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及沙化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区各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防治荒漠化在新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掌握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和自治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自治区林业厅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下,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致富脱贫协调发展。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认真履行《公约》,  相似文献   

3.
6月17日是第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个日子即将到来之际,也引起我们对防沙治沙工作的关注.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不仅恶化环境,而且破坏农牧业生产条件,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富协调发展。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民饱受荒漠化之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5.
《林业工作参考》2005,(2):64-67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义务,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国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以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内蒙古在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推广了许多有效的荒漠化治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治沙经验,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整体上看,土地荒漠化仍然严重。防治荒漠化,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此,文章对“十三五”以来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及有效的治理技术进行阐述,并对治理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从而为荒漠化土地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侠 《陕西林业》2007,(3):31-31
6月的节日和环保有关,除了儿童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对于生活在繁华都市和远离沙区的人讲,对土地荒漠化、干旱的感性认识很少,除了沙尘暴到来,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这次因为工作关系,采访了陕西省林业厅林业高级工程师王俊波,才知道我省是土地沙化危害严重省份之一,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确定  相似文献   

8.
1994年12月,第四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土地荒漠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20年来,我国政府领导沙区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净减少,沙化程度减轻,扩展区域减少,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土地荒漠化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群众治沙、工程治沙、企业治沙、个人承包治沙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沙区是指纳入防沙治沙规划的治理区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需要治理的沙漠化地区。第三条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应按照自治区治沙工程规划确定的项目和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水利先行,防治并重”的方针。自治区治沙工程规划由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畜牧、农业、水利、土地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第四条自治区防沙治沙工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旨在凝聚社会共识,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荒漠化防治,实现绿色发展,惠及亿万百姓。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我国率先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推行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和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5年来,本市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由5年前的54615减少到现在的52448公顷,减少了2167公顷。多年来,北京积极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成效明显。2010年结束的全市第四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与2004年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全国土地沙化总体上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中国林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关心和支持。多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开展林业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推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林业》2006,(3):2-3
今年6月17日,是第1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防沙治沙工作事关各民族的生存条件,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阿力木江·牙生,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问:在第1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请您谈谈自治区风沙危害情况。答: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有沙漠总…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17日是第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当今,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中国的沙漠,有三分之二分布在这里。全区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79.59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47.7%。全区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近几年,为加强新疆的荒漠化治理速度,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由20多个厅局组成的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政府还先后颁布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球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受荒漠化的危害,定期开展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对于科学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和省林业局的统一安排,2004年德州市全面开展了第3次沙化荒漠化土地监测工作。本次监测工作是按照《山东省第三次沙化荒漠化监测技术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的,监测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小班进行实地监测,  相似文献   

17.
正防沙治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揭示了自然界林、土、水的辩证关系。对做好我省当前和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省是全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面积大、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根据第五次全国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2.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  相似文献   

18.
飞播治沙是一项快速而有效的治沙措施,是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重建与恢复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飞播治沙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生产规模,都已走到世界的前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飞播治沙试验开始最早、成效最为显的沙区之一,然而,沙区飞播用种主要是能够适应流沙环境的物种,飞播后随着沙丘的固定及表层土壤的形成,沙层水分状况也随之变化。为此,探讨飞播后植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汪洋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它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今年6月17日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围绕荒漠化防治的热点话题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目标责任制有力推进防沙治沙"我国从2009年正式建立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以来,有效地推进了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