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德利农 988     
《中国农业信息》2013,(22):33-3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独兰花的组织培养方法.[方法]以独兰花假鳞茎为外植体,以1/2MS +0.5 mg/L 6-BA +0.05 mg/L NAA为芽诱导培养基,以1/2MS+ 1.5 mg/L 6-BA+ 0.05 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研究外植体的芽诱导和生根情况.[结果]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式为75%酒精30 s+0.2% HgCl 6~7 min;试验外植体的污染率、诱导率、死亡率、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14.3%、57.1%、28.6%、50.0%、33.9%.[结论]该研究为独花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辅料的抗氧化性大小来选择生产啤酒的最优辅料。[方法]研究5种啤酒辅料小麦、大麦、小碎米。大碎米、玉米粉抗氧化性大小,用超临界c0:法萃取辅料的油脂,然后测其碘值,通过其碘值与粗脂肪含量的比值来判断辅料抗氧化性大小,从而选择最优辅料。[结果]试验证明,啤酒辅料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小碎米〉玉米粉〉大碎米〉大麦芽〉小麦芽,超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所测粗脂肪含量接近。[结论]以玉米粉和小碎米做啤酒的辅料,能提高啤酒的抗氧化能力和啤酒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中单 909     
  相似文献   

8.
9.
10.
王君  何雅萍  王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38-9139,9142
目前我国渔业机械主要有捕捞机械、养殖机械、加工机械、饲料机械、绳网机械5大部分。通过对这5大部分的渔业机械标准的调查发现,我国渔业机械标准在使用中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制修订不及时、养殖机械类标准体系不完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董凯  赖庆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9):193-194,213
通过对2005年、2007年、2011年修编后砚山县生态公益林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砚山县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指出生态公益林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区域存在的问题,为砚山县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郑桂香  蔺启忠  吴昀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90-10693
利用研究区19952、000和2006年的数据在ArcGIS、Erdas等GIS、RS相关软件的支持下,获得辽宁沿海城镇带土地利用的现状、动态变化等数据和专题图,然后使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对土地利用动态情况进行分析和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土地利用类型比例预测,最后用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比例验证。结果表明,历年来研究区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均有减少,而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中,耕地约为44%,林地约为34%,建设用地约为10%,波动范围较小,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基本处于平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不同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多种数据,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以1989年和2000年石河子垦区及周边地区TM影像为基础,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是耕地(农田)面积大幅度增加,以草(林)地向耕地(农田)的转化最为显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处在相互转化中.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淤进和蚀退的交替演变造就了黄河口地区的造陆之快和尾闾迁徙之频繁.该研究以1996~ 2014年17景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相结合,对影像进行处理与转换,实现海岸线的动态监测,分析了刁口段研究区与河口段研究区的海岸线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刁口段研究区总体处于蚀退状态,河口段研究区淤进和蚀退交替演变.  相似文献   

15.
在RS、GIS技术支持下和野外实际考察的基础上,以1979、1992、2001年三景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盐碱地信息,对通榆县盐碱地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22年来,通榆县轻度盐碱地面积净减少1.46万hm2,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盐碱地总面积分别净增加0.53、8.76、7.83万hm2。  相似文献   

16.
以焦作市为例,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焦作市1988、1992、2001年的3个不同时期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图,提取了焦作市城市扩展的边界信息,得出了3个不同时期土地扩展变化信息,为城市土地扩展变化和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GIS的森林资源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RS数据和GIS技术进行白云山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用计算机自动分类法可把广东省的主要树种分出来,其分类总精度达94.4%,各镇(林场)地类,林分面积与二类调查数据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与生态监测的空间平衡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在介绍空间平衡抽样(SBS)反向随机四分递归栅格算法(RRQRR)基本步骤基础上,通过计算Voronoi多边形面积方差之比评价不同抽样方法的空间平衡性,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空间平衡抽样3种方法,从调查成本、调查精度2方面,对研究地区线状地物(道路)、离散分布的面状地物(湖泊、水库)进行抽样设计和方案评价。结果表明,在100~1 000 m多个抽样尺度上,空间平衡抽样的空间平衡性能高于简单随机抽样,但低于系统抽样。只有当抽样强度〉3 000时,空间平衡抽样样本点的均衡分布性能才能体现出来。在对离散分布的线状地物、面状地物进行生态监测时,空间平衡样本点的平均海拔最低(68.72、34.72 m)、平均坡度最小(8.20°、2.63°)、距调查对象的平均距离最短(13.33、0.80 m),落在调查对象上的样点占总数的百分比最高(96%、89%)、每个调查对象上的平均样点数最多(1.68、2.70)。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和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时空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86年和199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分析和评价了11a间该场森林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其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场天然林面积增长6.98%,有林地面积增长7.66%,疏林地减少5.48%。人工林的面积也有所增加。全场活立木蓄积量下降了6.70%,且下降的主要是天然林。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郁闭度、平均年龄5个因子均减小。各龄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和蓄积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中龄林增加幅度最大。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面积和蓄积有所减少,尤以近熟林和成熟林减少幅度最大。至1997年,幼、中、近、成、过各龄组的面积和蓄积比例仍不合理,以中龄林和近熟林占的比例最大,无过熟林。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并恢复林场的合理森林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利用ArcView 3.3对鄂西三峡库区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遥感判读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林龄结构分布图、郁闭度分布图等系列森林景观图,为研究该区域内的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森林资源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提供了可视化的基础。结果表明:①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较多,特有植物多,库区森林覆盖率为46.8%;②森林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二高山地区;③地带性植被落叶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严重,森林具有明显的次生性,灌木林和针叶林所占比重较大;④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经济林比重小,用材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重较小;⑤林龄结构方面,中幼龄比重较大;⑥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