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生产上,部分果农缺乏足够的植保知识,对病虫认识不清,又不能准确适时用药,造成防治成本高,用药效果还不佳。现将我们多年的植保经验总结如下,以帮助果农节约用药成本,同时提高防治病虫效果。1掌握病虫信息随时注意植保部门和有关媒体发布的近期果树病虫信息和发生趋势,同时深入果园调查病虫发生情况,准确掌握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2对症选购农药根据果园病虫发生情况选购农药。在选购农药时,一是要买"三证"(生产批准证、农药登记证、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东产区套袋苹果的常见病虫害,设计了病虫害综合防控"164"农药减施模式,即1个重点生态防控期、6个化学防治关键期和4个病虫重点监控期。按"164"减药模式制定适用不同地区和采用不同农药公司药剂种类的具体防控方案,在栖霞、蓬莱等地的果园连续试验2年。结果表明:试验园全年用药9~14药次,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相比,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试验园的病虫叶率和病虫果率都控制在5%以内,果园内无落叶现象;病虫防治效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优质商品果率等项指标,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1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1.1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到了  相似文献   

4.
1 背景 据调查,我国蔬菜病虫已达1 800多种,设施蔬菜病虫近1 500种,其中常见病虫约300种,必须防治的病虫50~70种.药剂防治仍是控制病虫为害的主要手段,通常设施蔬菜防治病虫每年施药16~35次,最多达60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1)萌芽前。一般用药1次,主要防治枝干上的各种越冬病菌和害虫。防治措施包括剪除病虫枝蔓,刮除老皮、病皮,集中带到园外烧毁;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按1∶1的比例加入多功能植物增效剂以提高药效。2)新梢展叶后至开花前。一般用药1次,主要  相似文献   

6.
<正>病虫害防治是果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生产上虽然不断加大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力度,但化学防治仍然是控制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黄土高原果区,一年中用药次数高达8~9次,才能控制病虫危害。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于提高防效、降低成  相似文献   

7.
正绿色防控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植保理念,采取农业管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等负面影响~([1])。现就烟台果园绿色防控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盲目喷药,不重视病虫发生预测对策:在果园内不同方位随机抽取5个点,调查枝、叶、果实上被害情况,再根据防治指标,制定防治措施。2防治方法单一,忽略农业防治对策:1)改变果园生态环境,控制病虫发生。在果园及四周种植有益植物,可以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天敌的有效性,控制次要害虫的发生。2)搞好土肥水管理,控制病虫的发生。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耐害和补偿能力。果园压绿肥,可减轻根部病害的发生。3随意加大浓度,药品质量差对策: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1)选用高效而且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少用中毒农药。2)用药前,根据说明,正确进  相似文献   

9.
1 病虫综合防治 以保健栽培为基础,发挥橙树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改善橙园生态环境,合理组配农药应用技术,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优化病虫治理措施,确保优质丰产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1疏花疏果尽早疏花疏果,留出预备枝。一般在花后30 d内完成此项工作,疏除梢头果、背上果、过密果、病虫果、畸形果等,留下外观端正、无病虫害的优果,果间距20~25 cm。抓住有利时机用药,防治病虫害。2喷药第1次用药应在落花后7~10 d,需要喷施一次杀虫剂和杀菌剂,主要防治叶螨、蚜虫、卷叶蛾及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等病虫害。在选择杀菌剂时,要  相似文献   

