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阿拉善盟沙尘暴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特殊的地形及地表状况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午后持续增温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1961~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大风日数多为沙尘暴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的词类问题中,"兼类"与"活用"往往有着不可回避的联系。本文从"兼类"与"活用"的界定出发,指出二者不同;又分析了二者之间存在的模糊性,指出二者相通之处;进而提出"活用"词可能向"兼类"词转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5,(7)
<正>过去十几年,"世卫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流传甚广,"垃圾食品"这个概念也深入人心,以至于包括一些营养专家,把不喜欢的食品都归类为"垃圾食品"。而最近,世卫组织正式辟谣"没有发布过这样的名单",甚至也不认可"垃圾食品"的概念。众所周知,食品的价值是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也就是说,任何一种食品,只要能为人体提供营养成分,而不附带有毒有害成分,那么它就是有价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的热播,"四海八荒"这个词也占据了"网络第一热词"的位置。那么,真的有四海八荒吗?古时候认为,中国大地四周是有大海环绕的,按照方位分别是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并称"四海"。而"四海"就成为"天下、全国"之意。贾谊《过秦论》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也有"遂破荆州,威震四海"。八荒,其实就是八方,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  相似文献   

5.
<正>1935年3月,美国华盛顿。这天国会要召开听证会,讨论是否设立具有永久地位的水土保持局。被誉为美国"土壤保护之父"的贝纳特开始了冗长的发言,围绕尘暴从上午一直讲到下午。这时外边天变黑了,有位议员说:"这就是尘暴吗?"贝纳特说:"对,这就是我所说的尘暴!"所有人涌向窗前,只见外面飞沙走石,暗无天日。不久,美国第74届国会全票通过了《土壤保持法》,一致同意在美国农业部下永久成立水土保持局。从此美国的土壤保护工作焕然一新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当讨论现代农业发展时,人们经常谈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号文件中也提到这一问题。如何理解小生产的"小"?如何理解大市场的"大"?这里,先讨论一下大市场的"大"。大市场,指的是什么呢?在讨论中,如果在听到有人说起这个词时,问发言者,"大市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发言者可能会愣住,会觉得这是常识,是不言自明的事。可如果坚持追问,可能也难以立刻得到十分清晰的回答。"三农"问题讨论中,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也称沙暴或尘暴,指的是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全球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西北地区是中亚沙尘暴高发区的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地区每年沙尘暴日数达30天以上。20世纪下半叶我国沙尘暴发生呈急速上升趋势:50年代共发生过5次;60年代共发生过8次;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人把生活中那些愚笨的人称为"傻瓜",这个称谓带有明显的贬义。而在中国古代,"瓜"却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褒义词,夸赞的是那些不尚空谈、务实肯干的老实人,且与水果中的瓜类没有任何关系。据考证,在中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地方名叫"瓜洲",那里住的部族名叫"瓜子族"。瓜子族统姓姜,这些姜姓人民风淳朴,为人正直、诚实,最恨那些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的人或行为。外地人但凡有重活、累活都愿意找瓜子族来帮忙,因为他们在做工过程中,不会偷懒使滑,不仅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而且还不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词"phubber",中文意思是"低头族"。估计有些同学对这个词非常熟悉。"phubber"来源于"phubbing",而"phubbing"一词则由"phone"和"snubbing"结合而成,指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忽略他人感受的人。你是不是低头族的一员?如果答案是"yes"的话,你可能对下面这则新闻感兴趣。英国广播公司最近在Tarporley高中进行了一项名为"数字排毒"的有趣实验:该实验要求这所学校  相似文献   

10.
<正>听说过"屠狗洞"的故事吗?说的是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脉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去安然无恙,而狗一进洞中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把这个山洞叫"屠狗洞",其中有些人甚至认为洞里有一种叫"屠狗"的妖怪,从而给这个山洞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那么,"屠狗洞"为什么只"屠狗"不"屠人"呢?为了揭开这个秘  相似文献   

