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甜菜基地之一。早在1936年曾推广栽培甜菜,后因抗战而中断。建国后,甜菜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而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甜菜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灌区种植甜菜30万亩,总产15亿斤,平均单产5000多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甜菜含糖率的年际波动较大,高糖年含糖在19%以上,低糖年含糖则低于16%。为此,本文采用积分回归、事件相关、数值相关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套灌区甜菜含糖率与相应的气侯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定量地探讨甜菜含糖率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寻求含糖率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及关键时段、影响程度等。为趋利避害,提高甜菜含糖率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连江县东岱大队从1975年在海滩地试种冬种甜菜成功之后,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为探讨和总结高产高糖的技术措施,1978年10月13日在海滩播种1.01亩甜菜高产高糖试验田,品种为甜研三号。1979年4月28日收获,平均亩产块根6,787.1斤,茎叶6,800斤,含糖率18.89%,每亩产糖量1,282斤。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内蒙古土默川地区通过选用甜菜优良品种,调节群体结构,推广纸筒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施用甜菜专用肥,以及保护甜菜功能叶片等技术措施获得大面积甜菜高产高糖的经验。该地区使用国外甜菜遗传单芽型品种(RIMA、KWS0149)种植纸筒育苗移栽甜菜750hm2,平均产量48.0t/hm2,含糖率16%,纯度84%以上;种植地膜覆盖栽培甜菜1414.4hm2,平均产量39.91t/hm2,含糖率18.22%,纯度85%以上。  相似文献   

5.
甜菜是二年生异花授粉作物,其育种难度较大。但由于育种家们的努力,现在已经育成了丰产、高糖、抗病和工艺纯度高等各种类型的品种。1976年报导,世界平均甜菜苗产达3,746斤。从含糖率来看,,据1976年报导,美、苏、英、法、波、西德等十二国平均为16.2%,比1850年F·库安厄育成的“帝国甜菜”高2.5度。为使我国甜菜育种工作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作到多出、快出甜菜优食品种。现将国外甜菜育种工作,略予综述,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甜菜育种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松嫩平原的开发,把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当地的传统经验变成生产力,一九八一年,黑龙江省科委下达了“万亩甜菜丰产综合技术试验”课题任务,由安达县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共同主持承担。试验在安达县万宝山、羊草两个公社五个大队四十一个生产队中进行。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历时三年,完成了预期试验任务。一九八一、一九八二年万亩甜菜单产达到和超过了计划指标;一九八三年测产平均亩产二点二七吨,含糖率三年平均十六度,初步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甜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栽培自198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引进,当年对甜菜进行有色膜小拱棚试验,结果对糖分有明显提高。由于成本高,1981年继之进行地面覆盖栽培预备试验,1982年展开全面布点正式试验和示范。当年对全盟六个旗县共布点十七处,面积17.93亩,示范面积20.57亩,1983年试点六处,面积67.4亩,试验内容有播期、品种、密度等共二十一项,示范和推广面积2835.6亩。1984年设试点八处,面积60.0亩,示范推广面积共为16984.0亩。1985年设试点四处面积53.5亩,推广面积达53640.0亩。从产质量结果看,1982—1984年三年对比试验平均亩产块根达9772.6斤,含糖率17.18%,亩产糖量1678.9斤,对照三年平均亩产块根6002.0斤,含糖率17.26%,亩产糖量1035.9斤,覆膜比对照平均亩增产块根62.8%,亩增糖率为62.1%。现将甜菜地膜覆盖播期和品种试验、示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甜菜的生产能力常用单位面积产糖量来衡量,产糖量取决于块根的产量和含糖率。甜菜的含糖率又是块根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它受环境因子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国甜菜主产区甜菜糖分变化情况在我国甜菜的主产区中,甜菜糖分的波动颇大。据30年甜菜的菜丝含糖率统计来看,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糖厂、范家屯糖厂普遍低于西北地区的“八一”糖厂和华北地区的包头糖厂。1951至1980年的平均菜丝含糖率,哈尔滨糖厂为15.38%,范家屯糖厂为16.02%,“八一”糖厂为17.52%,包头糖厂为17.33%。在同一个地区,年分不同,甜菜的含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河套灌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引黄灌溉方便,气候适宜,具有得天独厚地发展甜菜生产的自然条件。自1988年以来,甜菜产量、含糖率稳步提高。甜菜覆膜具有增温、保湿、保肥、抑制盐碱的作用。甜菜覆膜与露地栽培相比,亩产量可增加500kg,含糖率提高0.8度。1991年3600亩覆膜甜菜取得平均亩产3000kg、含糖率18%的好收成,其丰产、高糖的技术措施是:一、精细整地,药剂拌种。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及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秋季深翻、耕深25cm以上。入冬灌足水。早春顶  相似文献   