11.
<正>1病虫防控存在的问题1)果区普遍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对引进、购买的种苗和接穗检疫、消毒把关不严格不到位。2)重治疗,轻防控;重视药剂防治,轻视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3)注重选用化学农药,轻视选用矿物源、植物源、生物源农药。4)一般用药前不搞调查,不掌握果园病虫发生状况;无防治方案,往往凭借历年经验或仿效别人;用药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5)每次用药多种类、超剂量,生长期随意增加用药次数,一种农药年内多次使用,且连年使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产区苹果实施无袋栽培首先要选择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果实病虫发生基数较低的果园。实施无袋栽培前,治理果园内外环境,压低病虫基数,防止果园病虫大量繁殖蔓延。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关键时期,设计周年监测与防治预案,即防治历:以10 d为1个周期,监测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当病虫需要用药防治时,选择相应药剂及时防治。苹果无袋栽培的病虫害防控可划分为休眠期、幼果期、雨季和果实采收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重点防控对象和目标各不相同。休眠期主要铲除在树体和周边环境中越冬的各种病虫,减轻生长期的防治压力;幼果期以防治苹果霉心病、苹果锈病、红蜘蛛、蚜虫、绿盲蝽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雨季以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采收前,病害以防止弱寄生菌在果面定殖为主,虫害主要防治各种危害果实的害虫。3年来在多个园片试验示范,绝大部分果园病虫果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设施栽培环境相对密闭,并可对多种生态因素进行人为调节。因而,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受到有效控制,但仍不可忽视少量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常见的主要虫害有桃蚜、红蜘蛛等;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等。为控制其危害,可在盖棚膜前对枝干及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盖棚膜后及时观察防治桃蚜、红蜘蛛、细菌性穿孔病,主要用药为蛾螨灵、绿色功夫、代森锌等。也可用烟雾剂熏杀病虫3~5次,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4.
<正>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策略。综合防治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1植物检疫引进蔬菜种苗,要经过有关部门检疫,确保不带入危险性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夏季新梢迅速生长,叶片大量形成并停止生长;根系生长进入旺盛期,第二次生长高峰出现;幼果胚乳发育,果肉细胞分裂,果实体积增加,花芽进入形态分化时期。管理的重点内容有:1防治病虫危害梨树的病虫害种类较多,要高度关注食心虫、梨木虱及蚧类,以及白粉病、轮纹病、黑斑病、炭疽病的发生情况,适时用药控制,以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付超  周雪玲  华东来 《北方园艺》2007,(10):198-198
1 萌芽前 一般用药1次,主要防治枝干上的各种越冬病菌和害虫,可采取剪除病虫枝蔓,刮除老皮、病皮,集中带出田外烧毁等措施;同时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可按1:1比例加入多功能植物增效剂以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7.
<正>1.苗床管理,做到"四早"即早匀苗、早间苗、早定苗、早施提苗肥。2.抓好苗床期病虫防治苗期病虫防治。苗期主要病虫有菜青虫、蚜虫、偶尔见少量霜霉病。菜青虫主要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用吡虫灵防治,偶见有霜霉病用托布津、多菌灵或甲霜灵防治。  相似文献   

18.
设施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施黄瓜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病虫基数控制播前采用种子处理、苗床土壤处理,减少种子、土壤带菌,减少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休闲期利用太阳能高温闷棚7~15天,用石灰氮、噻唑磷等药及生物菌肥处理土壤。定植前用药熏棚或喷洒墙壁、棚膜、缓冲间1~2次,杀灭棚内病菌,降低病虫基数。2应用免疫诱导产品在黄瓜各生育阶段分别使用氨基寡糖素、碧护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等免疫诱导产品,也可以引进一些新的诱抗剂如几丁聚糖、S-诱抗素、甲壳素等,促进缓苗,提高植物免疫力,优化生长势。  相似文献   

19.
<正>设施棚室内冬季使用烟雾剂防治病虫害,不增加室内湿度,而且灭杀比较全面,不会留下死角,同时省时省工,用药成本低。因此,菜农在冬季大多选用烟雾剂防病治虫,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烟雾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1病虫发生初期预防用药在发病初期用药能及早控制发病程度。灰霉病发病初期,病菌的孢子量较少,此时用药可将病菌孢子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以后大发生。在虫害发生初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多年观察枣树各种病虫的发生规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为原则,针对冬枣树各种病虫的发生、侵染特点,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各种病虫危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枣果产量、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