11.
在湖北等地的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产区,"藕簪"指叶片尚未展开的莲叶和藕带,实际应用中常将"藕簪"写成"藕苫",少数写成"藕笘",对"簪"、"苫"及"笘"等三字的读音也相近或相同,均为zān或zhān。就书面普及程度而言,"藕苫"与"藕簪"基本相当,均已非常普遍。其实,"藕苫"和"藕笘"都是不规范的用法。笔者建议,舍弃"藕笘",并按约定俗成的做法,保留"藕苫"用法,将其中"苫"字读音规范为"zhān"。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然后"是一个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连词,通常被用来表示前后句之间顺承、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然后"一词多被滥用,甚至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口头禅",对语言交流产生了不利影响。从"然后"一词的语义及具体适用范围入手,通过对"然后"一词的滥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探讨其对语言规范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以求达到规范口语交际,提升交流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凉州、民勤、永昌3个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EC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5月18日河西走廊东部出现的一次小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干旱少雨、高温的气候背景和沙尘暴过程前的正螺旋度为沙尘暴过程起沙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来源;500 hPa冷槽底部的小槽、700 hPa弱冷平流以及地面偏北的冷锋共同作用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高空急流的转折性增强、减弱以及200 hPa急流的持续维持使沙尘暴迅速发生、迅速结束,而极其干燥的不稳定层结、高低空巨大的温度梯度,促使高空动量下传,同时增大水平方向风力,从而诱发沙尘暴发生,对农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观音绿"荔枝是樟木头镇近年来着力推广的荔枝品牌,记者昨日从该镇获悉,"观音绿"荔枝品种已经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正式确定为新的荔枝品种。"观音绿"荔枝原产金河社区沙园村,曾被当地村民称为"犀角子",后经专家鉴定,属荔枝实  相似文献   

16.
正"北大荒"商标的注册至今不过30年,可"北大荒"这个词的来历,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北大荒"一词广为流传,是在1958年以后。当年话剧《北大荒人》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指示:"要拍成电影,一部电影全国都能看到!"1963年春节,影片《北大荒人》在京举行首映式,并陆续在全国公映。从此,黑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一个风靡全国的称号——"北大荒人",这个称号延续至今。后来,毛泽东主席给响应中央号召参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中央警卫团文工队队员李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问候北大荒的同志  相似文献   

17.
<正>郑秉文说,"新农保"建立于2009年,替代了之前的"老农保",针对农民设立,目前参保人数达到4亿多人,而"城居保"则建立于2011年,针对城市18岁到60岁处于工作年龄但没有工作的居民,这个群体人数不多,全国仅几千万人,参保人数就更少了,没有具体数据。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非常相像,比如,都设立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运动里的一些"假动作",很多人并不陌生。比如"虚拟跳绳",即模拟跳绳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和跳绳一样的效果,还少了许多麻烦。而游泳也是一样,"假游泳"同样对身体有不错的效果。"假游泳"对场地和时间都没有限制。准备一张运动用的垫子,俯卧,双手先是往前伸直,而后模拟蛙泳的动作,慢慢向两边划开。与此同时,头部上昂,双腿微微弯曲并向上抬高。这个动作持续2~3秒,然后放松,再重复,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19.
张高科 《中国农资》2013,(46):19-19
<正>建国以来化肥流通市场的收与放的过程,也就是对化肥市场流通权力把握的"集权"与"分权"过程,从整个形成过程来看,两个过程均存在利与弊的矛盾。"集权"的利与弊所谓的"集权",是指以国家行政手段赋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有关企业,以其高度的计划垄断来运作化肥的流通全过程。不难看出,"集权"是计划经济的衍生品。不可否认,像化肥这一特殊商品,以"集权"手段为主基调的计划时代,对稳定市场和市场有效配置以及增加农业生产乃至对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保留下来的化肥流通渠道(现在称为网络)仍然对市场经济下化肥流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为啥用"东西"来指代物品,流传有多个版本。其一为"五行说"。在五行之中,"东"即"木","西"为"金","南"属"火","北"乃"水",所谓买"东西",是指买金木一类的东西;"南北"指水火,是不能装在篮子里的。所以,逐渐就用"东西"一词代指物品。可惜,此说并没有可靠的文献证明。其二是"简略说"。因为物品产自东西南北四方,简略为"东西",如同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