变异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显著影响了小报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综合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出苗率等发现,100Gy剂量辐射后的种子发芽率为87.6%,成苗率为51.4%,确定小报春种子发芽和幼苗成长受到中等程度抑制的辐射剂量为100 Gy左右.本研究还对M_1植株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紫薇种子60Co-γ辐射效应与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紫薇干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处理极显著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度;延迟了种子萌发高峰的出现时间;在100-500Gy剂量范围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仅500Gy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受到极显著影响;辐射还降低了幼苗的株高、成活率,抑制了幼苗真叶的展露。通过成活率拟合方程,得出紫薇种子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184.94Gy。  相似文献   

7.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60Co-γ射线辐照高粱材料,研究M1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预测.用300、600、900、12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高粱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第12天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300 Gy)对高粱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300 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研究认为: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高粱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3个高粱材料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差异很大,变幅在300~700 Gy之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糜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以齐黍2号种子为材料,采用0、150、200、250、300和3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糜子种子,并分析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辐射对糜子种子出苗率、株高、叶长以及苗鲜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高剂量(300和350Gy)辐射对糜子种子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辐射剂量150Gy时,辐射处理能促进糜子种子萌发;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半致死剂量计算公式得出糜子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87Gy。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60Co-γ辐射剂量对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第3 代种子园收集的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出苗率以及诱变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 Gy辐照明显促进发芽,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80 Gy是致死剂量;辐照剂量20~60 Gy之间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发芽时间会逐渐延长,出苗率会逐渐降低;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分枝数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表现在植株矮化,地径变细,分枝数先升高后降低,尤其是40 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促进分枝。根据辐照剂量与发芽率、出苗率可以初步确定,γ射线辐射杉木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40~60 Gy之间。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辐照高粱的生物学效应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4种不同剂量300、600、900、1200Gy的 60Co-γ射线辐照3个高粱材料654、ICSV111/1022和BTx623的干种子,调查辐照对M1 代种子萌发过程中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不同供试材料的适宜诱变剂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300Gy)对高粱的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30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减小,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D、CAT、POD活性则与辐射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本研究表明,M1代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SOD、CAT、POD活性的变化均可反映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不同材料耐受辐照的能力有所差异,ICSV111/1022>654>BTx623。高粱适宜的辐射诱变剂量因材料而异,变幅在300~700Gy之间。  相似文献   

11.
~(60)Co-γ射线辐射对番茄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800 Gy剂量范围的60Co-γ射线对2个品种的番茄干种子和引发种(30%PEG-6000引发)进行辐射处理,采用发芽盒发芽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对60Co-γ射线敏感性差异显著。黄盆栽抗辐射能力强于1479,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上。不同萌动状态番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也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根据半致死剂量(LD 50)可以确定番茄种子适宜的辐射剂量,黄盆栽500~600 Gy,1479为400~500 Gy。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0,(5)
为探讨~(60)Co-γ辐照对方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剂量(0、10、20、30、40 Gy和50 Gy)下进行种子辐照。结果表明:~(60)Co-γ不同剂量辐照后,方竹种子的萌发进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降低;方竹幼苗的根长和芽长极显著降低,除了10 Gy有5株成苗外,其余处理组均未成苗;方竹种子的耐~(60)Co-γ辐照能力较低,其半致死辐照剂量介于10~20 Gy之间。这表明方竹在辐照剂量为10~20 Gy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突变,且萌发率、成苗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60Coγ辐射对烟草M1代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200~400Gy)的60Coγ射线对3个不同品种的烟草干种子辐射,对其M1代种子萌发及幼苗进行调查,测定了M1代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测量了幼苗7天、14天芽长及根长,对所得数据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200~400Gy范围里,随着剂量增加,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降低,幼芽、幼根生长缓慢,各剂量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0.01或者0.05水平,其中对芽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各剂量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用60Co-γ射线辐射蜀葵干种子,在恒温培养箱中和温室条件下测定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蜀葵种子在辐照后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出苗率均受到抑制,与辐射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出现最大发芽数的时间延迟,幼苗株高随着辐射剂量增加降低.辐照处理后种子在恒温培养条件下的萌发力高于温室,较后者提前达到最大发芽天数,且幼苗株高较高,成苗率较大.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恒温条件下和温室栽培条件下分别为82.65 Gy和59.55 Gy.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中子辐射针叶豌豆的M1代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中子吸收剂量对豌豆产生的M1代生物学效应,为放射生物学研究和中子辐射诱变育种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用252Cf源发射的中子对针叶豌豆(Pisum sativum L. var MZ-1)的干种子进行了辐射,研究了M1代豌豆生长过程中形态和生理方面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子辐射(0.24~4.33 Gy)对M1代豌豆的萌发能力和幼根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吸收剂量的中子辐射(0.38 Gy)能够显著促进豌豆的萌发和幼根的生长,较高中子吸收剂量(1.66、4.33 Gy)的辐射对M1代豌豆苗期株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较低中子吸收剂量(0.24、0.38、0.84 Gy)的辐射对M1代豌豆苗期株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微剂量(0.24、0.38 Gy)的中子辐射不会引起M1代豌豆的形态变异,中子吸收剂量在0.84~4.33 Gy间,可以引起M1代豌豆分枝致变。以上结果说明,0.24~4.33 Gy的低吸收剂量的中子辐射豌豆干种子能够使M1代豌豆产生生物学效应,且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可以用于辐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6.
