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草原,建场以来共营造幼林35834亩,其中榆树幼林30273亩,占幼林总面积的84%,平均高3米,已郁闭成林。 造林初期,榆尺蠖上只零星可见。由于林少,没有郁闭,危害较轻。因此,对榆尺蠖的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瞎老鼠”是油松造林的大敌,不但严重危害新造幼林,也危害已郁闭的成林。它往往咬断树根,造成幼树成片死亡,降低成活率和保存率。我场七家沟工区大山梁三十六亩四年生的幼林,去冬今春被毁坏幼树97株,造成林间空地。“瞎老鼠”潜居地下,不便用机械扑杀。今年我们用灌药的方法,建立幼林防护  相似文献   

3.
我场有马尾松幼林11,900余亩,1969年开始发生少量松毛虫危害,由于当时对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致使逐渐蔓延,至1972年松毛虫在全场松林内猖獗成灾,发生面积达90%以上,重灾区有5,000余亩,其中有500亩幼林被毁灭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以来,徽县银杏大蚕蛾再度大规模爆发,嘉陵、虞关、大河、水阳等15个乡镇不同程度均有发生,危害面积12.6万亩,成灾面积7.6万亩。江洛、榆树、高桥等地尤为严重,导致核桃等经济果树大量落果,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5.
一、工程区鼠害发生现状及成因 1、发生现状 赤城县的森林害鼠主要有大仓鼠、小仓鼠、小林姬鼠、大林姬鼠、莫氏田鼠、大家鼠,其危害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榆树、柳树、杨树、沙棘、侧柏、刺槐、杏树等,其中以危害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树较为突出。主要危害幼林,常以啃咬环剥树木的根、茎干、嫩枝、果实、种子为食,造成幼林和新植林的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东至县金寺山林场,有马尾松幼林三万六千多亩,树种单纯,集中成片,松毛虫危害严重。为了找出松毛虫的发生规律,更有效地消灭松毛虫,金寺山林场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林区,调查研究,认真进行科学实验.总结出松毛虫发生基地的规律性。发现松毛虫危害,都是  相似文献   

7.
<正> 1970年以来,六盘山林区营造了4万亩针叶林,但目前仅保留下5000亩幼林。其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栖息于造林地中的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cansus食害幼树,致使年年造林不成林。中华鼢鼠(以下简称鼢鼠)广泛分布于六盘山林区,不仅危害落叶松、油松、杨树、榆树等,而且对苹果、杏、花椒等均能造成危害。为减轻和控制鼠害,巩固造林成果,我们以六盘山东麓的和尚铺林场为基点,利用多种方法,对中华鼢鼠进行了灭杀试验。一、鼢鼠对幼林危害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科左中旗乌斯吐林场经营着分布在八个公社境内的榆树次生林和营造用材林,有林面积十一万二千亩,其中天然次生林十万亩,人工林一万二千亩。建场十多年来,他们坚持场、社、队三级联防,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到了“一抓、二依靠、三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分布及为害情况据我们对部分地区的调查和一些地区、县及林场的反映,该病害在我省丘陵地区和半山区的杉树幼林普遍发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据22个单位的不完全统计,发生面积七万八千多亩。九江县岷山林场杉树幼林发病由去年的八千多亩发展到今年上半年的一万二千多亩;进贤县北岭林场八千多亩杉树幼林普遍感染了病害,发病株率达85%以上,据今年六月份  相似文献   

10.
榆尺蠖(Apocheima einerarius Er-schoff)是榆树的主要害虫,又称春尺蠖、沙枣尺蠖、柳尺蠖。1980年在我旗大黑河的柳匠滩林场和朝克文都的黄羊城林场始见其危害。1981年榆尺蠖突然暴发成灾,发生区域遍布我旗农区东北部四个乡的榆树种植区,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有2000亩榆树遭受其侵害,严重地影响着树木的正常生长,给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杉木红蜘蛛危害杉木幼林的现象,在我们地区不少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杉木的主要虫害。1972年,在桃源县枫树公社黎家坡大队林场和部分社队林场,发现少数杉木红蜘蛛危害杉木幼林。今年几个公社,几十个社队林场,从几十亩蔓延到5千多亩。比较严重的陬郊、畲田,受害面积占杉林总面积的70%以上,严重影响杉木正常生长。因此,研究杉木红蜘蛛的特性,找出防治措施,已成为杉木速生丰产的重要课题。一、发生世代和形态特征杉木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通过几  相似文献   

