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分布范围广,可危害多种健康和衰弱的云杉(Picea asperata)和松属树种。幼虫危害初期在树干坑道内取食,植株生长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变色;严重危害时树皮极易剥落。由于其适应性强,危害存在隐蔽性,该虫对我国北方针叶林造成重大经济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分布范围广,可危害多种健康和衰弱的云杉(Picea asperata)和松属树种。幼虫危害初期在树干坑道内取食,植株生长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变色;严重危害时树皮极易剥落。由于其适应性强,危害存在隐蔽性,该虫对我国北方针叶林造成重大经济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3.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工作是对川西暗针叶林优势树种针叶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水势(Ψw)与相对含水量(RWC)的关系、蒸腾作用的生理调控、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及避旱的针叶适应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各种树种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结果证明:在同一生境下抗旱性强的树种(如鳞皮云杉)旱季含水量较高,因水势每单位降低而引起的相对含水量降低最小,叶绿素a的含量升高、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同时相对蒸腾低,具有较小的比叶面积和较高的肉质化程度。抗旱性大小的顺序是鳞皮云杉>川西云杉>鳞皮冷杉。但随着海拔高度和季节的变化,3种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和种内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引种研究表明,原产我国四川阿坝高海拔山区的粗枝云杉,在经度偏东的江苏省句容县丘陵引种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良好的生长表现。5年生苗高达69.4厘米。苗高季节生长具有三次抽梢的明显特性。盛夏高温是造成生长停滞的重要原因。温度和蒸发量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云杉苗月高生长和观察月份的关系可用数学模型y=50.6185e~(-2.3874/x)、y=38.50/[1+e~(2.3550-0.8424x)和y=38.50[1-e~(-0.7851(x-2.3233))]表示。  相似文献   

5.
为扩大蓝云杉(Picea pungens)在甘肃的栽培范围,利用甘肃小陇山国家云杉种质资源库的蓝云杉、欧洲云杉(Picea abies)、白云杉(Picea glauca),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临洮)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树种资源匮乏的地区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云杉树种和当地树种青杄进行早期生长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杉种间的针叶功能性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蓝云杉的针叶的鲜质量、干质量、含水率、针叶长最大;欧洲云杉、白云杉、蓝云杉保存率均超过75%,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9年生树高欧洲云杉白云杉蓝云杉,欧洲云杉的为139.4cm,白云杉的为134.2cm,蓝云杉的为121.0cm,树高生长量均比11年生的青杄的大,说明引种的3个树种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临洮)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树种资源匮乏的地区生长快适应性强,是优良的高抗速生用材和生态绿化及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6.
云杉八齿小蠹可危害多种云杉。危害初期幼虫在寄主树干坑道内取食,树皮生长正常,针叶颜色正常;危害中期被害树干上可见小蠹羽化孔,树皮较易剥离,针叶开始变色;严重危害时被害树干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可见小蠹和幼虫,或树木枯死,对云杉和木材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通过对云杉八齿小蠹的风险分析,其风险评估值R=1.85,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沙地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是亚寒带的针叶树种,也是第三纪古老的稀有种、自然分布区仅限于东亚。我国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常见红皮云杉与红松、鱼鳞松、臭冷杉混交生长;大兴安岭北坡呼玛河、阿穆河水系河谷沿岸有少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克旗白音敖包(蒙语:美丽的山头)沙丘上,却分布有大面积的红皮云杉天然原始林。这片沙地红皮云杉林,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对于研究我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草原地带的森林资源与森林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三北”地区沙地生态条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为了查明固定沙丘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的结构与森林生产力;探讨红皮云杉异龄、复层结构的常绿针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情况,我们在1978—1979年做了沙地红皮云杉森林群落综合调查研究,本项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毛虫在新疆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山区天然针叶林区,主要为害落叶松,此外还能取食红松、雪岭云杉、章子松等,以幼虫取食针叶,大发生时可将全林针叶食尽,形似“火烧”一般,受害林木生长衰退,极易引起次期性病虫害发生,引起林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杉梢斑螟种群密度与云杉主干新梢生长损失率关系的调查研究,建立了云杉主干新梢生长损失率与云杉梢斑螟幼虫种群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24.98-0.39X(Y为主干生长损失率,X为云杉梢斑螟种群密度,头∕株),相关系数R为0.981 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价格与不同有效药剂防治云杉梢斑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4个种源(塔河、松岭、黑河、带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多年生枝针叶和当年生枝针叶氮浓度的季节动态和种源差异,结果表明:4种源兴安落叶松多年生枝针叶和当年生枝针叶氮浓度均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7月份出现最小值;当年生枝叶氮浓度仅在生长季初期的6月和7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多年生枝叶氮浓度在整个生长季内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常绿针叶树种,在青海省分布较广,多生长在海拔2,400—3,550米处。青海云杉能耐干冷气候(年平均气温低于2℃),生长快,材质好,是青海省用材林、水源涵养林和绿化观赏的优良乡土树种。青海云杉历来用种子繁殖,苗期生长缓慢,7—9年方能出圃。采用露地扦插则很难生根。为了缩短育苗周期,加速苗木生长,我们于1981年开始,在本省大通县东峡林场(海拔2,680米)的塑料大棚内,连续六年进行扦  相似文献   

12.
