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别采用0,20,40,60,80,100 Gy 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观察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研究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 Gy 辐射剂量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洋紫荆种子发芽率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51.66%(20 Gy)降至42.66%(60 Gy),又升高至54.33%(100 Gy)。一定剂量的辐照能促进胚根的生长,其中20 Gy 的辐射下平均胚根长度为3.28 cm,显著大于对照组(2.49 cm)(P<0.05)。40~60 Gy 辐射剂量使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各辐照处理对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生长6个月后,各辐照组苗高、地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叶片分裂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幼苗未出现致畸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微波辐射对打破‘凤丹’种子休眠的作用,为促进‘凤丹’种子萌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油用牡丹主栽品种‘凤丹’的种子进行微波辐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置于已铺有湿热灭菌双层滤纸的发芽盒内进行生根试验,统计初萌期、生根率、平均根长等指标;再选取胚根长度≥3 cm的种子,将其浸泡于200 mg/L的赤霉素2 h后播于穴盘内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苗高等指标。【结果】微波辐射低火处理10 s、中火处理10和20 s均可缩短‘凤丹’的生根时间,中火处理10 s所需生根时间最短,为27 d,且各处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显著(P 0.05);低火处理10和20 s均可提高‘凤丹’种子的生根率与根长,生根率分别为95.83%与94.63%,根长分别为8.44和7.20 cm,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显著(P 0.05)。微波辐射低火处理10 s对‘凤丹’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分别为83.25%和87.25%,其发芽势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 0.05);其余微波处理组对‘凤丹’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微波辐射时间与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微波处理对‘凤丹’幼苗苗高无明显影响,其苗高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适当强度的微波辐射处理可打破‘凤丹’种子的休眠,能促进‘凤丹’种子的萌发;而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处理对‘凤丹’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0,20,40,60,80,1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观察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研究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Gy辐射剂量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洋紫荆种子发芽率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51.66%(20 Gy)降至42.66%(60 Gy),又升高至54.33%(100 Gy)。一定剂量的辐照能促进胚根的生长,其中20 Gy的辐射下平均胚根长度为3.28 cm,显著大于对照组(2.49 cm)(P0.05)。40~60 Gy辐射剂量使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各辐照处理对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生长6个月后,各辐照组苗高、地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叶片分裂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幼苗未出现致畸形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柳叶马鞭草观赏价值,进一步扩大柳叶马鞭草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柳叶马鞭草干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柳叶马鞭草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发芽辐射剂量为80Gy,半致死剂量为622Gy,60Co-γ辐射对茎、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花表现为不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amellia drupifera'Fanlong 3')、"璠龙4号"(C.drupifera'fanlong 4')和"璠龙5号"(C.ddrupifera'Fanlong 5')优树的种子进行60Co-γ 射线处理,研究0、10、20、30 Gy辐照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幼苗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璠龙3号"、"璠龙4号"优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30 Gy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在各处理中最低,"璠龙3号"、"璠龙4号"、"璠龙5号"优树种子的出苗率分别为74.44%、72.86%和66.67%;60Co-γ 辐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越南油茶"璠龙"幼苗的高生长,对3个无性系幼苗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生长影响不显著;60Co-γ 辐射对3个无性系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明显,表现为总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amellia drupifera‘Fanlong 3’)、"璠龙4号"(C.drupifera‘fanlong 4’)和"璠龙5号"(C.ddrupifera‘Fanlong 5’)优树的种子进行~(60)Co-γ射线处理,研究0、10、20、30 Gy辐照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幼苗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璠龙3号"、"璠龙4号"优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30 