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蔬菜大棚小气候环境变化的一个关键性因子,对棚内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棚蔬菜的生产中,常因温度的剧烈变化给蔬菜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大棚蔬菜生产,掌握棚内温度的调控技术,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棚蔬菜生产是在全年温度最低的季节进行的,特别是连阴雨雪天气,棚内温度较低,影响棚菜的生产,甚至遭受冻害造成死苗。想方设法提高大棚温度,是保证蔬菜丰产丰收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进入春季,气温、地温回升较快,给大棚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但若管理不当,也易造成棚内蔬菜病害重、老化快,加大喷药投资,给大棚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应从控制温度、湿度、加强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大棚管理技术入手,才能夺取大棚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1  相似文献   

4.
蔬菜棚室温度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蔬菜生长的关键条件之一,只有了解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需求规律,明确冬暖大棚和日光温室(简称棚室)温度的变化特点,掌握棚室调控温度的手段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科学安排种植计划,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产品,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春季天气回暖,大棚内白天温度大多适宜蔬菜生长,因为大多数蔬菜白天对棚内的温度要求是在25-30℃。因此,白天无须关闭风口即可使其达到适宜温度。可到了夜间,不关闭风口吧,夜温仍有些低,晚上关闭风口吧,夜温又较高,蔬菜很容易旺长,不利于形成壮苗:另外不关闭风口,晚上又常有寒流侵袭,蔬菜容易遭受冷害。因此,此期调控好蔬菜大棚的夜温对于蔬菜的优质高产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棚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大棚蔬菜种植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之一。蔬菜的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均居其他农作物之首,是广大蔬菜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本文从控制棚室温湿度、降低棚内湿度、增强棚室光照以及农药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高效生产大棚蔬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控制温度春季大棚蔬菜主要为喜温蔬菜及少数耐热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丝瓜、豇豆等,这些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1.温度条件的调节大棚蔬菜栽培主要以冬、春两季为主,温度条件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的动力。大棚内温度变化规律是:昼夜温差大;晴天温差大于阴天,且棚温回升快;阴天棚温增温效果不明显。根据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可采取以下的温度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棚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许昌市蔬菜大棚内外温湿度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棚内外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及相对湿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总体上高于大气温度和湿度,最高温度增温幅度最大,但长时间阴雨雪及雾霾天气会造成太阳直接辐射减少从而影响大棚增温。此时,大棚蔬菜应采用人工加热方式,以减少不良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邸彦珍 《河北农业》2011,(12):24-26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与外界明显不同,但其变化又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日变化差异,大棚内的环境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灵活的调节和控制,即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三连栋塑料大棚冬春季小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1月~1998年4月的冬春季,对三宫栋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小气候环境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三连栋塑料大棚在提高棚内气温和土温方面作用明显,棚内湿度偏高,光照欠足。提出采取大棚内套置双层覆盖的小拱棚作为夜间保温措施能有效地防止蔬菜作物遭受低温冷害,有利于果菜提早定植,对三连栋大棚冬春季蔬菜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棚内封闭严密,促使棚内湿度大,温度高,通风透气差.所以,大棚蔬菜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的农药.大棚蔬菜使用的农药如果选择不当,不仅防治效果不佳,而且污染瓜菜,有害人体健康,商品价值降低,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大棚蔬菜选择农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 大棚蔬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常因二氧化碳不足影响产量。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具体作法是根据大棚的大小,在棚内放适当数量的罐头瓶子,瓶中装半瓶稀硫酸,每天上午向瓶中投放适当数量的苏打,使之产生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4.
冬春季节,塑料大棚内的光照条件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此,下面介绍几种增加棚内光照的小招数:1.调结构即改进大棚结构。  相似文献   

15.
控制温度春季大棚蔬菜主要为喜温蔬菜及少数耐热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丝瓜、豇豆等,这些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吃饱饭之后,人们也逐渐加大蔬菜的摄取量。因此,无公害大棚蔬菜便应运而生。鉴于无公害大棚蔬菜有别于普通种植的蔬菜,前者在栽培过程中需大量的管理技术。因此,文章在简述蔬菜大棚环境的基础上,诸如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盐分等,针对这些大棚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使用大棚薄膜、改善大棚肥料、调控大棚水量和控制大棚内湿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棚室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棚室农业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在温度的促进下,蔬菜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温度在大棚中表现出这样的变化规律,即昼夜温差偏大,晴天温差高,棚回温速度较快,在阴天,增温效果不佳,在蒸腾作用的影响下,棚内湿度显著增高。对于蔬菜而言,其最佳的生长湿度是白天35%,夜晚83%。本文着重分析了滨海棚室小气候效应(包括弱光效应、增温效应、高湿效应、低CO_2浓度效应)、大棚环境小气候调控措施(包括双层棚膜、草毡覆盖、揭膜通风、人工喷淋)和大棚蔬菜高产栽培的作用机理与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较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简称有立柱蔬菜大棚;另一种是使用钢架支撑棚面的,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青睐。以下介绍建造抗压力强、透光率高、经济实惠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蔬菜大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使用较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简称有立柱蔬菜大棚;另一种是使用钢架支撑棚面的,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青睐。以下介绍建造抗压力强、透光率高、经济实惠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栽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广大农村地区的栽培方式。在成都地区,大部分蔬菜大棚功用在于提高棚内温度,使蔬菜收获期提前,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广大农户,简易竹架大棚极易实施,大棚造价比较便宜,每亩3000元左右,且建造和拆卸方便,既能赢得小春此季生产高收益,又不影响大春水稻生产,还能有效控制下季蔬菜生产的病虫害及土质问题。此全竹架结构的简易仓型蔬菜大棚建造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