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通过不同的炼苗处理、不同基质配比及移栽后的栽培管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苗时间以30 d为最好,成活率最高;揭盖放置以2~3 d为好,可提高瓶苗的成活率;栽培基质以处理A(锯木∶泥炭∶蛭石=1∶2∶1)为最好。铁皮石斛移栽后保持空气湿度为90%~60%,温度为15~28℃才有利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出瓶炼苗时适宜的栽培基质。[方法]以珍珠岩、细陶粒、腐殖土、泥炭、椰糠、刨花6种基质配制不同的混合基质进行炼苗筛选,在几种不同的基质中,结合生根数、茎节数、叶片数、植株高度试验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细陶粒∶腐殖土=1∶3的混合基质最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练苗;其次细陶粒∶珍珠岩∶腐殖土=2∶1∶1和细陶粒∶刨花=1∶2的混合基质也比较适合练苗。[结论]适宜的栽培基质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培育高产量、高品质的铁皮石斛以及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组培快繁是目前铁皮石斛种苗生产的主要途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势是决定组培快繁生产种苗是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环节。移栽基质是影响组培苗移栽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铁皮石斛这种对栽培基质的水分、通气、营养等状况要求比较严格的附生兰而言,其作用尤为突出。评价了不同基质配比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势的影响,旨在筛选、优化移栽基质,以提高铁皮石斛种苗的成苗率与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铁皮石斛种苗规模化生产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移栽365d后铁皮石斛在基质配比泥炭∶树皮∶刨花=2∶4∶4上的成活率为95.6%,平均萌芽数达到8.2个、株高52.16mm、茎粗3.47mm;显著优于其在纯细锯末、泥炭∶树皮∶刨花=3∶3∶4和泥炭∶树皮∶刨花=2∶3∶5上的表现,因此,筛选出泥炭∶树皮∶刨花=2∶4∶4的基质配比作为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4.
苏州地区铁皮石斛移栽基质优化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益红  孙红杰  史冀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58-3259,3261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苏州地区铁皮石斛(De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et Migo)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设4种基质处理,分别为纯细锯末、泥炭∶树皮∶刨花=2∶4∶4、泥炭∶树皮∶刨花=3∶3∶4、泥炭∶树皮∶细锯末=2∶3∶5。[结果]基质配方泥炭∶树皮∶刨花=2∶4∶4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以其为基质时,铁皮石槲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后期生长过程中萌芽率最高,株高较高,茎粗较粗。[结论]泥炭∶树皮∶刨花为2∶4∶4的基质配比最有利于铁皮石斛的生长,这可为太湖流域地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栽培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病害发病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以48%废弃食用菌糠、5%中草药废渣、11%桑秆+玉米芯、11%食物废弃壳、8.5%黏土+草皮土、6%木屑混和而成的栽培基质具有较适宜的理化性质和合理的营养成分,能有效减少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对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铁皮石斛为材料,以泥炭、珍珠岩、蛭石和椰糠为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选用兰花专用肥溶液浇灌,进行穴盘育苗试验。试验对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了详细的理化分析,对穴盘苗成活率、壮苗指数等苗期生长特征进行了系统测定,筛选出泥炭+珍珠岩+蛭石(3∶1∶1)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28-31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移栽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基质、浇灌液及湿度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蛭石∶水苔为1∶1的基质中,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成活率最高为83.17%;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生长最快,最大生长量为0.360 cm。在不同浇灌液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试验中,以pH值6.5的1/2 MS浇灌液成活情况最好,56 d成活率82.50%。在不同湿度环境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中,置于60%~80%湿度环境中的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最好,56 d成活率为78.42%。研究认为,在移栽条件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的基质上覆盖1 cm左右的水苔,以pH值为6.5的1/2 MS浇灌液浇灌铁皮石斛移栽苗,并保持60%~80%湿度环境最有利于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朱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47-8447,8450
以金叶日本冬青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配比、不同炼苗处理及不同栽培基质对金叶日本冬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叶日本冬青炼苗基质以泥炭∶砻糠灰:珍珠岩=5∶1∶4为最佳;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的植株成活率较高;以河沙作为栽培基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其栽培成活率、株高指标稍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炼苗和不同基质以及季节对铁皮石斛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春季移栽,经过炼苗,选用苔藓:泥炭土:珍珠岩3:1:1为基质,铁皮石斛组培苗假植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以1年生樱砧王扦插苗梢部的嫩枝为扦插材料,以炉渣、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按不同体积比混合而成的10种复合基质为扦插基质,旨在探索一种理化性质良好、经济实用、适宜樱砧王秋季扦插生根的扦插基质。结果表明,樱砧王在秋季扦插,可以获得很高的生根率和成活率,且不同复合基质处理对其生根率、成活率影响甚微,但对根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炉渣、珍珠岩、泥炭体积比为7∶2∶1的复合基质根系的综合生长指数最高,且最为经济。此外,还对基质的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质的通气孔隙度、气水比和持水孔隙度是影响扦插苗根系生长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观赏价值极高,其丹皮可入药,种子可榨油,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我国牡丹传统繁殖和离体再生的方法及其利弊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以种胚、芽、叶柄、叶片和花粉等为起始外植体的牡丹离体快繁殖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该物种离体快繁中存在褐化和生根困难等问题,展望了牡丹传统繁殖和离体再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室2010年以自选白粘玉米自交系N16为母本和自选白粘玉米自交系N10为父本杂交育成哈白粘1号。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46。在适应区哈白粘1号外观白色,品质优良,粘度高并且微甜,果皮薄,丰产性好。哈白粘1号在适应区域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0天左右,适宜于黑龙江省第一至二积温带作鲜食和速冻加工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星点木的大规模繁殖技术,以星点木四年生植株当年生枝条、半年生组培苗枝条和组培试管芽条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及不同插穗来源对星点木试管外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星点木试管外扦插生根率较高,生长激素能够很好地促进生根,50mg·L-1 IBA处理后生根综合指标较好,生根率可达95%以上,根系效果指数达0.549。半年生组培苗枝条较适合作为插穗来源。  相似文献   

14.
15.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残留过量问题。业已证实,CAP用于人的治疗有严重毒副作用,CAP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限制甚至禁止CAP用于食用水产品的生产,并规定了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国际信誉,必须建立用于水产品CAP残留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氯霉素人工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残留过量问题。业已证实,CAP用于人的治疗有严重毒副作用,CAP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限制甚至禁止CAP用于食用水产品的生产,并规定了最高残留限量标准。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国际信誉,必须建立用于水产品CAP残留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土霉素对白网纹草组织培养中污染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白网纹草组织培养中,为了降低污染,提高成活率,在初代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土霉素来抑制污染菌的生长。结果表明,在白网纹草初代培养基中加入20~30 mg/L的土霉素,污染率降低25个百分点以上,成活率则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对杂菌分离培养共发现细菌9种,真菌19种,其中肠杆菌、毛霉和交链孢霉是主要的污染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