Gy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在各处理中最低,"璠龙3号"、"璠龙4号"、"璠龙5号"优树种子的出苗率分别为74.44%、72.86%和66.67%;~(60)Co-γ辐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越南油茶"璠龙"幼苗的高生长,对3个无性系幼苗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生长影响不显著;~(60)Co-γ辐射对3个无性系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明显,表现为总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60)Co-γ辐射对园林植物—大花秋葵和锦葵的辐射诱变效果,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分别对大花秋葵和锦葵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并用穴盘播种,测定2种园林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当辐射剂量低于60Gy时,辐射处理能促进大花秋葵和锦葵种子萌发;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等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增强了植物的抗逆性。当辐射剂量大于200Gy时,2种植株幼苗死亡现象十分严重,理化性质也发生逆向改变,说明高剂量辐射诱变是逆向的,不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根据半致死剂量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大花秋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388Gy;锦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144.14Gy。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鸡爪槭种子发芽与出苗的影响,本研究以三株鸡爪槭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辐射剂量γ射线辐射对鸡爪槭种子进行γ射线辐射,结果表明:发芽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50 Gy以下的低剂量发芽率降低较缓,大于50 Gy的高剂量成活率急剧下降,在200 Gy以上发芽率几近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出苗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0Gy具有最高出苗率(52.00%);试验计算所得鸡爪槭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在77.93 Gy-89.58 Gy之间,平均为85.25 Gy,初步认为最适辐射剂量为85 Gy,对于鸡爪槭种子辐射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剂量(100,200,400,600和8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对辐射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大小依次为"优5"(518 Gy)、"优2"(503 Gy)、"优3"(496 Gy)、"优6"(485 Gy)、"优1"(478 Gy)、"优4"(458 Gy)。60Co-γ辐射可引起幼苗表型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幼叶及茎形状发生一些变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60Co-γ对催芽后的雪松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对照)、20、40、60、80Gy,剂量率为2Gy/min。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对种子萌芽期、萌芽率、幼苗成活率、绿黄苗比率、绿黄苗生长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延缓了种子萌芽期和萌芽高峰期;20Gy处理使种子萌芽率下降了52%;经20Gy处理的幼苗存活率几乎与对照相同,但经40、60和80Gy处理后幼苗成活率下降了85%左右;20Gy处理对雪松幼苗中黄色苗比例影响不大,经40Gy处理后没有出现黄色苗,辐照处理同时也降低了幼苗的生长高度。对黄色苗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若进行雪松的诱变育种。20Gy是首选剂量。  相似文献   

11.
用60Co-γ射线辐射槭叶苹婆种子,并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辐射对槭叶苹婆的种子萌发、成苗率、幼苗高生长、叶面积存在影响.3 kR的辐射剂量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于3 kR的高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辐射降低幼苗成苗率;辐射抑制苗高生长和叶片生长,但过高剂量叶片会增大并扭曲;初步认定槭叶苹婆种子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4 kR,适宜辐射剂量为3.0~4.5 kR.  相似文献   

12.
低温和GA3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及幼苗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时间的低温(4℃)处理及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缩短凤丹种子上胚轴萌发时间,以低温28天处理初萌期最短,其次是低温21天和300 mg/L GA3处理;在一定的GA3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越高;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凤丹种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低温21天处理是所有处理中发芽指数与发芽率最高的.在对凤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面,GA3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苗增高、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且有利于凤丹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积累,其中以300 mg/L