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降水对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本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等方法着重针对辽宁凌源市1981—2018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凌源市近38年的年降水量以3.0 mm/10 a的速率缓慢上升,各季节降水量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每年降水多集中于5—9月。本文进而阐述了降水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掌握当地降水量变化特征、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全球加速变暖条件下潍坊市气候变化特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气候异常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本文利用潍坊市1989-2018年温度、降水量及日照观测资料,着重针对潍坊市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找出其变化规律,更好的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对诸气候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理指导当地农业生产;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诸城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0.383℃/10年),20世纪90年代后升温明显。各季平均气温亦呈现上升趋势,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年、夏季、秋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干旱和洪涝可能趋于增加,加剧了农业灾害的发生;随着气温变暖,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加强预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全球加速变暖条件下潍坊市气候变化特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气候异常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本文利用潍坊市1989—2018年温度、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观测资料,着重针对潍坊市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以期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回归法等分析1961-2012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四川省年平均气温以变化倾向率0.17℃/10 a为速率上升,冬季升温最为明显;而年降水量以变化倾向率9.0 mm/10 a速率趋于减少,整体减少趋势不明显,以秋季降水量减少为主。四川省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致使全省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旱、涝灾害影响大、范围广,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前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绿色科技,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关系到民生、安全、环境、生态等重要领域,因此搞好绿色农业显得极其重要。辽宁省凌源市几年来对实现绿色农业特别重视,尤其是以生物防治玉米螟获得显著成效,达到以虫治虫,减少污染,净化土壤,增产增收的目的。二、凌源市农业概况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玉米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市耕地面积50178.87公顷,其中农作物面积  相似文献   

7.
分析1995—2004年西辽河流域气候的变化特征,采用曲线对比分析法,研究各气候因子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对该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及农、林、牧、渔业各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使该地区各产业产值升高,提出提高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对策,以促进区域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选用山东省寿光市1961 ~ 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寿光市年、季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高温日数增多,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突变,增温明显;年平均、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寿光市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国家商品粮食的重要生产地,探讨当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作物生产具有指导意义。该文利用1961—2010年和龙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上升趋势;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分析重庆市彭水农业气候资源。[方法]利用重庆市彭水1981—201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距平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近30年来彭水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30年彭水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高温天气有所增多。年降水量相对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点;春季的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夏季的降水量比较平稳,秋、冬季的降水量有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在增加,热量较为充分。[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研究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情况对我国新疆棉花生产有较大的参考作用。该研究在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根据2000~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棉花种植实际情况,就可能影响棉花产量的种植面积、人口因素、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并没有降低棉花产量;农村人口数量与棉花产量的相关性不大;降水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较弱,基本呈负相关;当地总体气温变化较稳定,难以看出年气温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了一个气候明显变化的时期,降水特征也随之发生改变。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而农业占新乡市总产业很大比重。该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乡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71—2015年各月降水量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新乡市降水的年度及月度分布规律,以及各月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1952—2016年营口市熊岳镇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2—2016年营口市熊岳镇降水观测资料,分析熊岳地区的年、季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5年熊岳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余3个季节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减少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主导全年降水量的变化。通过开展降水特征变化分析研究,以期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整理与统计了甘肃省合水县1989—2018年的暴雨日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暴雨日的年代、年际、季节与月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暴雨对农业的影响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以期为掌握当地暴雨发生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雨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与损失,进而保障当地农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灵璧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该文根据境内代表雨量站系列资料对灵璧县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灵璧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凌源市自然条件、设施农业发展特点及栽培习惯总结出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的日光温室黄瓜下茬复种番茄越夏生产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栽培品种、栽培时期及田间管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牡丹江市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无霜期、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等气象条件对牡丹江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了低温冷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御低温冷害和早霜的措施,以期保证当地农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张万娟  武折章  刘婧婧  张全  田伟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17-17118,17166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发展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气候资源特征和趋势变化分析。[结果]与1980年农业资源普查相比,年日照时数平均减少257h,年平均气温升高1.2℃,年降水量减少77mm。50a内年日照时数减少482h,年平均气温升高2.55℃,年降水量减少185mm。[结论]日照时数减少对设施农业影响较大;气温升高可延长作物生育期,提高生物产量,同时也给害虫及病菌提供了滋生条件;降水量减少增加了旱灾次数。  相似文献   

19.
正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年平均气温8.3℃,年降水量460 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丘陵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凌源市现有耕地76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7万亩。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粮食生产对肥料的依赖越来越大,致使化肥施用过量,土壤污染、土壤板结等问题出现。施用缓控释肥具有延长肥效、增产、节肥、降低农业劳动强度等优点。为了完善  相似文献   

20.
气候因子与汉中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小峰  史平  王欣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115-116,120
利用汉中11个测站1959-2008年50a逐年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和1985-2009年逐年粮食产量单产,分析了汉中近50 a气候、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气温、降水与粮食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候生产力年际变化很大,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多有利于气候生产力的提高。②农业气象减产年平均8-10 a一遇,与气候生产力变化周期相同。③气温的升高和降水减少对粮食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