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统计图表方法、t测验及回归方程调查分析了云南省10个鼠情监测点近5年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全省农区主要害鼠的分布、活动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本省农区主要害鼠的发生、活动情况与食物源、害鼠种群间竞争、小生境差异性等相关,建立了农田主要害鼠黄胸鼠(Rattus.tanezumi)5月份高峰期数量预测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麦田害鼠分布与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沟筒调查法对北京地区春季麦田害鼠发生分布数量动态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农田害鼠在试验地的各个环境中均有分布,害鼠群落组成为大仓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优势鼠种为大仓鼠.同时发现大仓鼠主要集中在农田中部,潮湿的地方黑线姬鼠数量高于其他生境.  相似文献   

3.
阳谷县农田害鼠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谷县位于鲁西平原 ,属黄河冲击平原 ,地势平坦。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花生、大豆也有一定面积。我站自 1982年以来 ,一直对农田害鼠进行监测 ,从末间断。每月中旬以夹夜法调查鼠密度 ,布夹规格为 5 0× 5m ,每夜布夹 60 0~ 90 0只 ,连续 3夜。晚放晨收 ,对捕获的害鼠分别鉴定种类、雌雄比 ,并解剖检查害鼠牙齿磨损情况 ;雄性个体的睾丸下降情况 ,贮精囊是否肥大 ;雌性个体的阴道开孔 ,子宫肥大 ,充血及怀仔与否以及怀仔数量、胚胎大小等繁殖特征。1 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规律1.1 主要种类调查表明 ,阳谷县害鼠主要有黑线仓鼠、大…  相似文献   

4.
苏玉秀  李品禄 《广西植保》1996,9(4):16-17,38
调查四塘农场的农作区,果树区,住宅区和家畜饲养区4个生境类型区的害鼠有2科4属9种,种群数量大的是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和板齿鼠,各不同类型生境的鼠种构成中,分别以及3种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典型稻作区,对田问害鼠数量进行了逐月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问鼠害防治试验.试验利用自制的蛇形管毒饵站,采用毒饵消耗量和夹夜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溴敌隆对田间害鼠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0 d灭杀,处理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对照区害鼠数量随时问呈持续上升趋势.试验开始阶段,处理区害鼠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到试验结束时,处理区害鼠数量低干对照.夹捕结果表明,以对照区鼠密度为标准,防治效果达到82.3%.如果考虑到-试验开始时处理区鼠密度高于对照区,防治效果应当更好.  相似文献   

6.
天全县去冬今春鼠害严重我县农田鼠害发生有6月、10月春、秋两个高峰。冬季12月至1月,温度平均在6℃左右,气温较低,田间害鼠虽有活动,但处于低谷,一般田间为害小麦轻。1994年天气异常,鼠情也异样。据系统鼠情监测,当年10月份,田间害鼠捕获率为1.8...  相似文献   