GA3处理促进效果最佳;其次,低温21天处理促进凤丹幼苗生长发育效果也较好,且幼苗根冠比在所有处理中为最大,可推断低温21天处理可能使凤丹幼苗后续生长最具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诱导产生突变植株,利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并观测辐射处理对种子萌发后实生幼苗的叶色及叶绿素、光合特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夏季,各辐射处理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秋季,各辐射处理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在20Gy处理时降到最低,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类胡萝卜素含量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低,比对照低了44.6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在秋季,60Gy和200Gy辐射处理时,各辐射处理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比对照分别低了36.68%、70.5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而光补偿点(LCP)在20Gy辐射处理时降到了最低;实生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蒸腾速率(Tr)日变化以及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与对照相比,Fv/Fo值、Fv/Fm值、ABS/RC值及DIo/RC值差异不显著,Fo值在200Gy时最大,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TRo/RC值在100Gy和200Gy辐射处理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ETo/RC值在10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且与对照达到显著(P0.05)差异。低剂量(20Gy)辐射‘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种子,可以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过高的辐射剂量(100-200Gy)抑制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剂量(0~100 Gy) ~(60)Co-γ射线,辐射丛生福禄考带芽茎段的研究结果表明:30~60 Gy的辐射利于丛生福禄考的形态发生变异,宜适辐射诱变剂量为60 Gy;80~100 Gy高剂量的辐射抑制植株生长,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为满足生产上对落叶松良种的需求,该研究采用不同60Co-γ辐照剂量辐照长白落叶松混系种子,相同60Co-γ辐照剂量(20 Gy)辐照落叶松不同家系种子,播种后统计出苗率,测定苗高、地径和侧枝数等生长指标,分析60Co-γ辐照剂量对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期建立快速获得落叶松良种的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落叶松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分别为15.68~22.39 cm、0.28~0.42 cm、1.03~4.01个和7.7%~37.52%,且总体表现为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20 Gy和30 Gy处理的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与对照较接近。不同家系在60Co-γ辐照处理后,苗高、地径、侧枝数和出苗率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家系本身的生长特性,另一方面来源于60Co-γ辐照处理。该研究为后续采用60Co-γ辐照处理来创制落叶松良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实践十号"搭载的紫色马铃薯种子为试材,以地面种子为对照,进行诱变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鉴定筛选试验,利用生物统计方法初步研究紫色马铃薯种子太空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经太空诱变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成苗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幼苗的植株矮化、生长较迟缓,而茎粗则增加,变异株在茎和叶片的颜色方面黄化或加深。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增强,且增强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对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不同剂量对4个紫薇品种幼苗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确定紫薇种子适宜的诱变剂量。以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堇薇’L.indica‘Jin Wei’,‘嵊州红’L.indica‘Sheng Zhou Hong’,‘比利时’L.indica‘Bi Li Shi’,‘红霞’L.indica‘Hong Xia’4个紫薇品种。结果表明:同一辐射剂量对4个紫薇品种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除‘红霞’外,其余3个紫薇品种异常发育幼苗比例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上升。‘堇薇’的最佳辐射剂量为150 Gy,‘嵊州红’、‘比利时’、‘红霞’最佳辐射剂量为200 Gy。本研究为紫薇辐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NAA)、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对依兰香种子出苗天数、出苗率、苗高、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出苗天数的影响极为显著,对出苗率的影响显著,对苗高、地径的影响不显著;处理浓度对地径的影响显著,对出苗天数、出苗率、苗高的影响不显著;处理时间对出苗天数、出苗率、苗高、地径的影响都不显著。3个因素对出苗天数以及出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生长调节剂种类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生长调节剂以GA3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mb)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剂量15Gy)处理扦插插穗,未经辐射处理为对照。于扦插后40d、47d、54d、64d、74d、84d和104d从辐射与对照处理插穗基部皮部取样,测定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0Co-γ射线抑制海州常山扦插生根。与对照相比,15Gy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组的内源IAA含量、ABA含量和ZR含量均在不定根诱导和形成期间多上升,GA3含量、IAA/ABA,GA3/ABA,ZR/ABA比值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谷值推后到来。60Co-γ辐射处理提高不定根形成期内源ABA含量,从而IAA/ABA,GA3/ABA,ZR/ABA比值降低,这是插穗生根推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辐射对黑莓植株的诱变作用,为黑莓育种提供依据,以Boysen品种的组培苗为材料,进行了5个60Co-γ辐照剂量的试验,研究60 Co-γ对黑莓组培苗的诱变效应,确定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60 Co-γ辐照对黑莓组培苗有显著影响,其存活率、株高、增殖倍数、生根率以及叶绿素含量与辐照剂量之间均表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得出了存活率与辐照剂量间的回归方程,确定组培苗辐照的半致死剂量为80.88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