12.
林地鼠害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生概况 分布于青海省林地的害鼠主要有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吾尔鼠兔、根田鼠等。在鼠害发生中,高原鼢鼠危害占发生面积的80%。主要危害树种有沙棘、山杏、榆树、柠条等。自2006年以来,青海林地鼠害发生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其中2007年发生203万亩,2008年发生230万亩。  相似文献   

13.
熊村分场位于黎川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经营面积3万亩,1988年建场至今,已营造杉木幼林近2万亩,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1992年被评为“闽、浙、赣第五联防区”先进单位。该场在护林防火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①全场干群牢固树立了“护林防火,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局樟子松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总面积已达七千多亩。自一九八二年以来,由于鼠害的发生,给樟子松人工幼林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直接威胁。一九八二年十月至一九八三年四月,我们对害鼠的活动规律及其为害特点进行了详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发生与危害到一九八三年春季为止,全局受害的樟子松人工幼林面积达5,750亩,占樟子松人工幼林总面积的82.1%,其中受害严重的有2,880亩,约占受害面积的一半。在受害的樟子松林周围的红松、落叶松、杨树等树种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被害部位有的呈条状或环状剥  相似文献   

15.
杉树炭疽病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树炭疽病是危害杉树幼林的一种病害。据初步调查,此病在我区发病面积约2万多亩,且多发生在2-8年生的幼林中,杉木受害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枯死。贵溪县西窑林场1970年营造的3,000多亩幼林,1974年已全部感病;德兴县李宅林场6,000多亩的杉木幼林1974年的感病率由1973年的10%增至30%,  相似文献   

16.
鼠害在我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发生比较严重,1979年~1980年调查,发生鼠害面积达5000亩,特别是人工幼林被害鼠危害而成片死亡。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搞清害鼠种类,探讨可行的防治方法。我场从一九八一年起对害鼠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调查和试验,通过试验防治,害鼠在我场已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园蚧(Quadrasp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ck)是杨树主要害虫之一。在内蒙、西北、华北、东北、都有分布,危害严重。在内蒙由于杨园蚧的危害,杨树大量死亡,面积近十万亩,视为杨树毁灭性害虫。通过两年来对杨园蚧的研究,发现杨园蚧住我省杨树幼林中亦有大量分布。仅镇赉、白城就有三万余亩被害,幼林长势衰弱,日趋枯萎,现在虫口密度逐年增多。杨园蚧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带建设危险性害虫之  相似文献   

18.
昭盟克什克腾旗大局子林场,为巩固造林成果,确保新造幼林的成活及快速生长,在胜利完成第一季度木材生产的基础上,掀起了以幼林抚育为中心的林业生产高潮。该场,幼林抚育工作是由5月初开始的。由于领导重视,全面安排生产好,职工干劲足,到5月末已抚育幼林八千多亩,其中预防冻拔进行培土的四千多亩,间密补缺的一千多亩,计划在6月中旬可全部完成抚育任务。他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一)记书挂帅,深入现场,参加生产、推动生产。该场,几年来对次生林改造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造林、更新面积达二万五千多亩。但由于气候寒冷,每年新造幼林遭冻害很严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超额完  相似文献   

19.
红松(Pinits korainsis ed et zucc)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十几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红松幼林,均有不同程度的疱锈病发生、蔓延与危害。我省在1957年发现于本溪县草河口地区,据1975年调查抚顺、丹东、本溪等地的13万亩人工红松林,有6万亩发生疱锈病,占红松林总面积的46%。危害严重的发病率达70—75%。  相似文献   

20.
<正> 紫茎甲是鞘翅目叶甲科茎甲属的林木蛀干害虫。1981年,在我场首次发现危害杉木纯林,以后陆续发现危害泡桐、香椿、川柏、毛竹等.据1989年调查,我场4000亩杉木人工林中,有1500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摸清“紫茎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从1982年6月起,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