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门源县食用菌生产起步于2002年,之前只有零星的平菇种植户,规模也很小。2002年,由青海省绿宝公司在门源县北山乡农户中试种白灵菇取得成功;2003年,有高原菌业公司、祁连山菇业公司、北京今是新叶公司等先后在门源县冷凉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  相似文献   

2.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门源县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区域优势,转化自然劣势为优势,发展设施农业是门源县农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调研了门源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主要做法后,提出了适合门源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奶牛养殖业对于门源县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产业。一方面随着门源县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门源县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奶牛养殖在门源县也有便利条件.如:门源县是青海省的粮油生产基地,青稞、菜籽饼产量丰富:门源县城人口相对集中.而且乳制品加工厂的成立使牛奶销量大增。因此。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门源县的奶牛养殖业还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地方优势。帮助这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就门源县养殖业的现状及今后的打算作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门源县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和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是海北州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80个农业乡镇,耕地面积29670公顷(不包括国营市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门源县几个乡镇农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以及对农民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施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指出门源县农民在农田土壤实际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门源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门沥县是青海省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门源盆地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水源丰富。每年油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公顷,素有“百里花海”的美誉。近几年,为了解决油菜籽量多质次、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以特早熟甘蓝型优质油菜青杂3号为主的油菜新品种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2002年在位于浩门镇西关村的门源县冷凉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采用垄膜沟播、  相似文献   

8.
青稞是门源县的主要粮食品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青稞产业的规划,培育更多新品种,加强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提高青稞产业发展水平。该文对当前门源县青稞种植现状、品种资源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信息服务网络和产业化经营等产业发展思路,旨在提高门源县青稞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门源县是青海省白菜型油菜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省油料生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门源县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白菜型油菜机械化生产特点,总结出了门源县白菜型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幅度提升了门源县油菜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青海农技推广》2009,(4):F0002-F0002,F0003
油菜是门源县传统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门源油菜以规模大、品质优而成为青海省油菜产区。种植品种以浩油11号、浩油5号和门源小油菜为主,年种植面积达2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油菜总产值达1348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7%。  相似文献   

11.
1现状与特点近年来,门源县随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新农村牧区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门源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较好地解决农牧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了提高门源县农业和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门源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群众依靠种植蔬菜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蔬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门源县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门源县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特色经济、稳定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门源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了提高门源县农业和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2014,(15):F0003-F0003
崇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88年,是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普及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主要职责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县农牧局,和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现有职116人,其中: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迅速发展是保证四个现代化得以逐年实现的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近年来门源县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农业机械化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对门源县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具有保墒增肥、防止水土流失、节约成本、含蓄水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为了验证少耕技术的上述优点,也为今后在门源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门源县首次在油菜田进行了少耕与常规耕作大区对比示范。  相似文献   

18.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一个重要载体,扶持农技推广事业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对农技术推广地位认识不足等原因,门源县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针对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是门源县传统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133公顷左右,仅次于青稞、油菜和燕麦,排列第四。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但由于门源县农民的商业意识较差,加之种薯质量、耕作水平等因素,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门源县马铃薯生产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20.
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农业气候区划是农业区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地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对于合理和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生产潜力,避免不利气候因素,抗御自然灾害,达到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门源县油菜种植适宜区域,根据油菜种植适宜气候条件,利用门源县历史气象资料,以温度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综合考虑日照、降水等因素,对门源县油菜种植区域进行科学的区划,以供农牧业气象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