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产后麻痹和乳热症,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舌、咽喉、消化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5~9岁营养良好的高产母牛。笔者通过对湟源县日月乡两起病例的研究,分析了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介绍了奶牛生产瘫痪的不同临床症状类型,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生产价值就在于繁殖生产,如果母猪产后发生瘫痪,将直接影响其当年以及今后的正常生产,必须掌握发生原因并采取适合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疗。1母猪产后瘫痪发生原因母猪产后瘫痪指的是母猪因为产仔数量过多,产后哺乳期身体负荷过大、身体机能失衡,血糖降低,或者是由于母猪在分娩时仔猪体积过大,使得母猪后肢肌肉损伤,最终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3.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5.
试论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马冬梅杨严礼(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121000)奶牛产后瘫痪是家畜常见代谢病之一。这一疾病有的文献称做生产瘫痪,也有称产后瘫痪,还有的人把它划为产后卧地综合症,甚至与产后截瘫混淆等等。有的定义甚为欠妥,概念混乱的原因是对产后瘫...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也叫奶牛生产瘫痪,是由于生产中体力透支,营养缺乏,尤其是钙的缺乏,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痉挛,从而导致奶牛瘫痪。但在养殖实践中除了缺钙引起的奶牛产后瘫外,还有一些情形也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如产后酮病、怀孕母牛弓形虫病、奶牛外伤、低血钾症、低镁症,在诊断奶牛产后瘫时要重点区分。现将区别诊断要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8.
气温对奶牛产后瘫痪和奶牛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据报道,有些牧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高达25—30%,有些高产奶牛产后瘫痪致死和被淘汰的屡见不鲜,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直到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气温对该病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发病原因和降低发病率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1病因分析奶牛生产瘫痪是产后突然发生的急性神经性疾病,故又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有人认为产后瘫痪的直接病因是分娩后血钙含量急剧降低的结果。奶牛机体对钙的吸收机能障碍,饲草料中的钙不能全部被牛机体吸收,势必导致奶牛机体血钙含量降低。干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又名生产瘫痪,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通常是由于体内钙磷含量不足、分娩过程中肌肉神经受损等原因引起。笔者对生产中发生的一例荷斯坦高产奶牛的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羊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羊生产瘫痪,治愈率达85%以上。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前产后静脉输钙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输钙是目前兽医界广泛应用于临床预防奶牛低钙血症及生产瘫痪的主要方法。笔者10年来先后对26头妊娠奶牛产前、产后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钙注射液,未发生1例生产瘫痪。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瘫痪病(又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机能障碍疾病。主要特征是咽、舌、肠道麻痹,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高产奶牛多发。生产瘫痪是奶牛产后血中钙和糖含量急剧下降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本病是由于钙质随着初乳大量排出或副甲状腺机能障碍所致,结果使大脑皮层发生高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母羊产后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低血钙症。各个品种的羊均可患病,其中高产奶山羊多见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主要在产后3d内发生,多由母羊怀羔期营养不良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导致产子时血钙水平过低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临床上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喜卧、卧地起不来及行走困难,若贻误防治,不仅导致产后瘫痪还易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等。若母羊产后瘫痪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还会引起母羊淘汰,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母羊产后瘫痪。本文通过对母羊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案和中西医治疗措施的分析,旨在为母羊生产瘫痪的防范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综合征。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目前养猪业上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展养猪业,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养猪生产中经常受母猪产后瘫痪病症的困扰,通过对当地养猪园区母猪产后瘫痪病症的临床诊疗实践认真加以总结,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及其防治曹德浩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223001)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分娩低血钙症,是产后母牛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神经性疾病。由于不合理的饲喂造成内分泌紊乱促使生产瘫痪的发生。分娩后表现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其...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也称为生产瘫痪,是因为母牛生产后钙磷不足和代谢异常,导致母牛全身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奶牛瘫痪会引起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及产后泛情不排卵等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和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预防和降低成年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我们于1999年3~7月间,在本市奶牛生产基地高官寨镇,对奶牛专业村农户饲养的成年奶牛,采取了干乳期补钙、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措施,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病及提高奶牛受胎率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