以吉林省东部山地林区长白落叶松为对象,研究地上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利用生物量与蓄积量关系,估算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林地上总平均生物量为215.021 kg;树干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67.15%;枝、叶、皮分别占17.09%、6.00%、9.76%。树干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为Y=0.059DBH1.32.171H0.420;树皮、活枝、针叶和地上总生物量可以通过Y=a DBH1.3b进行预测。生物量与蓄积相关方程分别为:树干y=448.68 x+4.433 1;活枝y=105.21 x+3.944 9;针叶y=32.89 x+2.639 8;树皮y=57.39 x+3.099 7,相关系数均大于0.9。长白落叶松不同林分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范围分别为2.38×106~7.52×106t、1.19×107~3.76×107t和38.89~69.37 t·hm-2。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部,东西宽92km,南北长约120km,总面积578902hm2,施业区内多为中低山,山峦起伏不大,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山峰为大黑山,海拔1404.7m,最低海拔417m,主要河流有莫尔道嘎河和激流河,全长约95km。土壤多为暗棕色针叶林土,土壤肥力较高。莫尔道嘎林业局森林分布:海拔1150m以上为灌丛或针叶林带,海拔700~1150m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海拔700m以下为草甸、灌丛或针阔混交林。莫尔道嘎林业局的森林植被有以下类型:常绿针叶乔木(樟子松、云杉等),夏绿针叶乔木(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等),夏绿阔叶乔木(白桦、…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针叶树种,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条件进行了栽培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处理,调查了苗期苗高、地径、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了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对土壤水分响应和氮素浓度响应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5种云杉对云杉落针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云杉自然感病情况调查、人工诱发试验等证明,不同云杉树种对云杉落针病抗病性大小的顺序是:紫果云杉,青杵,川西云杉,青海云杉,粗枝云杉。通过病原菌在各云杉树种当年生针叶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病原菌孢子在各树种当年生针叶浸汁中萌发情况的研究以及地各树种针叶组织结构和林木物候期的观测,找出了影响其抗病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发来说,10.0 g/L浓度或0.5~1.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处理对长白落叶松自身种子和对红皮云杉种子萌发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推测这是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和营养物质与长白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萌发过程中种子产生的不同代谢物质之间不同相互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梢斑螟属昆虫物种数、寄主植物与危害组织概况,结果表明:梢斑螟属昆虫拉丁名物种98种;23个拉丁学名同种异名,21个拉丁学名属内同种异名,2物种为属间同种异名;寄主植物已知梢斑螟属昆虫59物种,主要危害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铁杉属(Tsuga)、黄杉属(Pseudotsuga)、刺柏属(Juniperus)、落叶松属(Larix)、落羽杉属(Taxodium)等8属针叶树种;58种取食组织明确,优势取食组织物种数依次为球果嫩枝芽=干溃疡形成层针叶=锈腐病处愈伤组织。人类对该属昆虫某些种类已成功控制。本文提出了防治该属昆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样本,建立了青海云杉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应用相关分析和响应函数分析等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年轮宽度与当年3-8月的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3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为显著(P<0.05);与当年3、5月的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当年4月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响应函数分析表明:青海云杉年轮宽度与上年10月和当年3、5月平均气温、上年12月和当年5、8月降水量、当年4、7月的日照时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综合来看,祁连山区青海云杉生长同时受春季温度、夏季降水和春季日照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调查海拔、地形、郁闭度、树龄等因素对古毒蛾[Orgyia antiqua(Linnaeus)]发生危害的影响,探讨古毒蛾的危害规律。结果发现:古毒蛾在海拔2400m左右危害最为严重,达100%,云杉针叶受害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和高海拔区;洼地的云杉针叶受害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地形;阴坡的针叶受害率极显著高于阳坡;郁闭度适中的林中,云杉针叶受害率极显著高于较高郁闭度;云杉幼树的针叶受害率显著高于成年树。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全氮含量小于非污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