10.
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杂交种“工农303”系以雄性不育系M203A为母本,四倍体品系404为父本,4:1田间测交制种,三倍体率达75%以上.母本经4代连续回交,不育率逐步稳定在90%以上。父本经多代选择表现产质量稳定。两年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较工农4号提高17.6%,含糖率提高1.6%,产糖量提高31.8%;大面积生产示范(1989年)产量较对照提高45.6%,含糖低0.2%,产糖量提高43.5%,且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二、四倍体甜菜杂交的三倍体(通称多倍体)甜菜,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目前,优良的甜菜多倍体,较普通二倍体甜菜增产20%以上,根中含糖接近或相当于普通二倍体甜菜。经试验与大面积推广种植,甜菜多倍体总产糖量比二倍体甜菜高15—20%,既增加社队收入,又多产砂糖,为“四化”建设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2.
甜菜糖分高低是决定制糖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就通辽地区甜菜含糖来看,波动性较大。去年我厂在搞甜菜以质论价的同时,对通辽地区进行了九十个高糖户(含糖18%以上)与九十个低糖户(含糖15%以下)的调查。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看,含糖是下降趋势。但近几年含糖又见回升,就其波动因素(见表1)我们做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栽培甜菜的目的,在于从块根提取蔗糖。甜菜含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产糖量和工厂的出糖率。自1747年化学家马古拉夫发现甜菜含有同甘蔗一样的蔗糖以来,糖甜菜的历史己有250来年。甜菜块根的含糖率,1848年为9.8%,1898年为17.8%,经过150年甜菜含糖率提高了16%(绝对值),到1908年提高到18.5%,同目前甜菜生产水平相近。可见,近几十年来甜菜含糖率提高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但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甜菜生产国家以及我国的甜菜含糖率又有大幅度降低的趋势。例如,苏联甜菜主产区乌克兰甜菜块根含糖率由1961~1965年的18.05%,  相似文献   

14.
甜菜适期收获是保证甜菜丰产高糖重要措施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糖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谈一下通辽地区的甜菜收获适期与含糖的关系,以利增加糖农收益,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东国营胶河农场展家分场,1982年种植夏播甜菜420亩,平均亩产6,231斤,平均含糖率15.6度。其中32亩甜菜块根产量达7,030斤/亩,含糖率16度。  相似文献   

16.
科研新成果     
由内蒙古农牧学院邵金旺、张家骅同志主持的“甜菜丰产高糖生理基础的研究”课题,经过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试验研究,已经取得了成果。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呼和浩特糖厂毕克齐育种站主持召开了对该项试验研究结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区内外甜菜科研、农业、文教和生产部门的代表共三十多人,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著名甜菜专家谢家驹、蔡葆以及从事植物生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郭绍川、张桂春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对该项试验结果做  相似文献   

17.
从国内外甜菜品种的表现谈我国甜菜育种目标的调整马亚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以“丰产、高糖、抗病”为目标的我国甜菜育种工作已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育成品种100多个,但这些品种绝大多数属“标准、偏高糖型”多芽种,丰产性仅达外国单芽种的70%~80%...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适宜种植甜菜的生态区,通过选择甜菜丸粒化单粒种,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依据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特点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甜菜单产97.5~105.0t/hm2、含糖率15%以上的目标,从而构建甜菜丸粒化单粒种高密高产高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甜菜生产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甜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总产量大幅度增长,1985年全区甜菜总产量达250万吨左右(当年交售232万吨)。六十年代含糖大多数在18%以上,七十年代以来,甜菜含糖率有下降趋势,多数徘徊在16~17.5%之间,总产量有提高,而单产和含糖率仍没有恢复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为此,针对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产糖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产糖量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昌图县处于辽宁省北部,有辽北平原之称。地理上位于北纬42°35″—43°29″。作物生育期≥10℃活动积温2990℃,降水量540.2毫米。无霜期154天。自然条件有利发展甜菜生产。但十几年来,一直是单产不平衡,含糖率不稳定。全县亩产最高的达2,000-5,000公斤,含糖高的达16—17%。然而低产区,亩产仅1,000多公斤,含糖不足13%。随着甜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全面实现高产高糖,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和试验,就调查和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七项提高产量和含糖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