Co60-γ辐射对五叶地锦种子发芽和M1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γ射线辐射五叶地锦已解除休眠的湿种子,对辐射后的种子发芽、幼苗早期发育、M1植株生长、形态变异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五叶地锦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发育受到中等程度抑制的辐射剂量是40~50Gy,M1植株生长受到中等抑制的剂量是40Gy左右。推荐对种子进行γ射线辐射的剂量为30~40Gy。M1植株的形态变异不大,通过γ辐射诱发五叶地锦形态变异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新疆薰衣草种子最佳浸种方式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用非激素与激素搭配浸种的方式处理新疆薰衣草种子,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具更有效的促进作用。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分别用冷水浸种24 h,30℃恒温水浸种24 h,无水冰醋酸浸种30 min,1%NaOH浸种15 min 4种非激素浸种处理的方法,及200、300、400、500、600 mg/L这5个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方法,以未经浸种处理的新疆薰衣草种子为对照,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再综合2组数据的结论,以最佳的非激素处理方式作为浸种前预处理,结合最佳浓度的激素浸种,对照仅使用激素处理,未经预处理的薰衣草种子,选出最适合新疆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浸种方式。结果表明,冷水浸种24 h的处理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而无水醋酸与1%NaOH对薰衣草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GA_3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其中GA_3浓度为60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显著;而在600 mg/L的GA_3浸种前先用冷水进行预处理,在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由此可知,用浸种的方式软化种皮确实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激素浸种前无冷水浸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甘蔗遗传基础狭窄,传统的甘蔗杂交育种难以获得创新种质,而辐射育种为创新种质提供了新途径。为探讨~(60)Co-γ辐射对甘蔗杂交种子的诱变作用,以70Gy的剂量对5个甘蔗杂交组合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鉴定其对甘蔗杂交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甘蔗杂交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较小,甘蔗杂交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辐射处理对甘蔗杂交种子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较大,甘蔗杂交组合间存在的差异偏大。辐射后的甘蔗幼苗出现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卷缩等发育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以3个芹菜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种子活力和M1代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3个品种的效应一致。当辐照剂量达到或高于200 Gy时,芹菜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种子活力显著下降,当辐照剂量为300 Gy时,种子没有发芽能力。60Co-γ射线辐照影响了芹菜M1代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当辐照剂量达到或大于200 Gy时,幼苗的株高下降了50%~60%;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刺激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增加,50、100、150 Gy的辐照剂量下超氧阴离子(O2ˉ?)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辐照剂量达到或超过200 Gy时,幼苗SOD、POD和APX活性显著下降,且O2ˉ?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低于或等于150 Gy的辐照不会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综合分析所测定的指标,芹菜干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为100~150 Gy。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21,(7)
以薏苡CDT和Y 159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及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sulfone, EMS)分别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分析~(60)Co-γ辐照和EMS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突变率、株高的影响,旨在筛选~(60)Co-γ辐照和EMS诱变薏苡种子的最适剂量(浓度)。结果表明,~(60)Co-γ辐照剂量和EMS浓度对薏苡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突变率、株高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着~(60)Co-γ辐照剂量和EMS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时间延迟、发芽率降低和幼苗变短,而幼苗突变率逐渐增加;~(60)Co-γ辐照处理下,薏苡CDT和Y 159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406.305 Gy和284.795 Gy, EMS处理下薏苡Y 159的半致死剂量为2.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