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急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多发于3~5岁牛,犊牛和9岁以上的老龄牛很少发病。虽然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由于该病传染力强,传播迅速,短期可使很多牛发病,往往呈流行或大流行发生;季节性强,多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过去常称为三日热或暂时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紧迫、关节障碍,常为良性经过。但2005年8~9月份,河南部分地区发生的牛流行热,流行面积大、发病率高,在临床上出现了血便、突发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病程长等特征,尤其是在病理上出现了高度肺水肿的新变化,对发病奶牛有一定病死率。因而,我们对该病必须有新认识,防治技术必须采取新的措施。1流行特点病牛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高热期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中。除与病牛直接接触外,吸血昆虫经过叮咬皮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伊蚊、库蚊、牛蠓等均可传播。因此,该病的流行多…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及运动障碍。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d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但多为良性经过。过去曾将该病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该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发病率高,传染性较强,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牛流行热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牛流行热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牛突然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运动呈跛行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若无继发感染,2~3d恢复正常。该病在炎热多雨,气候骤变,潮湿闷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是由库蠓传播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传染病,以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后躯活动不灵活、跛行为特征的疾病。1989年8月,我县西南岗地区4个乡镇相继发生牛流行热,利用中草药防治该病,疗效显著。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牛,以3~5岁壮年牛、黄牛、乳牛  相似文献   

6.
正牛流行热俗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病毒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突发高热,呼吸急促紧迫,并伴有消化道机能障碍和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夏秋季气温高,蚊、蠓等吸血昆虫肆虐,极易引发该病,加之其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易群发生,明显降低泌乳量,往往给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以科学防治。1临床特征潜伏期3~8d。病牛突然发病,开始1~2头,很快波及  相似文献   

7.
肉牛流行热也叫做三日热或者暂时热,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急性发病、快速传播,病牛表现出高热、呼吸道发炎、四肢关节疼痛、步态僵拘等,该病的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该病的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且往往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大面积流行及迅速传播,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现概述肉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江西某奶牛场的奶牛突然暴发以高热、流泪、流涎、鼻漏、呼吸困难和跛行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牛流行热。该病又称三日热、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一定季节性,呈一定的周期性。以牛突然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运动跛行为主要特征。多  相似文献   

10.
一起牛流行热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突发高热、流泪和呼吸迫促,部分牛伴有运动障碍。现将泉州市丰泽区郊区某社区耕牛发生牛流行热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某社区饲养黄牛32头,自2007年6月中旬起,养牛户蔡某饲养的1头耕牛首先发病,随后沿途放牧的18户26头耕牛也于4~8d后陆续出现类似症状,且死亡1头。该病呈明显的流行特点,即陆续发生,直至全群感染,并且经治愈后复发3次以上。发病牛主要为成年牛,半岁内的犊牛很少发病。2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3~7d,患畜突然发热,体温升高到40℃,有时高达…  相似文献   

11.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周期性、季节性。该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及消化道、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四肢关节障碍等。本病尚无特效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流泪、泡沫样鼻漏、呼吸迫促.产奶量急剧下降。虽多取良性经过.但部分病牛常因瘫痪而淘汰。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牛,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牛高热期血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中。除与病牛直接接触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是因为病牛受到了牛流行热病毒(BEFV)的感染,从而导致其出现高烧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该病发病较急、时间较短并且传染性很强,可以导致牛群大面积爆发该病[1]。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1流行特点牛流行热主要感染牛,包括黄牛以及水牛等,疾病感染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3岁~5岁黄牛比较易感牛流行热[2]。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带有病毒的病牛的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  相似文献   

14.
<正>牛流行热是牛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消化道、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四肢关节障碍等。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对症治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病病原为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该病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脂溶剂、紫外线和酸碱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均可杀灭该病毒。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较少感染。3~5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周期性、季节性。该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及消化道、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和四肢关节障碍等。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很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又名牛暂时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和运动障碍。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日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过去曾将该病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该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又叫三日热、暂时热 ,俗称“撮脚瘟” ,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突然高热、流泪 ,口流泡沫样涎液 ,呼吸迫促 ,后期病牛四肢僵硬或因关节疼痛而引起跛行。其流行特点是发病迅速、传播极快。 2 0 0 2年7月中旬 ,我乡大面积发生了该病 ,经笔者诊治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7月中旬 ,我村几乎在数天之内就大面积发生了一种以突然发病、传播迅速、体温升高 (3 9 5~ 42 5℃ )、跛行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奶牛及役用青年黄牛 ,水牛未见发病 ,犊牛及老…  相似文献   

18.
<正>牛流行热俗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黄牛次之,水牛很少发生。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高热、呼吸道炎症、四肢关节疼痛、行动强拘等为主要特征。1流行特点不同日龄的牛均有易感性,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蚊虫多的季节,高温、多雨、潮湿等都可诱发此病,北方常见于8~10月份,南方常见于6~11月份。2临床症状潜伏期在3~7 d,感染初期,体温骤升至40℃以上,精神萎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撮脚温”,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不同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黄牛一般呈良性经过,奶牛较为敏感,有一定的死亡率。高温多雨季节,本病的流行情况更为严重。在河南省的某牛场,笔者曾遇到数例,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同行与养殖户作为参考。1病原病原体为牛流行热病毒,属RNA型。病毒颗粒呈十分典型的弹状,两边平直,顶端略钝圆。病毒存在于病牛血液中,如用高热期病牛血液1~5 ml给健康牛静脉注射,经3~5 d即可发病。2流行特征①季节性:本病多流行…  相似文献   

20.
牛流行热以前简称牛流行性感冒,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突发高热、流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