7.
秭归县地处三峡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具有冬暖夏凉的川江河谷小气候.这种独特的小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害鼠的危害猖獗.因此加强害鼠的监测与鼠害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掌握鼠害的发生特点及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我站于1997年~2001年针对鼠害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该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农田害鼠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浙江省义乌市种植业管理总站于2008~2009年在本市开展了农田不同生态环境害鼠发生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农田害鼠有4种,分别为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果园、平原、丘陵、山边农田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养殖场边及农村周边农田以褐家鼠为优势种.丘陵、果园、山边农田鼠密度相对较高,养殖场边及农村周边、平原农田鼠密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甘肃省在全省48个县、区对农田害鼠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了本省农田的主要害鼠有27种,隶属2目6科14属。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原则,可将本省农田害鼠分布划分为4个生态区域。①陇东旱塬区,农田害鼠有15种,优势鼠种为中华鼢鼠和大仓鼠;②陇南阴湿山区,有12种,优势鼠种为中华鼢鼠、黑线仓鼠和黑线姬鼠;③中部干旱区,有10种,优势鼠种为达乌尔黄鼠、中华鼢鼠和褐家鼠;④河西走廊区,有10种,优势鼠种为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和五趾跳鼠。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广东省典型作物种植区害鼠群落结构状况,采用夹夜法对分布在省内5地(市)的代表性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毛鼠、小家鼠是省内作物种植区优势密度鼠种,板齿鼠为次优势密度鼠种;黄毛鼠、板齿鼠是省内作物种植区的两种优势生物量害鼠;褐家鼠和黄胸鼠等家栖鼠在作物种植区的密度及生物量也有明显升高.分析调查结果,黄毛鼠、板齿鼠依然是本省作物种植区主要害鼠鼠种.在防控中必须重点针对其生物学习性研究持续治理对策.同时,要密切注意害鼠群落中家栖鼠密度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全面做好农业鼠害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山区害鼠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员县是全省10个鼠情监测点之一.其监测数据代表秦巴山区害鼠发生实况.根据我站连续9年的监测调查,基本摸清了鄂西北山区害鼠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现予整理报道,旨在为制订山区灭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毛鼠是我县农田害鼠的优势鼠种,1985年至1987年调查所捕获的1357只农田害鼠中,黄毛鼠就占578%。为了把握农田灭鼠的最佳时机,更有效地防除农田害鼠,以保护农作物丰产丰收,笔者对黄毛鼠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方法采用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120X60mm中型铁皮鼠夹调查,用曲线市夹法,每sin一夹,以新鲜油条或花生米作饵料,每月固定在月中旬调查一次,每次投放鼠夹300只,夜放晨收,分别记载黄毛鼠雌雄数量,并对雌鼠逐一解剖,观察记载其怀孕情况,孕仔数。二、研究结果1.田间消长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毛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商洛市植保植检站1988~2002年中13年农田害鼠系统监测资料及气象资料,以F=3.0作为引进或剔除变量的标准,筛选出影响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的2个主要因子(4月雌鼠捕获率和1月平均气温+2℃);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预测农田害鼠夏峰期(7、8月)发生量;经回报,历史拟合率达100%,对2003年观测资料进行预报验证,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摘自植物保护,2005,31(5)农田害鼠夏峰期发生量模糊预测@文家富$陕西省商洛市植保植检站!陕西商洛726000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鼠害是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当地农田害鼠种类、密度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0-2011年对该省主要作物田的啮齿类动物开展调查,并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对害鼠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该地区农田害鼠种类分布和发生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结果表明,所捕获的害鼠经形态鉴定可分为2科7属7种,分别为鼠科的黑线姬鼠、巢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以及仓鼠科的大仓鼠、黑线仓鼠和东方田鼠。DNA条形码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但是在近缘种间的区分上还需要与形态数据相结合。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密度呈现出"春低秋高"的时间特征,并且在玉米田中最高;在鼠种特征上,黑线姬鼠为广布种和优势种,其他鼠种则在局部地区密度较高。根据上述结果,应将春季作为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的重点防治时期,重点作物为玉米,同时应重点关注大中型鼠的数量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典型稻作区,对田间害鼠数量进行了逐月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鼠害防治试验。试验利用自制的蛇形管毒饵站,采用毒饵消耗量和夹夜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溴敌隆对田间害鼠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0d灭杀,处理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对照区害鼠数量随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试验开始阶段,处理区害鼠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到试验结束时,处理区害鼠数量低于对照。夹捕结果表明,以对照区鼠密度为标准,防治效果达到82.3%。如果考虑到试验开始时处理区鼠密度高于对照区,防治效果应当更好。  相似文献   

16.
社鼠生物学特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Milne-Edwards),又名白尾星,属啮齿目鼠科鼠属,主要分布于海拨15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其数量占野栖鼠总量的23.89%,最高达48%,居各鼠种之首。危害林木及毗邻的农作物,在农村居民区也偶有发现,捕获量占家栖鼠总量的4.3%,是林区主要害鼠之  相似文献   

17.
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4—8月,在贵州余庆灭鼠示范基地开展了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和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鼠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安装方式的TBS围栏共计捕获害鼠462只,鼠种有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句鼠青6种,不同TBS捕获害鼠的构成基本一致,均以黑线姬鼠数量最多。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获害鼠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月捕鼠数最多,6—8月捕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个捕鼠筒捕鼠量分别为3.61只、4.08只、5.50只,说明采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方法可行,具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4年开始设立二个鼠情监测点,并在每年2、3月份对全市各区进行农田害鼠的种类、密度调查,农田共放标准鼠夹41775夹次,捕鼠1710只,平均鼠密度4.09%,其中黑线姬鼠1343只,占78.54%。常年除对大小麦、早晚稻各生育期鼠害进行调查外,1986~1989年重点抓好10月中下旬晚稻成熟期的穗害率调查,全市10个区4年共调查431块田,平均穗被害率0.712%。通过6年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农田害鼠简易测报办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1986-2013年贵州省桐梓县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桐梓县农区鼠类有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褐家鼠Rattusnoruegicus、黄胸鼠R.flauipectus、小家鼠Musmusculus、社鼠Rattusnivivente、白腹鼠R. coxing等6种。小家鼠为住宅区害鼠的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0.9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的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2.48%。小家鼠、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混合鼠种平均捕获率为8.81%,不同年度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稻田、旱地耕作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显著高于住宅区。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农区害鼠危害的严重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害鼠不仅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传播疾病,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笔者根据鼠情调查和灭鼠工作实践,阐述了辽宁省农区害鼠的发生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总结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